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块银元哪里去了

  在北山小学堂的丁班里,邓希贤的个子算是最小的。在课堂上,常常为了能更清楚地看见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字,他不得不悄悄地离开板凳,站在课桌后踮着脚去看黑板。否则,高高的课桌就会影响他的视线。

  不过,你可不要小看这个小个子的学生娃儿。在他那一级的小伙伴堆里,大家都很拥护和敬佩他。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学习上用功,字也写得好,而且胆子大、不信鬼邪。不,同学们拥护和敬佩他的原因,还有一条最重要的,那就是他有一副热心助人的“侠义”心肠。

  下面的这个故事,发生在邓希贤八岁那年。但是直到今天,仍然在协兴乡北山小学的师生中流传着,今后当然还会流传下去的。

  这一天下午放学后,希贤和几个要好的小伙伴一起,正嬉戏着往家里奔跑着。

  突然,他们看见,有一个小同学蹲在前面的小路边抽泣。这个小同学姓张,他的身旁已经围聚了不少好奇的孩子。他们有的在关心地询问着什么,有的只是在那里看热闹。

  希贤拨开围观的人群,钻到那个同学的跟前,着急地问道:“哭个啥子嘛!像个女娃娃一样。有啥子事请讲出来嘛,我们也好帮帮忙……”

  那个姓张的小同学见希贤这么关心地询问,就边擦眼泪,边抽抽搭搭地说:

  “我……我幺妹儿得了重病,正在发烧,快要活不成了……我家又没有钱找郎中抓药……”

  “那就赶紧找人借嘛!你爸妈呢?”希贤一听,便急切地说道。

  “借了,一个铜板也没有借到。爸爸在床边守着幺妹儿,我妈都急得晕过去了……呜……幺妹儿好可怜哟!呜……”那个小同学当然也毫无办法,只知道伤心地哭。

  小伙伴们面面相觑,却都没有法子。在那个年代,请一个郎中上门治病,没有三五块银元是请不来的。可是一般的穷苦人家,哪里能一下子就拿出三五块银元呢?因为三五块银元在当时是可以买上十担大米的,够一家人吃上小半年。

  情急之下,邓希贤转了转眼珠说:“你莫哭了,哭也哭不出铜板来。你先回家,帮你爸妈照看幺妹儿,我回家看看,找我爸妈说说看,有没有啥子办法。”

  第二天,邓希贤一大早就跑进了学校,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眼睛红红的姓张的同学。希贤把他拉到一边,从衣服底下的口袋里掏出五块银元,交给他说:“快点儿,去给幺妹儿请郎中!晚了,幺妹儿恐怕就没得救了!”

  姓张的小同学吃惊地睁大眼睛,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希贤哥,这么多钱……”是啊,从小长到大,他还从没拿过这么多钱呢!

  “你不要管嘛!这是送给你家幺妹儿治病的钱,你放心,不要你家还的,你快点儿走嘛!”希贤催着他。那个小同学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含着泪往家里跑去……

  这五块银元,原来是邓希贤从父亲放在家里的那个小钱匣子里偷出来的!

  他本来是准备告诉爸爸妈妈实情,但他想,万一爸爸妈妈不答应,那么事情可就不好办了。所以,救人要紧,他不管那么多啦!

  两天之后,父亲就发现钱少了。这样的事在邓家可是从来也没有发生过的。要知道,五块银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邓绍昌生气地把全家人包括雇工,都召集到一块儿,然后逐一盘问:到底是谁拿走了五块银元?

  见事情无法回避了,邓希贤转身跑到屋外,拿了一根竹片,双手递给父亲说:

  “爸,你莫要冤枉了他们,钱是我拿走的,要打你就打我吧!”

  “你……你好大的胆子!败家子儿!啥子时候学会偷偷地拿钱了?”邓绍昌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向懂事、用功的儿子,会干出这等事儿来。他以为儿子在外面不学好,便气不打一处来,不问青红皂白就抄起竹片,气呼呼地朝希贤的屁股抽打下去。

  小希贤却倔强地咬着牙,一声不吭,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邓绍昌看到儿子面无惧色,毫无求饶之意,更加气愤,又狠狠地抽打了几竹片!

