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异地求学子女渴求父母关爱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6日 10:10   

  新闻提示:由于升学的压力,很多家长热衷于花钱把孩子送到省城或教育相对发达的异地就读,往往忽视了青少年成长中心理上对双亲的体贴呵护的渴求。专家指出,如果处理不好,易导致孩子性格的孤僻,甚至走向极端。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结识了一名家在沧州却在衡水就读的初中生,因为不满父母对自己的“冷漠”,这位学生向记者直言对父母的怨恨。

  新闻状态:由爱而恨的转变

  小明(化名)是沧州东光县人,2003年3月份转学到衡水某中学就读。此间,父母把他托付给一位远房叔叔照顾。小明说,转学过来的头三个月里,父母没有给过他一句问候和关怀。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人生地不熟的他伤透了心。从那以后,他每个月都要给家里去个电话,然而更令他伤心的是,每次接到自己的电话,都没感受到父母饱含浓浓亲情的惊喜,更多的却是敷衍和应付,似乎自己这个孩子的一切都和他们无关。每次通话,小明都向父母汇报他的日常生活,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可父母从来没有耐心地给自己提出过什么建议,只是随随便便地应付了事,这让他备感冷漠。

  小明说,在衡水上学一年的时间里,父母没有探望过他一次,也没有主动联系过他问问生活和学习情况。他不明白父母为什么如此漠视自己,他才十三、四岁的年龄,考试成绩不好,或者挨同学欺负的时候,多么希望父母能安慰安慰自己,哪怕是听到他们的声音也好。可是每一次,他都感到无比失望。他对记者说,我想爸爸和妈妈,我爱他们,但我也恨他们。

  在倾诉时,小明的眼泪几次夺眶而出,沉重的心事让他少了他这个年龄应有的活泼,而多了几分孤独。

  新闻背景:异地求学者素描

  小明对父母亲情的渴望,是否反映了异地求学这个学生群体的一种普遍心理呢?他们处于一种怎样的生存状态,又有着怎样的心理渴求呢?记者对衡水市区“异地求学”的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据介绍,“异地求学”学生多为寄宿生,衡水市区公办学校共有8个初中,除去三中外,其余7个初中都有寄宿的学生。另外,所谓“异地”,真正跨地区的也没多少,大多是衡水各县市的学生。在以寄宿制为主的学校里,学生们除了上课学习外,生活中譬如洗衣服、扫地等都是自己打理,在加之校方规章制度的约束,他们和家里的联系一般都很少。

  一名阜城籍住校生说,因为离家远,父母不可能经常来看望他,在一个月的漫漫时间里,他最盼望的就是收到家信,读着父母的叮咛,他的心里会温暖好几天,有什么不愉快都会烟消云散。

  另一位离家很远的学生告诉记者,每次班主任老师来班里告诉他有人找,他的心里都会乐开了花,在走出教室的时候,能隐隐感到同学们投来的羡慕的目光……父母的探视,对孩子来讲,不只是得偿思念之情,更重要的是在同学们面前证明了自己并不孤单,有人关爱,这种心理在同龄人之间是很微妙的。

  记者注意到,每逢放假,这些学校的门口都会挤满学生家长,高高兴兴地接自己孩子回家。但也总有一些学生留守在宿舍里,在寂寞中打发着琐碎的时光。

  心理教师:让孩子感受家庭归属

  对于异地求学子女心理的问题,石家庄市42中心理咨询老师郭学东表示,在家长们热衷于安排孩子异地求学的形势下,有小明这样心理的孩子不在少数,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和需要向家长提醒的问题。

  郭学东老师说,对一个初中的孩子来讲,异地就读致使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发生变化,在心理都需要一个很大的调整。一旦适应能力差,学生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再加上初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一系列的矛盾如果他自己不能解决,就会导致性格上变得孤僻、极端。这时候,除了学校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角色关键外,家庭的关心与帮助是疏解问题的重要途径。俗话说,家庭是人类温暖的港湾,对于孩子来讲,更是如此。人都有多种需要,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自立,但孩子的自立却是与家长的支持与鼓励分不开的。孩子就像是一只风筝,家庭的关心与帮助则是让风筝安全飞翔的线,如果父母忽视了孩子家庭归属的渴求,不经常给孩子以关爱,那孩子就成了断线的风筝。上文中的小明的困惑就在于此。

  专家观点:家庭教育在沟通

  在许多人的认识里,家长的关心往往与他们的知识水平有关,有的家长就说自己没什么文化,根本帮助不了孩子。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在一篇文章里讲道,家庭教育最关键的因素不取决于家长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而是取决于父母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据悉,引起媒体和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马加爵与父母的沟通几乎等于零,而马加爵还是大学生。对于那些正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期的初中生、高中生来讲,父母的关爱和启迪就更加重要,尤其是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

  孙云晓说,如果孩子在一种充满爱的氛围中长大,能与父母沟通,这样的孩子一般都心理健康。(本报驻衡水记者:孟宪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