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濮存昕:演戏做人两清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2日 12:20  《童年:周洲姐姐讲述名人成长故事》 
濮存昕4岁
濮存昕20岁
近照
  濮存昕,中国话剧、电影演员。1953年生,北京人。父亲是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导演,从小就对表演有浓厚的兴趣。他只有高小文化程度。69年插队下乡,77年返城入空政话剧团。86年调入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

  濮存昕经过自己的学习,加上先天的气质,令人一见之下就有文质彬彬,博学多才,潇洒、斯文的感觉。在人艺演了《李白》、《哈姆雷特》等多出话剧。

  1989年,濮存昕在电影《最后的贵族》中任男主角,这也是他首次在电影中演男主角。他扮演的男主角风度翩翩,稳健成熟,深情,执着,得到谢晋导演的称赞。

  1991年,他再度与谢晋导演合作,在《清凉寺的钟声》中演明镜法师。他为了塑造好角色,阅读研究了大量佛法书籍,演出人物清灵,俊逸、超凡脱俗的出家人的气质,以及身世问题带给人物心灵上的影响。

  1996年,濮存昕在好朋友夏刚的影片《与往事干杯》中扮演邻家中年男人一角。显出人物的成熟魅力,热情、善良,与小女孩的感情令他感到的为难与矛盾心理。

  同年,他在电视剧《英雄无悔》中塑造警察形象,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令他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1997年,濮存昕在夏刚的新片《伴你到黎明》中演一个配角,是一种潇洒,充满青春活力的感觉,展示了他平静之外的动的一面。

  1997年,濮存昕排演了《古玩》、《阮玲玉》等多出话剧。

  濮存昕简历

  职业: 演员

  区域: 大陆

  籍贯: 北京

  2000 洗澡

  1999 说好不分手

  1999 尊严 (TV)

  1997 爱情麻辣烫

  1997 红发卡

  1996 伴你到黎明

  1995 邮差

  1994 与往事干杯

  1993 蓝风筝

  1992 清凉寺的钟声

  1989 最后的贵族

  1989 云南故事

演戏做人两清白的影视明星

  无论是在话剧舞台上,还是影视作品里,他的身影一出现,大家都能认出来;在很多的公益活动中,只要他一露面,人们都能叫出他的名字:濮存昕!

  为什么人们都认识濮存昕呢?很简单,《雷雨》中的周萍,《茶馆》中的常四爷,《英雄无悔》中的高天,《洗澡》中的刘大明……这些角色都是濮存昕扮演的。无论在舞台上、银幕里,还是照片海报上,濮存昕不经意间流露出那种无法言说的魅力,打动每一个观众。

  那么,濮存昕怎样成为一名文质彬彬,博学多才的大明星的?让我们来听听他的童年故事吧。

  A.残疾让他更坚强

  濮存昕,1953年出生在北京。由于父亲是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导演,濮存昕从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童年的濮存昕,兴趣非常广泛,什么都想知道,有时也很淘气。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濮存昕有一段让人心疼的童年。

  濮存昕在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上学。他的家就紧挨着史家胡同小学,那是一个日本式的小洋楼,有两层那么高,但房间却很小,濮存昕家住楼上,楼下就是他们学校的食堂,他经常看到老师在那里买饭吃饭,来回地走动。有时候,赶上上课来不及时,濮存昕就会很淘气地从房上跳下去,进入学校上课。可谁会想到,濮存昕的腿有小儿麻痹的毛病呢?

  上小学二年级时,濮存昕的小儿麻痹已很严重,只好用一个四条腿的板凳当拐杖。为了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健康,濮存昕一共经历了5次手术,每次手术都是非常痛苦的。当爸爸妈妈心疼地提出不要再手术时,坚强的濮存昕却说:“爸爸,做吧,只要这个腿病能好,我不怕,多疼我都不怕。”

  濮存昕为什么不怕疼呢?因为他那时有些自卑。他曾想:“我为什么不能像那些体育好的同学这样呢?他们多好啊,我什么时候能像他们一样健康!”正是这种内心的力量,支撑着濮存昕。在以后的生活中,他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提醒自己:“不能让别人看出我的腿不好。”他多么想跑想跳呀,可是因为他的腿,在接力的时候,哪个队也不敢要濮存昕。濮存昕难过极了,他想:“哎呀,我这辈子就完蛋了吗?”

  不,濮存昕告诉自己一定要乐观,要不然不是自己就把自己打败了吗?

  最让濮存昕感动的是,班里有个叫杨伯庚的同学,一点儿也没有瞧不起腿瘸的濮存昕。每天早晨,他到濮存昕家去接濮存昕一块上课。濮存昕走不动时,杨伯庚会在他身旁陪着休息一会儿,再去上学。当他们俩走到教室的时候,偶尔也有迟到几分钟的现象,濮存昕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他对老师说:“是因为我,杨伯庚才迟到的。”老师理解地告诉濮存昕:“没关系,别人这么对你有热情,其实是对你的一个教育。”

  老师说的没错,濮存昕的心里热乎乎的,他得到了老师及同学的爱,有理由不去努力吗?最后依次手术做完以后,濮存昕还拄着双拐,就已经开始练习篮球了。运动锻炼了濮存昕坚强的意志,他能站起来了,走得更稳了,跑得更快了。正是这种对健康的向往和不懈的努力,才使濮存昕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B.慢慢懂得生活的牧马人

  因为爸爸是演员,濮存昕小时候经常到剧院去玩,看着叔叔阿姨们演戏,濮存昕似懂非懂,但他每次看完了都会到班里给同学们表演。

  不久,到了1969年,正逢“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于是,16岁的濮存昕和同学们一起到黑龙江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那里生活七年多,学会了各种各样的农活。

