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卢新华:《咪咪心事》序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6日 15:18  《咪咪心事》 
  陶怡,是我复旦大学时的同窗学妹屠颖颖。当年,她在班上女生中年龄最小,看上去也很稚气,然而却比我沉着稳重,且常给我挚言和忠告,于是乎倒又像一位学姐。所以,一直很受我的敬重。后来,我们先后赴美留学,一别数年,音信渐阙。直到近几年才又在国内重见,相谈之下,忆及往事,不禁唏嘘不已。

  陶怡还是过去那个陶怡,岁月并没有给她留下太多沧桑的痕迹,仍旧一本正经地说话,沉沉静静地微笑……然而还是有所不同,——伊毕竟也是一个十几岁女孩的妈妈了。

  做了妈妈的陶怡,看来也始终没有忘却大学时代的文学梦,或者,也许是因为时常奔走于东西方中间,心里郁积了很多的话要说(当然,或许还有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特别的关爱)……总之,这结果是让我有幸比一般读者早一些读到她的新作——虽然有些洋腔,毕竟还是本调的《咪咪心事》。

  这是一本既有趣味且很有蕴籍的书。

  有着纯然中国血统的小女孩咪咪,生在美国,长在美国,又有着一个对中文、中国文化始终不能忘怀的母亲,可以想见,她已命定要头顶着双重的文化压力。而滑稽的是,在美国的学校里,她是同学中的亚洲人,少数民族,回到家,她却又成了父母眼中不折不扣的外国人……这更让她时时处处有一种无所适从的困惑。于是,一场文化上的挑战和较量,一场“改造”和“反改造”的斗争,便在这样的一个典型的新移民华人家庭中展开了。

  处在两种文化的辐射和影响下的咪咪的心灵是极为敏感的,她能从许许多多祖辈和父辈们习以为常的事件中,一下子就发现了破绽,并直言道破。例如:为什么在中国就不可以叫大人的名字?为什么上海的出租车从来不让孩子,还要和行人抢道?为什么在中国,心里想要的东西,嘴里却不能明说,反而要客气地讲“不要,不要”?为什么在美国,每个人都千方百计把自己的皮肤弄黑,不惜晒太阳,抹黑色素等,在中国,却人人都在追求白?还有,在中国,随处可见一大堆这也不许、那也不准,可美国从没有这样的规定,为什么就极少见有人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又如,深为妈妈喜爱和崇拜的中国诗人李白,为什么那么清高,又不喜欢挣钱,却还能“流芳千古”?……所有的这些出自儿童之口的疑问,就其深层的文化含蕴和反思而言,仔细想想,其实也大大抵得一个屈原的《天问》了。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一个封闭的屋子里呆得太久了,常常嗅不出陈腐的气息,而一个刚从屋子外面跑进来的人,却一下子就感到不对劲。咪咪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总能从老常识中不断发现新问题的“外星人”。

  所以,咪咪心事的口吻尽管是小孩的,而作者的心,的的确确还是大人的。至于这本书,则更值得我们——中国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大人们一读。

  陶怡已经长大了,陶怡的孩子也在一天天长大。

  我却忽然希望起陶怡和她女儿和童心和童趣永远也不要长大。因为在我们的时代里,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和观察便可知道,我们的确还需要更多的咪咪一样的“外星人”帮我们不时打开一扇窗,驱驱室内的污浊之气,并对我们大声地直白地说些童言无忌的——尽管我们一时还不一定能领悟甚或会觉着不舒服的话。

  是为序。

  卢新华

  2004年5月26日于沪上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