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种鸡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2日 15:24  《作文世界·小学版》 

  记得小时候我可喜欢吃鸡蛋了,什么煮鸡蛋、炒鸡蛋、炖鸡蛋,百吃不厌,一天没蛋吃,我就吵得家里鸡犬不宁,爸爸妈妈也拿我没办法。

  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到田里种黄豆,把我也带去了。田里收拾干净后,妈妈手拿小锹,把一粒粒黄豆种到地里。我看了,心里直犯嘀咕:妈妈怎么把好好的黄豆“埋”到地里呢?我连忙问:“妈妈,这豆怎么不炒了吃,‘埋’起来干吗?”“傻孩子,这是把黄豆种到地里,过些日子能收很多黄豆呢!”“哦,是这样。”我连忙溜回家,打开冰箱拿出四个鸡蛋,来到院子里的一块空地上。我先挖了四个不深不浅的坑,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进坑里,再用泥土盖好。我像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高兴地自言自语说:“过些日子我就能收很多鸡蛋了,等着吃吧。”从那以后,我天天都到这块空地上来看看。

  一天晚上,我梦见在那块空地上冒出了一棵绿色的芽,我蹲下身一看,哇,好可爱,它

  越长越高,过了一会儿,竟长得比我还高了,而且结出了许许多多的鸡蛋,我伸手把鸡蛋一个个摘下来,冲着院子里大喊:“妈妈,鸡蛋,好多的鸡蛋。”“我这傻女儿,做梦都想着鸡蛋。”我醒了,手上空空的,我不由自主地笑了。妈妈看到我的傻样,不解地问:“你笑什么呀?”我把种鸡蛋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哈哈大笑:“说你傻,你还真傻,尽做傻事。”“肯定能收很多鸡蛋的。”“好,好,你就等着收鸡蛋吧。”

  过了几天,我突然发现那片空地上冒出了一棵嫩芽,我一蹦三尺高,兴奋地大喊:“妈妈,快来看,我种的鸡蛋发芽了。”“在哪儿呀﹖”“在那儿,你瞧。”妈妈笑得合不拢嘴。我感到莫名其妙,妈妈告诉我:“那是一棵草,不是你种的鸡蛋发芽了。鸡蛋是母鸡肚子里生出来的。”我还是不明白,这黄豆种到地里能长出很多黄豆,鸡蛋为什么就不能呢?

  我拿起小锹,又来到院子里,把鸡蛋挖了出来,还是好好的。“可能是没到时候。”我这样想。

  现在想起这件事还很好笑,当时我怎么那么傻呀。

  指导老师黄跃进图周岭

  [评析]我们只知道种菜、种稻、种棉花,还从来没有听说过种鸡蛋的,读了《种鸡蛋》,我们知道了,原来是马静小朋友小时候干的一件可爱的“傻”事。马静在文中把自己小时候的“傻样”、“傻劲”描写得有声有色,让人忍俊不禁。作文自始至终围绕一个“傻”字来写,很凝炼,很有味。我想只要是读过本文的小读者一定不会很快就把它忘记的,本文的魅力也就在此呀。

  烫书皮

  江苏省吴江市横扇中心小学六年级吴文达

  我的童年是五彩缤纷的,由于年幼无知,我做了许多傻事。一想起那件烫书皮的往事,我就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起来。

  那是三年级时发生的事,爸爸送给我两个粉红色的书皮,我喜欢极了。可是不久,塑料书皮渐渐皱了,我想把它压平,可是怎么也弄不好。

  一天,我看见妈妈在烫衣服,就不禁想起小白兔书皮,眼前一亮,想道:妈妈用熨斗把衣服烫得平平的,小白兔书皮不也可以用熨斗烫平吗?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过了一会儿,妈妈烫好了衣服,断了电源,把熨斗放在桌上晾着。我悄悄取来书皮,学着妈妈的样,把书皮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嘴里还一本正经地对小白兔说:“不要怕,过一会儿你就会整整齐齐的了。”说着,把熨斗举起来,轻轻地往书皮上一压,谁知,“吱——

  —

  ”一声,吓了我一跳,我把熨斗拿起来一看,“哎呀!这是怎么回事?”书皮上的小白兔飞了,只留下一个大大的熨斗印。我疑惑不解,朝熨斗看了一眼,噢,小白兔给熨斗吃了。我心疼地坐在床沿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妈妈听见了我的哭声走了进来,看我这个样子,急忙问:“文达,干吗?”我边擦眼泪边说:“小白兔被熨斗吃了!”妈妈听了,差点笑弯了腰。

  现在我长大了,每当一想起这件事,就对自己的无知感到好笑。

  [老师简评]文章以“烫书皮”为线索,把童年发生的一件事生动地描叙下来,富有儿童情趣,让人忍俊不禁。黄惠荣

  [编辑简评]吴文达小朋友不仅能把“烫书皮”这件事情描写得有声有色,趣味盎然,而且还能够注意到在叙事中用一些质朴、生动、鲜灵的语言刻画出一个天真稚拙、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不失为是一篇写得比较好的作文。遗憾的是,一篇好的作文却没有一个好的开头,“我的童年是五彩缤纷的……”这是一句套话,多少人说过、写过,太缺少个性、太没有特色了,而这一点正好是作文的大忌,小读者们以后千万要注意哦!吴怡