  小希贤仍然一声不吭,只有泪水在眼眶眶里打转转。

  妈妈、婆婆、姐姐还有雇工们,都吓得站在一旁,不敢上前为希贤求情。他们都知道邓绍昌的脾气——他是决不能容忍儿子不学好的。

  “不争气的娃儿!这几年的书你都白念了!败家子儿!什么时候学会偷钱了?咹?”邓绍昌怒气难消,又朝儿子吼道。

  第二天清早,希贤一声不吭地爬起来,背上书包去了学堂。望着儿子乖乖的、远去的身影,邓绍昌心里的气才算平些了。

  他的妻子邓淡氏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又是心疼儿子,又有一点迷惑,便提醒丈夫说:“绍昌,我看贤娃儿不是那种容易学坏的娃儿。你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娃儿就是有错,也肯定晓得悔改了。不过,贤娃儿可是从来不会乱花半分钱的啊!有时我给他一两个铜板,叫他中午买点什么吃,他都舍不得,每次都原封不动地还给我。过年过节他外公外婆和婆婆给他的压岁钱,都一分一厘地积攒在那里,这你也是知道的。眼下他一下子拿走了五块银元,到底是做了啥子用场呢?”

  听妻子这么一说,邓绍昌也感到这事情有些蹊跷,他说:“真是怪了!看贤娃儿那个敢作敢当、无所畏惧的样子,也实在不像是做了啥子要不得的亏心事。到底是为啥子嘛!”他觉得,他有必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当时,邓绍昌还是北山小学堂的聘任老师,经常要去学堂给小学生上修身课。他很快就从小学堂的孩子们那里弄清楚了希贤从家里拿走的那五块银元的去向。

  “原来是这样子啊!”邓绍昌当即就感到后悔了,“真是错怪了贤娃儿了,让贤娃儿受委屈啦!”

  回到家里,邓绍昌等希贤放学一回来,就赶忙把儿子叫到跟前,一把搂住儿子说:“贤娃儿,对不起哦,爸爸错怪你了,把你打痛了吧?”说着就去察看儿子挨打的地方。

  小希贤的眼睛里顿时有了泪花儿在打转转,但他忍着,没让泪花儿滚下来。他说:“爸爸,你打得对头,是我做错了事嘛!”

  “不,你没有做错!”爸爸抚摸着儿子说,“你能急人所难,救死扶伤,帮助小同学,这是一种心地善良的侠义之举,是做好事!这样子做,才是爸爸的好娃儿嘛!都怪爸爸不明真相,不问青红皂白就打了你,爸爸不对……”

  邓绍昌看着眼泪汪汪的儿子,真是又心疼又愧疚。不过,他也责怪希贤说:“既然是爸爸冤枉了你,你就该明讲嘛,啷个连爸爸打你时你都一声不吭?”

  “爸爸,不管为了什么,随便拿了家里的钱,事先又不跟爸爸妈妈和婆婆讲,都是要不得的,都该受罚挨打。”希贤说,“我要是吭声或顶嘴,就更要不得了嘛!”

  “小鬼脑壳!你的道理硬是多哟!”这时候,爸爸转而有点乐了,“那你这时候为啥子反倒眼泪汪汪的?”

  希贤抹了抹默默淌出的泪花说:“爸爸,你用竹片打我,我一点儿也不怕,可是一想到那个同学家的幺妹得了病都没有钱请郎中抓药,我就好伤心哟!”

  “好娃儿!你能这样子为他人着想,爸爸真是高兴啊!对头,对头啊!这才像是邓家的后代嘛!”邓绍昌一边赞扬着希贤,一边吩咐希贤的妈妈,“家里还有一点点钱,再带上一些鸡蛋,让贤娃儿引路,快去看看那个学生娃儿的幺妹儿吧。唉!就当贤娃儿多了个亲幺妹儿嘛!”

  希贤的妈妈说:“你放心,你就是不说,我和贤娃儿也要去的。我怕他们把那五块银元当成负担,要想法子还回来的。我去看看他们家人,也好让他们卸掉负担,安心过日子。唉,这年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哟!”

  “妈,可不能让他们还那五块银元呀!”希贤也许还没听明白妈的意思。

  “傻娃儿!放心,妈还要再送去一点吃的用的呢!你爸不是说了嘛,就当你和姐姐又多出了个幺妹儿。你们老邓家的人哟,都是菩萨心肠!”

  “妈,你不也是菩萨心肠吗?”希贤听妈妈这么一说,顿时放心了,一边帮妈妈收拾着鸡蛋,一边说,“村里的娘娘都在说,邓家淡娘娘是牌坊村里的‘活菩萨’呢!”

  爸爸在一旁满意地说:“贤娃儿,你晓得吗,这就叫‘不是一样人,不进一家门’啊!”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