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网虫都有难念的经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 09:51  重庆晚报 

  连日来,为自己孩子深陷网毒而痛心疾首的父母们来到心理辅导站,向专家寻求灵丹妙药。来自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和重医附一院的心理专家选择其中典型,逐一上门,与家长、与孩子对话。翻开他们的记录,记者发现其实成瘾的孩子都有难念的“经”。

  母亲强势上网找自信

  刘刚(化名) 17岁 13年网龄 现就读于某中学高一

  从事计算机工作的石女士,从小就想要儿子成为一个电脑天才。加之自己对各种事物追求完美,这种理念也作用到孩子身上。在家庭中,石女士就是家里的“一把手”,凡事都得她作主,丈夫在家中根本说不起话,为此13年前离婚。此后,孩子吃啥穿啥,甚至交什么样的朋友,看什么书,都得她说了算,违反了就会招来一顿打骂,当众批评儿子更是家常便饭,对孩子的优点总是“视而不见”,更乏于表扬。从不相信儿子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哪怕是小事。

  儿子从小在父母面前就不爱说话,做任何事情都战战兢兢。

  专家支招:

  梅其霞副教授指出,母亲“强势”性格,压抑孩子个性成长,导致其性格缺陷。在男孩成长过程中,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父亲为榜样的,如果家庭中女性(母亲)太强,甚至扮演父亲的角色,就会让男孩在压抑的环境中长大,形成“自尊心有余,自信心不足”。现实生活中由于技巧不足而缺乏自信心,退而在网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对此,父母在家庭中应让儿子扮演主角,家庭中一些重大的决定可以让儿子做决定,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同时要肯定儿子的进步,多表扬、多鼓励。帮其树立自信心。

  同学嘲笑 上网找自尊

  邱明(化名) 男 18岁 网龄2年 高中未毕业就辍学在家上网

  邱明在染上网毒之前,成绩在班上一直处于前三名。高二下学期的一天,邱明向父母提出买衣服。父母答应,但要求衣服不能怪异,价格不超过100元。邱明与其母亲在选衣服过程中,喜欢上一件衣服,但价格超过父母预定的标准,最终没能买成。为此,邱明与父母发生冲突。

  父母为教育孩子,将此事告诉了邱明的班主任。班主任竟在班上当众多次批评邱明,并当场要他打电话给父母道歉。从此以后,一直受尊重的他,开始受到同学的嘲笑。

  为避免听到同学的流言蜚语,邱明开始通宵躲到网吧……

  专家支招:

  重医附一院医学硕士罗庆华:“衣服事件”是邱明上网成瘾的主要诱因,既没得到满足,同时又受到了老师当众的批评和同学嘲笑。双重打击,让他不堪重负,只有通过网络寻找自尊。“这与他从小没有接受挫折有直接关系。”

  针对邱明有上进的追求,父母不妨试着给以安慰和鼓励,对孩子戒网毒不能急于求成。同时,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尤其不能让其当众“出丑”。另外就是,避免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以免让其以为是自己给父母带来了痛苦,进而躲进网络。最后,就是要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培养其多方面的兴趣,让孩子在现实社会中,找到自我价值。

  父母离异 上网找快乐

  鹏鹏(化名) 男 19岁 网龄5年 现就读某中学高三

  在鹏鹏3岁时父母分居,大部分时间跟着妈妈。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鹏鹏10岁。

  10岁时,父母离婚,鹏鹏判给妈妈。在他童年的记忆中,自己是个没人疼的孩子,妈妈工作忙时,他放学以后只能去外婆家,或者去奶奶家,有时也去爸爸家,事实上,每天夜里他究竟在谁家里睡觉,妈妈并不十分清楚。也就在那时候他跟同学学会了打游戏,钱他从来不缺,有时一打就是一夜,反正也没人过问。

  鹏鹏对亲情的渴望非常强烈,尤其是对父亲,他一直非常敬重,在一次作文中他写道:“我很需要爸爸的爱,我也最爱我的爸爸……”

