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龄童“推普”新障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 10:16  新闻晨报 
  嗲声嗲气的“爹的、妈咪”、夸张搞怪的“哇噻、哦也”,学龄童的普通话竟不知不觉沾染港台腔。刚过去的一周是今年全国的“推广普通话周”,全市许多中小学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推普”活动,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除了继续消除入学儿童的地方口音,学生说话中越来越多的港台腔也成为今年“推普”的新障碍。

  23年前,徐汇区南丹路小学就曾因广泛开展“推普”活动而成为“推普明星学校”,但是老活动却遇到了新问题。学校蔡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有20多名来自台湾地区的小学生,他们注意提醒其他学生,台湾地区来的学生的普通话口音是习惯问题,并非时尚。可不能回避的是,电视等媒介的渲染已让港台腔成了“推普”新问题。

  “有没有”、“好不好”、“真的啦”,在徐汇区某小学担任语文老师的张虹给记者复述着从孩子那里学来的口音。这些走了味儿的普通话“四声不分、尾音加重,重音的使用也有矫揉造作的痕迹”,而这些特别的口音在文艺表演的时候表现得特别明显,“许多学生主持唱歌说话,只要一张嘴肯定就变调”。张老师说自己也很难界定到底什么是港台腔,有时候想纠正学生的港台发音都不知道怎么纠正。

  尽管满嘴嗲声嗲气,学生却并没意识到自己说话港台腔,电视中的港台腔正成为他们不自觉模仿的主要对象。尽管综艺节目主持人叫停港台腔已有一段时间,但许多动画片的配音仍然异味儿十足,港台明星的号召力再加上动画明星的亲和力让学生觉得说话加点音调变化就是“时尚潮流”。

  徐汇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港台腔本是普通话遭遇港台地方口音的特殊形态,既非时髦更不“正统”,推广普通话不能只纠正孩子的“家乡口音”,对各种各样的地方口音都不能网开一面。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