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落三起的邓小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2日 11:30  《小平您好》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见到他的外国人,总不免要关切地询问他的经历。

  1988年9月,他这样回答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人们都知道我曾经‘三下三上’,坦率地说,‘下’并不是由于做了错事,而是由于办了好事却被误认为错事。”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这是邓小平留给人们最有名的一句话。

  在人民的心目中,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以73岁的高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一条 崭新的道路。

  宽阔的天安门广场,见证了波澜壮阔的历史。

  正是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铸就了邓小平起伏跌宕的人生。

  1920年,16岁的邓小平,沿着长江水道,走出四川盆地,去拥抱大海。

  他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写在人生履历上。他说:我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

  1927年,23岁的邓小平从苏联回国,投身火热的国民革命洪流中。

  1980年,邓小平来到武汉八七会议纪念馆参观,在这里久久徘徊。

  1927年,正是在这里召开的八七会议上,23岁的邓小平第一次见到了34岁的毛泽东,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

  1980年,邓小平在参观八七会议纪念馆时讲道:

  “我那个时候是中央的秘书,是政治秘书。”

  “那个时候政局变化很大,‘八一’以前,就决定了一部分人去搞南昌起义,一部分人开这个会。‘八七’嘛,就是要搞全国起义。”

  历史,同样为这个矮个子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两年后,他只身来到广西左右江地区,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和红八军,赤手空拳开辟了一片新开地。这即便在中国共产党党内也是并不多见的辉煌履历。

  1986年,邓小平与王震游漓江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王 震:二十几?那个时候你?

  邓小平:哪个?

  王 震:你那时候二十几岁?

  邓小平:二十几岁。25岁。

  然而,在中央苏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

  1933年3月,中央“左”倾领导人指责邓小平和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还有红军独立五师师长谢唯俊、江西省党团书记古柏四个人是“反党的派别和小组织的领袖”。实际原因是他们坚持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邓小平的江西省委宣传部部长的职务被撤销了,还背负着党内“最后严重警告”的处分,结婚不久的妻子也离他而去。

  最后他被分配去刻钢板,编报纸。这是他十年前在法国留学时干的行当。

  对邓小平的这段经历,毛泽东记忆殊深,在晚年常常谈起,他说:邓小平“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的头子”。

  在人们的记忆中,挨整的邓小平依然是那样地乐观。

  长征开始时,他经常和同行的人聊天,开玩笑说是成立了一个“牛皮公司”。他最擅长的是“精神会餐”,越没有吃的,他就越有话说,总是讲四川的回锅肉、麻婆豆腐、辣子鸡丁,说得大家都围拢来听,听得直咽口水,当然疲劳也消除了不少。

  不久,邓小平又一次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他列席了遵义会议。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回到了中央领导岗位。

  邓小平的日子也好过了。此后,他的人生和党的事业一样,仿佛是一马平川,从一个辉煌到另一个辉煌。

  1947年邓小平和刘伯承指挥十几万人马千里挺进大别山,开辟中原新解放区。

  十万铁流,直插中原腹地,引起敌人一片恐慌,刘邓大军的困难也超乎想象。邓小平后来说:“整个解放战争中最困难的是这个担子。”

  1948年,邓小平担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统一领导和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对敌作战。

  随后,他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但很快,他就销声匿迹了。因为仗还没有打完。

  他和刘伯承一道,奉命率部进军大西南,解放大西南。在那里,他担任了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为开创西南地区稳定、发展的新局面,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付出了巨大心血。

  1951年9月,刚刚从四川参加土改回京的梁漱溟,被毛泽东请到中南海谈话。梁漱溟极力称道邓小平在四川的工作,毛泽东笑着评价说:梁先生看人还蛮准呢,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

  一年后,邓小平奉召进京,担任了政务院副总理,从一个“封疆大吏”变成了“中枢要员”。不久,他又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这是他自1927年以来,第三次担任这样的职务了。

  初到北京的时候,他还像战争年代那样,剃着光头。

  从1953年起,他留起了人们熟悉的小平头。

  他干练、利索的工作作风,也像他的小平头一样,为人们越来越熟悉,并获得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在八大前夕的中共七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提议52岁的邓小平为新设立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表示:“我还是比较安于担任秘书长这个职务。”毛泽东说:“他愿意当中国的秘书长,不愿意当外国的总书记。其实,外国的总书记就相当于中国的秘书长,中国的秘书长就相当于外国的总书记。他说不顺,我可以宣传宣传,如果大家都赞成,就顺了。他比较周到,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使人不那么怕。”

  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毛泽东不仅在党内公开称赞和宣传邓小平,1957年11月在苏联访问的时候,他专门对赫鲁晓夫说:“你看到那边那个小个子吗?他非常聪明,有远大的前程。”又说,“这个人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是难得的人才。”赫鲁晓夫似乎颇有同感,连连点头:“这个人可厉害,我跟他打过交道,1956年他来了,你可别看他个子低一点,他的智慧、思想水平很高。”