  “其实我一开始去的时候,就碰到了水灾,我们到水里去捞麦子,后来又到虎林和抚远去架电话线,回来以后就去放马、干农活。后来宣传队把我挑去了,结果我就在田间地头跟大伙起哄唱样板戏。”回顾那段经历时,濮存昕曾这样说。

  那时,最让濮存昕高兴的就是放马。有匹马很高很高,非常漂亮,当它激昂着头时,濮存昕就感觉到一股向前奔跑的力量。他爱着这匹马,喜欢领着它吃嫩绿的草,再跑到河边把它身上的毛一根根地刷洗干净。等到那里的检疫员带上白手套不定期地检查时,发现马的身上一点土都没有,直夸濮存昕把马刷得最干净。濮存昕听了,当然也很高兴,有人给他照了一张相片,就是他牵着那匹心爱的马。

  濮存昕喜欢观察马的习性,它平静的时候,温顺的时候和它暴烈的时候……那些让人激动的张力让濮存昕心潮澎湃。骑上马观赏着自然风景,真是令濮存昕难忘啊!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好看的书,在日后濮存昕走上演艺道路时,如果戏里面有骑马的镜头,濮存昕是不会找替身完成的,因为他自己能把马立起来往下滚,这是特技的动作,而他滚下来时却一点儿事也没有。如果没有那七年的下乡生活,他能演得那么出色吗?所以,当后来有人问濮存昕,下乡生活苦不苦,当时他又是怎样想的,他充满感情地回答说:

  “其实我们是真心实意的。我是一个追求进步的青年,上山下乡真是一腔热血、喊着口号去的,而且我在黑龙江那个地方,也是一个小干部,一个先进分子。慢慢的我觉得生活是艰难的,同时开始考虑到自己的一生,好像是一个孩子,一个青年人,开始想自己今后做什么的时候,他就有一种认真了。”

  C.事业好比割麦子

  1976年,24岁的濮存昕踏上了回北京的路。回到北京以后,他考上了空政文工团,从此开始了他的演艺事业。濮存昕特别想当一个好演员,他知道父辈们都是好演员,他怎么能给他们丢脸呢?但是刚开始时,有许多导演想看濮存昕能不能演戏,便说:“你把头撩开,看看你脑门怎么样?“结果发现濮存昕的头上有一个包,就说:“算了吧,我们还是去找别人吧!”

  濮存昕听了很受打击,但他并不怕挫折。他想:“事业好比割麦子,一天一天的演出,就像在一刀一刀的割麦子。只要我肯努力去做,最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结果,虽然没有上过艺术院校,也没有专门的艺术老师,濮存昕却凭着不服输的劲头,一点一点地去做,一点一点地去努力,终于取得了好成绩,在33岁那年他进入了人艺。濮存昕说:“那时,我时来运转了,艺术方面开始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一到人艺就有机会演主角。但是一开始还不行,我记得《秦皇父子》也好,还有很多很多戏,我就觉得自己是一个蹩脚演员。那时候我还不成熟,但慢慢的就把自己的人生,或者说自己个人部分的东西和角色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了,突然间有一天演戏就有感觉了,演角色就有光彩了。”

  濮存昕终于找到演戏的感觉了。但是,在1988年之前,濮存昕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演员,直到谢晋导演发现了他。“在拍《最后的贵族》的时候,谢晋导演想到了我,到北京来找我。他挑了两段情节让我自己做做练习,我做完练习他一看,就说行。我就这样来到了剧组。”

  从那时起,观众开始慢慢地认识濮存昕,喜欢濮存昕了。

  D.演戏做人都清白

  在濮存昕的家里,有一句座右铭:“清白立子孙”。在濮存昕的生活道路上,爸爸妈妈给他最大的影响就是: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清白立子孙。濮存昕不但做到了,而且还做得让人竖起了大拇指。

  在2001年度观众最喜爱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电视剧演员的评选活动中,濮存昕被大家评选为最喜爱的演员之一。面对着观众,濮存昕曾说:“我不是一夜明星,我是一点点进步的。其实我原来是个很蹩脚的演员,那时候导演都不正眼看我。偶像也好,观众喜欢也好,其实我们演员代替观众表达了很多他们心中的东西。莱蒙托夫说过‘我深深爱着你,但不是爱美丽的容貌,是你表达了往昔的痛苦与逝去的爱’,我们演员就是表达情节、表达生活、表达人的精神。可能完成了观众的想象力和他们的幻想。坦诚地说我不是个出色的演员,我对这次获奖很意外,我没有想到扮演《假如有明天》中这个小角色会得到观众的认可,这是观众们对我的厚爱。”

  正因为有爱,濮存昕才更加热爱公益事业。在他拍完《假如有明天》这部戏以后,把所有的片酬都捐给了北京右安医院。他想用这个来协助这所专门治疗爱滋病的医院。濮存昕不是要表现自己,那是他自愿的行为,这种行为归功于品德的教育。他不会忘了自己残疾的那段经历,是社会、家长、同学,那种关爱的精神在感染着他。他记得老师说过,“别人这么对你有热情,其实是对你的一个教育。”濮存昕感受着爱,他也把爱热情地给予别人。

  濮存昕的童年虽然不是十分完美,但他以自己的信念告别了烦恼,他渴望生活,他向往健康。在他一步步地成功时,他找到了作为一个有志者的快乐,那就是:别人说你不行的时候,你不要觉得怎么样,你可能真的不行,但是你要让自己行。从自卑的童年到自信的成年,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了不断努力的人,才可以像濮存昕那样,找回属于自己的健康,找到演戏与做人都清清白白的那份快乐。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