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风雨小学堂

  宣统二年,也就是公元1910年,邓希贤已经七岁了。这一年,协兴场上开办了第一所新式小学堂——北山小学堂。

  根据清朝当时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一般学堂都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级教育,包括蒙养院四年,初等小学堂五年,高等小学堂四年;第二段为中级教育,即中学堂五年;第三段为高级教育,包括高等学堂三年,分科大学三年,通儒院五年。这个章程颁发后,全国各地纷纷建起了初、高等小学堂和中学堂。

  协兴场开办的北山初等小学堂,就设立在协兴场老街的一个地主刘吉生的庄园里的侧院。

  协兴老街,离邓希贤家有将近两公里的路程。协兴,原来的名字叫望溪,设有“新市”和“旧市”,后来新旧合一,取了“同心协力,发达兴旺”的吉祥之意,改名为“协兴场”。协兴老街建于清代,宽敞的街道用青石板铺成,全长三百多米,街道两边都是梁柱两依、木板隔壁的小木楼,一栋栋小木楼都用小青瓦盖顶,居住着大约一百户人家。每当逢集之日,四周各村的百姓都来这里做买卖、会朋友,十分热闹。

  北山小学堂的位置在老街中心,学堂门前就是老街,校舍前面有一个小花园,整个校舍有四大间,分成甲乙丙丁四个班,开办当初,大约有一百多个小学生呢!

  公元1911年,邓希贤在翰林院子的私塾周老先生那里读了一年多的私塾后,父亲邓绍昌便把小希贤送到了北山小学堂。小希贤被分在丁班。

  当时在小学堂里教学的先生有邓俊德、陈努山、蒋能彬等。希贤的爸爸邓绍昌也受聘在这里教过几年书。这些教书的先生都是当时协兴一带能够识文断字、有头有脸的贤德之人。学堂里开设的课程有国文、算术、修身和体操等。

  由于当时的小学堂并没有统一的教材,所以北山小学堂的教学,虽然比私塾里丰富了许多,但仍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特别是国文课,老师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从“四书”、“五经”里选一些稍微浅显的文章,教小学生念诵和释义。

  不过,教国文课的先生邓俊德,是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不满意封建礼教、有着较为开明和激进思想的“新派”人物。他除了从“四书”、“五经”中选一些传统的课文教给小学生们,有时还会抛开书本,给学生讲一些来自野史和笔记小说里的故事,其中常讲到的就有黄巢起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的故事等等。邓先生在讲解这些故事时,突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及反对侵略、爱国救国的主题。这些故事给童年的邓希贤留下了深深的记忆和久远的影响。

  希贤的爸爸邓绍昌在小学堂里给学生们讲“修身”课。希贤渐渐懂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在软弱无能的满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是怎样不断地遭受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欺侮,而清政府为了苟且偷生,卖国求荣,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爸爸说,中华版图,本来就像一只高昂着头颅的雄鸡,可是现在,已经被帝国主义列强侵占得七零八落,分割得支离破碎了!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每一个爱国青年和幼童,都应该永远记住这些历史,用功学习,奋发图强,不忘国耻……

  每当这时,小希贤就会觉得,爸爸讲的这些事情,就像一块块大石头,压在他的身上,好沉好沉哟!他觉得,自己好像已经长成了大人一样,一下子明白了好多道理,身上也好像突然间增加了许多力气。他的双手不知不觉地攥成了两个小拳头。

  从邓家院子到北山小学堂,都是坑坑洼洼的乡村小道。天晴时还好走,可是一到下雨天,小路就变得泥泞溜滑,难走得不得了。走在路上,有时不是被泥泞粘得拔不出鞋子来,就是一下子摔成个“屁股墩儿”,弄得全身都是泥巴,活像个泥猴儿。

  川东多雨多雾,妈妈专门为他准备了一个大大的斗笠和一领合身的蓑衣。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雨严寒,人们常常看到,小希贤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像个小小的渔翁一样,跋涉在通往北山小学堂的泥泞路上。希贤从来不怕这风雨的袭击。

  有时,他怕雨水浸湿了课本,就把书包塞进小长褂里,因为他身材一直不高,所以看上去浑身圆滚滚的。姐姐每次看到他这个样子,就取笑他说:“天啦,小渔翁又捞了一天的鱼回来啦!”

  小希贤一拍藏在衣褂里的鼓鼓囊囊的书包,露着一排小牙齿嘿嘿笑道:“对头,鱼儿都在这里藏着哩!”

  祖母心疼孙子,担心他年纪幼小,下雨天在路上会有个什么闪失,逢到风雨的日子就劝希贤不要去学堂了,在家温习功课,天晴了再补上。这时候,小希贤就大声地背诵在国文课上学到的文章给祖母听: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祖母不懂孙子在说些什么,就转向希贤的妈妈:“你听听你这个小鬼脑壳,满口文词的……”

  妈妈情知劝他不了,就只好嗔怪着说:“由他去吧。贤娃儿路上当心就是了,莫要让婆婆、妈妈担心哟!”

  “妈,婆婆,你们放心,我又不是泥巴捏的小人儿。我们学堂里的体操课,先生还故意让我们在风雨里跑步呢!这样才可以把身子练结实嘛!”

  “唉,跟你爸一样,硬是一个镢柄脾气!”

  做妈妈的心细,一逢到不好的天气,就会用小布袋装上一小盒米饭,再拿出两个铜板交给儿子说:“贤娃儿,听妈的话,雨天路滑,中午放学就不要赶着回家吃饭了,就在老街上的饭铺里搭个伙, 买点卤肉, 吃饱了再好好念书……”

  希贤拗不过妈妈,只好带上了饭盒和铜板。可是到了下午,希贤放学回家,又将两个铜板原封不动地交给了妈妈。

  妈妈心疼地说:“贤娃儿,你正是长身子骨的时候,可不能饿了自己啊!”

  “妈你放心,我光吃米饭就吃得饱饱的了。两个铜板,你和婆婆得熬好几个晚上织布才能挣来呢!”希贤十分懂事地对妈妈说。

  这一瞬间,妈妈觉得,自己的儿子正在这风里来雨里去的小路上一天天地长大。她在心里,因为自己能有这么懂事和孝顺的儿子而感到无限的幸福和自豪。

  是啊,当一个母亲,看着自己懂事的孩子,一天天地或迎着风雨、或披着霞光,高高兴兴地走向学校的时候,还有什么比这更让她感到满足和安慰的呢?

  儿子那小小的、坚定的身影,深深地印在妈妈的心里,即使到她就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不会忘记的。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