  邓小平每一次都让对手吃够了苦头。他坚持原则,勇于斗争,既针锋相对,又绵里藏针。

  1963年7月22日,邓小平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中苏两党会谈后回到北京。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都前往机场迎接,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毛泽东说:“你们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赫鲁晓夫曾经说,‘邓小平人那么矮,但是一个重量级拳击师’。事实上是这样,赫鲁晓夫搬不动你,斗不过你,苏斯洛夫更不在话下。”

  1959年,毛泽东说自己主要做跑龙套的工作,不能登台演主角了。还说:“权力集中在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我为正帅,邓小平为副帅。”从此,中央领导人的工作分为一线和二线,身为总书记的邓小平在一线忙碌着,有时候,他还以代总理的身份出席各种国务活动。

  后来邓小平常常回忆说,他最忙的时候,是担任总书记的十年。那时候,一家人住在中南海里的含秀轩,虽然很忙,的确还平静。

  1969年10月,65岁的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监督劳动,住在一所步兵学校的将军楼里。这里离他三十多年前在政治上受到打击的赣南不遥。

  在江西,他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里重操旧业,干起了钳工。这是他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学会的技术,没想到此时派上了用场。

  走路散步,成为他意志显现的固定方式。

  每天上午,他步行到工厂,一个来回约走5000步。午睡起来后,他要在院子里再走5000步。65岁的老人,每天坚持走10000步,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是难以想象的。久而久之,他走出了两条小路,工人们称之为“邓小平小道”:一条是从将军楼到工厂,一条在将军楼的院子里面。

  两条小道,凝聚着他多少思考。后来的人们曾比喻说,邓小平是沿着这两条小道走回北京的。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毛泽东并没有忘记邓小平,他让汪东兴始终和邓小平保持着联系。初来江西,邓小平对专案组的人说:我同意中央对我的安排,我到江西来了,但我还会出来工作,我还会为党工作十年。

  1971年9月,林彪事件发生以后,邓小平的境况逐渐好转起来。1972年,毛泽东在邓小平要求重新工作的来信上明确批示:邓小平同志没历史问题,即没有投降过敌人。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除此之外,进城以后,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没有做的,例如率领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他没有屈服于苏修。在肯定邓小平在历史上的功绩后,毛泽东在最后还加上一句:“这些事我过去讲过多次,现在再说一遍。”

  这个不同寻常的批示消除了邓小平复出道路上的障碍和迷雾。

  去瑞金红都糖厂参观时,邓小平问有没有去车间的近路,厂里的人说:“有条小路,坑坑洼洼的,不好走。”邓小平认真地说:“不要紧,为什么有近路不走偏要走远路?中国革命的道路本来就是曲折的,不是笔直平坦的。”他们沿着小路来到澄清车间,上楼梯时,有人上前搀扶,邓小平摆摆手说:“不要扶,我还可以干20年。”跟在身后的卓琳听了,笑着说:“哪还能干20年?”邓小平信心十足地说:“我才69岁,我还可以干20年嘛,干20年没有什么问题。”

  从1972年到他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邓小平后来果然干了20年。如果从他1977年第三次复出开始,到1997年逝世,又是一个20年。

  冬去春来,邓小平回到了北京。

  1973年3月29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约见了邓小平。这是自1966年9月以后,他们相隔七年多后的第一次会面。

  邓小平发现毛泽东老了。

  毛泽东问他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邓小平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等待”。

  中国的政坛,也“等待”出让许多人意外的一幕。

  1973年4月11日,邓小平的身影悄然出现在欢迎西哈努克亲王来京的行列中。次日晚上,外国记者惊奇地发现邓小平公开露面了。他们竞相向全世界发布这一重大新闻:邓小平复出!国外媒体送给他一个外号,叫“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

  从邓小平复出后公开露面的资料片中,人们可以看到邓小平重归中国政坛的清晰脚步。开始的时候,他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到1973年9月15日,他第一次以主角的身份到机场迎接外宾。1973年9月21日,以邓小平为主欢迎埃及友好代表团,到9月24日欢送埃及友人时,《新闻简报》中第一次称邓小平为“邓小平副总理”。

  这年10月,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华时,邓小平心情愉快地陪他游览了桂林山水。6年后,特鲁多再次来华访问,他探究似的问邓小平重返政坛的秘诀是什么,邓小平的回答是:忍耐。

  复出后的邓小平在各种场合见到了许多老朋友、老战友。一次,阿沛·阿旺晋美问他这几年是怎么过来的,邓小平回答说:“我这几年在下面过得很好,你看我的身体不是还很健康吗?我过去学过钳工,后来干革命,手艺生疏了。这几年又干钳工,还学到不少新技术,这也是一件好事。”邓小平还深有感触地说:“我是得到了主席和总理的保护才活下来的。送我到外地一个小地方,也是一种保护。不然,可能连命也保不住了。”

  毛泽东开始为重用邓小平大造舆论了。1973年12月14日,他在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会议上说:现在,请了一个军师,叫邓小平。我想政治局添个秘书长吧,你不要这个名义,那就当个参谋长吧。一天后,毛泽东告诉人们:“我们现在请了一位参谋长。他呢,有些人怕他,但是办事比较果断。你们的老上司,我请回来了,政治局请回来了,不是我一个人请回来的。”说着他转身对旁边的邓小平说:“你呢,人家有点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过去的缺点慢慢改一改吧。”

