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请给孩子信任与宽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 09:32  华商网-华商报 

  本报昨日报道了西安东大街附近一所小学五年级二班因为近来经常丢东西,班主任老师开家长会欲找出“小偷”的事情。昨日上午,在短短两个小时的热线讨论中,30多位读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读者忧心忡忡地说:“不要让选‘小偷’的闹剧重演。”

  大张旗鼓追查,孩子有勇气站出来吗?

  打进电话的读者中只有25%支持老师的做法。渭南读者马先生说,他支持老师开家长会找“小偷”的做法,通过家长会,老师可以提醒每位家长回去教育一下自己的孩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但更多的读者则持反对意见。王先生的孩子正好也上五年级,他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塑造的阶段,有时孩子出于好奇拿了同学的东西,自己还没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是“偷”,也许他本想玩过之后就悄悄地把拿同学的东西还回去,现在老师大张旗鼓地追查此事,相信“偷”东西的同学已经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这样的压力下,成年人都未必能够坦然面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有勇气站出来吗?

  还有一位先生认为,应该给犯错误的孩子留有充分的改正空间,老师这样的做法是为了维持教学秩序,是工作需要,也想帮助犯错误的孩子净化心灵。但一支钢笔的价值值得让孩子们互相猜疑吗?以前曾发生过老师让全班同学投票选“小偷”的事情,怀疑的眼光像把无形的刀子,可能毁了一个孩子的一生。他忧心忡忡地说,“我们的教育应该多些宽容,不要让选‘小偷’的闹剧再重演了。”

  专家建议,请给孩子信任与宽容

  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高春鸿老师说,作为家长,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如果老师反映孩子有问题,家长先不要责备孩子,并要求老师也不要因此而对孩子有看法。同时,家长要留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没有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帮孩子澄清。

  高春鸿老师认为,老师开家长会追查“小偷”,说明老师的工作是认真的,但做法有些过激。事情的重点不在于非要查出“小偷”是谁,而在于帮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可以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白纸,让学生在上面写“是我做的”或“不是我做的”,只要收回的白纸上有一个同学写了“是我做的”,这就够了,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下来,就是老师讲些故事说明偷东西可能造成的后果,并提醒“偷”东西的同学可以在别人不知道的时候把东西还回去。对犯错误的孩子,老师应该注重引导,而不是查出来后强制改造。

  也有专家建议,老师可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认识,在合适的机会,讲究技巧与个别孩子谈话,并保守与被谈话者之间的“秘密”,保持宽容的态度,给孩子以充分信任和理解,就有可能给予孩子一个轻松的环境,促使孩子认识到人生中的对与错,健康成长———毕竟,人,都会犯错,何况是幼小的孩子。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