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长应该如何处理老师变换的情况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 10:05   

  秋季学期,很多学校都因为人事或者班级从低中年级向中高年级的过渡调整了授课老师。由于这种老师的变更给很多家长和学生带来了困惑和问题,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来上濒做相关调整和咨询的人次是最多的。咨询内容中涉及最多的就是因为更换老师而导致的学生和老师之间,老师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

  学生VS老师

  变化:学生换了新老师之后肯定会出现心理波动。学生先从感官上去接受这个老师,包括他的着装风格,然后是上课的风格和对于学习的要求和规定。最后就是对于老师上课质量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评价。

  家长: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对于新老师的认可需要时间。而孩子一时的抱怨并不是他们最为客观的评价。家长最不能做的是随便附和孩子对于新老师的意见。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更加不能接受新老师。而应该帮助孩子去接受新老师,去适应新老师。

  老师VS家长

  变化:班里换了新老师,和学生同样不适应的除了学生自己以外,还有家长。新老师换了新风格,和家长的联系方式交流方式变了,对于家长要求有了新的内容,教学方式也有了变化。

  家长:从孩子产生了变化来说,家长更多关心是新老师的教学水平,至少不能比原来的差,而且还期待更好的老师。但是,家长对于老师的要求是不同,有些欣赏严格的老师,有些希望是有新的教育理念的老师。所谓众口难调。但是无论如何,家长应该利用一些时间去了解新老师并且近距离的观察了解新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他这样做的原因。切忌不能把对新老师的意见随便让孩子们听到,家长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状态和接受新老师的程度。

  家长VS学校

  前段时间处理了一所私立学校的“换老师”所引发的家长与学校关系紧张风波。由于薪资原因,一个老师离开学校。而这个老师因为深受学生喜爱,所以孩子对于新换的老师百般不能接受。由于家长对于事件反应过激,从另外一个方面去“认可”了孩子的做法,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孩子拒不听讲并对新老师不尊重的各种情况。家长和学校之间针对这个问题开始了长时间的拉锯战。这样的结果是使处理事件的时间拉长。孩子最终很难进入到学习的状态。

  学校:作为校方,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换新老师肯定是派最好的老师去接任该班工作。而面对家长的疑问,学校方面除了做好解释工作以外,应该做好及时的疏导工作。

  家长:家长面对新老师是由于特殊原因的进入,本来就比较难以接受。如果是从孩子那里得到新老师不如原来的老师,便立刻火冒三丈了。于是和学校之间开始了各种方式的战争。但是,家长是否应该注意到学校和自己是一样的心情,学校一样不愿意因为新老师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且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如此大的麻烦。所以,只要双方的目的是一致的,那么应该讨论和找寻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应该安慰孩子,并且让孩子去接受新的老师,这样可以让新老师以一种轻松安全的心态完全接受孩子们,并且去爱他们。

  家长应该怎么做?

  首先,家长对于新老师应该多花时间去了解。多和老师交流,去了解老师的一些新的方法和内容。

  其次,面对孩子可能因为不适应所产生的抱怨。家长在引起注意的同时,不要表现得特别关注。因为在某种情况下,孩子是在为自己的行为找个恰当的借口或者转嫁责任。家长应该让孩子的抱怨在自己手里停止。然后,家长要在这个时候及时和老师沟通,以便了解详尽资料。

  如果是孩子对于新老师的风格和教学方法在短期之内不能适应。家长要帮助孩子一起去克服难关。首先,应该打消孩子期待可以“换老师”的念头。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遇到困难不能逃,而是应该迎面赶上。其次,和孩子一起去发现新老师的优点,鼓励孩子多和老师交流。

  最后,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确实老师和自己的孩子之间没有办法得到最好的沟通。家长应该在这个时候让老师去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和适应都是双向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来自于个体的成长积累。我们经常评价某个人的心理素质很好,而优秀的心理素质来自于他的成长轨迹和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积累。

  面对一个新的老师,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成长机会。如何面对新的老师,如何去适应新的老师,解决了这些问题对于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心理调整能力来说都是一个绝好的锻炼机会。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家长应该珍惜孩子拥有的这些机会。这些机会就如同运动员参加各种比赛一样,正是这些机会让他们成长让他们变得宽容和坚强。

  家长对于老师的看法会滋长孩子的“厌恶情绪”,而且还让他们找寻到了保护伞,并且可以光明正大的去破坏课堂纪律,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而一些可能已经接受了老师的孩子,也可能会因为自己父母的意见和其他同学的反应而附和着去反对。

  而面对新老师,他们不再有宽容接受的态度,而是一味的挑剔。这种挑剔和不接受将对他们以后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谁能保证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选择去生活一辈子?

  家长应该为孩子争取机会,但是并不是去刻意保护孩子的机会。“挫折教育”是来自于平时的经历,并不是一些刻意安排的“陷阱”。难道我们希望孩子从自己的身上学会去挑剔别人,让孩子在我们的“支持”下去反对排斥一切新的事物,让孩子学会用各种方法去反对“成长”的机会。

  也许,作为成人的我们可以替孩子选择老师,也许可以在小学选择,也许中学也能够替他们选择,但是我们却不能保证替他们选择一辈子。社会不会因为孩子的需求来改变,我们终究不能让所有的人和事都来迁就我们。

  所以,学会适应,学会接受是孩子们成长的必然,也是我们送他们的礼物,最好的礼物。

  爱是很重要的,爱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保护孩子是爱的方式,让孩子面对不顺也是一种方式。就如同孩子小的时候,只有狠心的把救生圈拿掉,只有不顾他们呛水的难受,才能让他们学会游泳。难道这不是爱的体现?

  面对我们爱的对象,我们要正确的选择爱的内容和爱的方式。(作者:北京上濒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兰海)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