  邓小平的复出,成为“四人帮”一伙谋取党和国家重要权力的障碍。他们频频向毛泽东诬告邓小平,毛泽东却对王洪文说:要跟小平同志搞好团结。小平同志政治上强,会打仗呢。1974年12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在长沙商量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时,又特别强调: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他甚至告诉来访的金日成,邓小平“能打仗,会反修,会做政治思想工作。我们要他,以后有事找他”。

  在1975年1月召开的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和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邓小平先后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在周恩来总理因病住院期间,由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不久,又确定由他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由一个人全面主持党、政、军日常工作,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邓小平深深地感到肩上的担子是多么地沉重,他决心放手一搏。

  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他排除“四人帮”的种种干扰,对“文化大革命”以来积累的纷繁复杂的问题,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整顿。

  邓小平后来说:“1975年我主持中央常务工作。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改革是很得人心的,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铁路整顿、钢铁整顿、军队整顿、文化教育整顿,最后发展到党的组织的整顿。整顿,逐渐延伸到了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

  毛泽东感到了担忧。他提出由邓小平主持做一个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议”。“七分成绩,三分错误”,连这个决议的基调也定了下来。主持搞了这个决议,或许会使邓小平的政治生涯转危为安,但他明确表示:由我主持搞这个决议不合适,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一向倚重邓小平的毛泽东失望了。

  在“四人帮”的蛊惑下,一场“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开始了。

  八年后,邓小平对来访的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这样解释他第三次被打倒的情况。他说:“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项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触怒了‘四人帮’。他们又一次把我轰下了台。”

  1976年1月15日,邓小平在周恩来同志追悼大会上致悼词,这是邓小平在1976年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不久,他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邓小平第三次被打倒了。

  这时他已经是72岁的老人。

  许多人认为,邓小平的政治生命永远结束了。

  第三次被打倒的邓小平被软禁在北京东交民巷十七号。他依旧以沉默来抗争。

  和家人分别时,孩子们塞给他一副新扑克牌。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他就自己玩牌,一副新牌被他摸旧了,牌角也磨得发了白。

  1976年6月10日,邓小平回到宽街的家中。

  他每天以劳动锻炼身体。在毒毒的日头下,他蹲在地上一剪刀一剪刀地剪草,汗水从他的额头流下,湿透了有着破洞的老头衫,湿透了他的衣裳。他无言无语,坚忍顽强。

  1976年是邓小平的“本命年”。8月22日,在宽街地震棚里,全家人为他热热闹闹地过了一个生日。

  多年后,人们常常问他第三次被打倒后的感受,他的回答是:“没有别的,就是乐观主义……如果天天发愁,日子怎么过?”“我们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老战士……我们要把经历过的好的时期记住,坏的时期忘掉,我们都是乐观主义者。”

  中国的历史,也总是在乐观中前进。

  1976年10月,随着“四人帮”的覆灭,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心态的邓小平,迎来了他政治生涯的辉煌岁月。

  1977年7月的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第三次复出后的邓小平,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

  作为一名老的共产党员,还能在不多的余生里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个人来说是高兴的。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应该老老实实地履行党员的责任,听从党的安排。

  1977年7月16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开幕那天,北京国际友好足球邀请赛也同时开幕。30日,中央全会闭幕几天后,邓小平公开出现在北京国际足球邀请赛的看台上。这是一场决赛,中国青年队对香港队。许多观众从电视上收看了这个比赛,同时也看到了邓小平复出后的第一次亮相。

  决赛后,邓小平又专门接见了参加国际友好足球邀请赛的各国代表团团长。

  这是一个奇特的公开亮相。

  73岁的邓小平,展露出一贯的乐观和自信。

  人们的欢呼,表达着太多的期待,太多的希望。

  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曲折后,走向未来的中国并不轻松。如何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的功过是非,成为了举世瞩目的严峻课题。如果不能够正确地回答这个课题,就不可能迈开前进的步伐,就不能澄清当时存在的“非毛化”的错误倾向,就不可能保证未来的中国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胸襟坦荡的邓小平,展示了他的远见卓识。

  1980年8月他在会见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时说:

  你一定要记下我的话,我是犯了不少错误的,包括毛泽东同志犯的有些错误,我也有份,……不能把过去的错误都算成是毛主席一个人的。

  面对西方记者的提问,他坚定地表示:天安门前的毛主席像,要世世代代地挂下去,因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邓小平,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和体会,给后人留下了这句名言。

  即使退休以后,邓小平还带着家人到中南海参观毛泽东故居,并在菊香书屋前合影留念。

  走在熟悉的小路上,他或许回忆起许许多多的往事。

  在邓小平心目中,他永远是毛泽东的学生和战友。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说道:

  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我们在座的同志,可以说都是毛泽东思想教导出来的。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这也丝毫不是什么夸张。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