  初三时,他喜欢上网络,在日记里他写到,网络游戏里他是快乐的,生活中的不开心会统统抛开;在聊天室里他是充实的,从来不会觉得孤单,那里有无话不谈的网友,不像现实生活中,始终没有人关心。

  专家支招: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理科梅其霞副教授指出,鹏鹏个案是典型家庭离异导致孩子教育失败。父母应该知道孩子的烦恼,说到底就是孩子究竟想要什么。物质上给予他很多,事实上这恰好纵容了孩子乱花钱,给他打游戏创造了物质基础;而另一方面又缺乏关爱,令孩子内心空虚,在虚拟网络中寻找寄托。

  对于这种孩子可从两方面入手。其一,让“敬重”的父亲与他交流,表示有亲人在关心他的成长和进步;其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抓住他的志向,搜集孩子关心的大学的资料,刺激他更加努力的学习,逐渐走出网络。

  闭关三月昨开门

  “闭关”修炼三月的22岁“网虫”王林(本报11月26日曾作报道)出门了!昨下午,本报邀请重医附一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蒙华庆教授,赴李女士家。母亲三月未入的房门被蒙教授敲开,在和王林交谈近40分钟后,王林主动提出,邀请蒙教授共进晚餐表达谢意。惊喜——闭关三月昨开门

  下午5点,蒙教授带着两心理学研究生来到李女士家。此时,正是昼伏夜出的王林睡觉的时间。“啥事?”敲门后传来儿子不耐烦的声音。记者看到,王林门边墙角铺着两张报纸,上面堆着数十双穿脏的白袜子——“到高中,他都没亲手洗过一双袜子。这回,我下决心不帮他了。”李说。

  门开了,头发凌乱、打赤膊、穿裤衩的王林一脸倦意,左手把住房门。“家里来客了,让客人进屋坐坐?”王林不语,直盯着母亲。

  “先让孩子穿些衣服,不要着凉。”一旁的蒙教授替王林带上房门。

  5分钟后,王林房门紧闭。再敲门,小伙子仍打赤膊。蒙教授守在房外:“小伙子,我们想和你交朋友,能谈谈吗?我就在门口等你。”又过了两分钟,王林穿戴整齐走出房间。平和——“我有点厌倦了”

  简短的寒暄后,王林的话渐渐多了。蒙教授问他是否喜欢网络游戏。王林的回答出人意料:“早喜欢过了,甚至有点厌倦。”他说,平时他主要在网上看电影、短片,帮朋友维护网站。“想过读书吗?”“我都二十几岁了,读书晚了。”“那你认为目前什么最重要?”“工作吧,我想过一阵去上班。”

  “他说过好多次了,根本不算数……”李女士忍不住插话。王林直盯着母亲,眼里充满愤怒,蒙教授忙劝开李女士。

  待母亲走到客厅后,王林这才告诉蒙教授,从小到大,父亲经常出差,每次父亲回家,母亲都要告他的状,为此他挨了父亲不少打。再有,母亲什么都是包办到底——就连7天夏令营,她也要给我准备7套不同的衣服!“不过,我都习惯了,反正和父母都是‘上下级’。上网正好避开和母亲的冲突。”

  “想过怎么和父母改善关系没?”王林摇头。蒙教授自报“家门”:“你不理妈妈,她很焦虑、伤心,我们专程来和你交朋友,你反感不?”王林想了想:“不,也许对我们的关系改善有好处。”

  蒙教授离开时,李女士征求王林意见:“蒙教授专程来,你想不想请教授吃饭?”王林点头:“好,等我换双鞋。”

  ……

  餐桌上,王林举起了酒杯,已经两年未和儿子同桌吃饭的李女士难掩喜悦:“王林,你想妈妈为你做点什么?”王林却冷冷说道:“不需要。”

  蒙教授告诉李女士,改善母子关系需要时间,不能操之过急。他同时提醒说,王林沉溺网络实际上与李女士的情感虐待和“包办一切”的两种极端做法有很大关系。他表示将对王林进行长期辅导。王林能不能戒掉网毒,回到正常生活轨道?本报也将跟踪报道。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