  梦幻天空

  我是一颗小雨点

  安徽省马鞍山市师范附小一年级彭俊

  我是春天里的小雨点,春风姐姐把我送到花园里。我落到花瓣上,在花瓣上跳着欢快的舞蹈;我落到草丛里,在草丛里捉迷藏。春笋的家门是我敲开,春天的花朵是我唤醒……我是快乐的小雨点,我落到哪里,哪里就有欢乐。

  指导老师王红

  教师论坛画龙点睛

  沈龙明

  提到“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先给大家讲讲它的出处。古代梁朝时,有个画家叫张僧繇。有一天,他在金陵(地方名,今江苏南京)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却没有画上眼睛。旁边一个人问:“为什么不画眼睛呢?”他回答:“点上眼睛,龙会飞走的。”众人都不相信,硬要他画上。他就把其中两条龙的眼睛点上。刚点完,顿时电闪雷鸣,劈开墙壁,两条龙飞走了,而另外两条未画上眼睛的龙还在墙上。

  无眼之龙躺在墙上,点睛之龙却飞走了,这是什么缘故呢﹖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不难理解:给画好的龙点上眼睛,龙便变成了有生气的真龙。由它引申出来的比喻意义也不难理解:比喻说话或写作文时在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主要的意思,使得内容更加生动传神,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更加鲜明深刻。

  作文中的画龙点睛之句,不同于其他句子,它(或它们)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要能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想要表达的看法和想要抒发的某种感情);2.要能给人以启发,能促使读的人看后从中受到思想方面的教育;3.要简练、有力,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如:有位小学生写了篇《电动虎》,他先赞美“这个玩具把猛虎下山的雄姿塑造得惟妙惟肖”,接着具体描述它的结构、它的外表、气势以及按动电钮后各种活动的姿态,最后一段这样写道:

  我喜爱这个玩具,是因为它表现了虎的威武。我赞美虎,是因为虎是百兽之王。它不惧风霜雨雪,是生灵中的强者,什么动物对它都闻风丧胆。它有一种对任何困难和对手都不屑一顾的性格。

  我喜欢这种性格,我们青少年不都应该有一股“虎劲”吗﹖我们的先辈不是一直都把年轻一代那种敢于斗争、勇于进取的精神赞誉为一股“虎劲”吗?

  很明显,这一段中的“我喜欢这种性格,我们青少年不都应该有一股‘虎劲’吗”这一句是画龙点睛之句:一是它点明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青少年要有虎劲——

  要有一种对任何困难和对手都不屑一顾的性格),二是能给人以启发(写的虽是“虎”,但人能从虎身上受到某种激励),三是用反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意思,显得十分干脆、有力,读后印象极深,不易忘掉。

  画龙点睛之句,应放在叙述、描写之后,需要抒情的时候。记叙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和描写,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叙述和描写两种。记叙和描写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恰到好处地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会使这篇文章情趣顿生,艺术感染力更强。例如:有一位小学生写的《师生情》这篇习作,用第二人称写,先说“老师,您升调去中心校,我们很高兴,可是,谁也舍不得您离去”,接着先后叙述了老师认真负责的诸多工作事迹之后,最后一段抒发了学生对老师无限的感激和留恋之情:

  老师,我们是一株株禾苗,您用辛勤的汗水把我们滋养。如今,您要走了,我们怎么舍得离开您﹖请您收下这本相册。相册里有我们四十位同学的身影,让它永远陪伴着您,我们要与您永远在一起。扉页上的青松,是班里的小画家周耀所画。他画出了我们的心意:万古常绿的青松正好象征着我们师生间永不凋谢的情谊!

  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整整一段都是抒情,画龙点睛之句当属最后一句:“万古常绿的青松正好象征着我们师生间永不凋谢的情谊!”在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之上,画龙点睛之句的出现是十分自然的,而且是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的。

  作文中的画龙点睛之句,还可出现在叙述之后,需要议论的

  时候。小学生写记叙文,主要篇幅当然应放在“记”和“叙”上,但“记”和“叙”的目的又不应仅仅为记叙而记叙;在记叙的基础上,应适当发表一些篇短的议论,这简短的议论中最适合写出画龙点睛之句来。例如:一个小学生写的《老屋和新居》,在进行新老对比之后,在结尾处写出了这样一句“点睛”之笔:

  我家从老屋搬迁到新居,正反映出上海人民生活的改善;老屋旧址的改观,正体现着上海在前进的风貌。

  “龙”画好后,一点上眼睛,便变活了;作文呢,一出现“画龙点睛”之句,不也“活”起来了吗?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原来有不少道理都是相通的,你们说是吗?(江苏省南通市北郊小学五年级马静)

声明:本文章版权归新浪网与文章作者共同拥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