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熙东评论”好全凭“底气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16:54  当代家庭教育报 
毕熙东和父亲在一起

  20年前,当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赛场上为中国夺得首枚奥运金牌之后,《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充满激情、催人奋进、脍炙人口的社论——《别了,零》。这篇文章在当年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得言论类一等奖,有关专家对此文的评价是:“全篇仅250字,字句凝炼,富有诗意,蕴藏着高亢的激情,有回顾,有向往,准确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中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进取精神,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这篇社论的作者就是现任中国青年报报刊发展中心主任,《青年体育报》总编辑的毕熙东,当时他步入体育记者的行列还不足4年。

  毕熙东写体育评论的“瘾”还是外国人给勾起来的。当年在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有位官员说:“中国第一次组团参赛成绩已经很不错了,但却没有见到一篇有权威性的体育评论文章。”毕熙东听了以后很不服气,为了写好评论文章他特别留心搜集素材,在各方面不断丰富自己。此后,在1988年的“欧洲杯”足锦赛期间,他写的题为《绿茵博览会》的系列评论文章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是读者喊出了“熙东评论”。然而,“熙东评论”之所以被读者所认可,仅靠“不服气”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靠“底气足”——为人正直、责任感强、文化底蕴丰厚。所有这一切,与他自幼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先天不足”家教补

  毕熙东在进入《中国青年报》之前虽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但严格地说他并非完全是“科班出身”,毕熙东的中学时代正赶上“文革”时期,学业的中断、文化价值观的扭曲……这一切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可以算是一种“先天不足”。幸好,由于自幼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他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不足”也就被抵消了。毕熙东的父亲毕本德是北京建筑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曾经是武汉长江大桥设计组的成员、十三陵水库工地的总指挥;母亲谢珮珊是中国音乐学院的教授。毕熙东小时候是个听话的孩子,父母对他要求也很严格。在他的记忆中,有三件事印象最深:一是每天都要写一篇毛笔字,这样通过临帖可以学习古典文学;二是要背诵《出师表》、《陈情表》等古典文学名作,还要读报纸(遇到生字查字典);三是要学唱京剧、背戏词——每一段戏文都是一篇好文章。在他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他隔着火炉子给父亲倒水,不留神袖子被炉子点燃了,他急忙将火熄灭,可由于处理得不彻底过了一会儿袖子上的火又着起来了。事后父亲说:“通过今天这事我教你两个成语——一是‘惊慌失措’,不过你还不是这样,比较冷静;二是‘死灰复燃’,就是后来那种情况。”父亲就是这样,通过平日的要求,抓住每一件小事,让他打好文字功底、积累文学修养。毕熙东的书包中除课本外,还常常装上一本《古文观止》或《孙子兵法》……他家住在景山西街,小时候他常常陪父亲去北海公园散步。父亲将北海公园内的所有楹联都记录下来并时常讲给他听,他很爱听,受益匪浅。

  1959年新中国“十年大庆”时,毕熙东被选为参加国庆观礼的学生代表,当时父亲正在外地出差,事后他写信向父亲详细地描述了国庆观礼的场面。父亲将他的信给同事们都看了,大家说,这孩子长大以后能当记者。

  文章妙更须人品好

  在如何做人方面,毕熙东更是深受父母的影响。他的父母亲都是1900年前后出生的人,而且都读过“洋学堂”,思想观念既传统又现代。父亲家境很好,他的爷爷是焦作煤矿的创始人。尽管有这样优越的家庭条件,但是父亲没有丝毫“公子哥”的习气,他喜欢读书,不依靠家庭,崇尚自强自立,他的信念是: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毕熙东记得父亲曾问他:“你有多高?”“一米六五。”“记住,如果你的手背一朝下,你就只有一米五五了——矮了一截子!”

  父亲为人正直,对孩子更是这样要求。毕熙东小时候北海公园每到夏季都有消夏电影晚会,尽管那时一张门票仅一角钱,但他却没钱买,就常常爬墙头去看。有一次,他同三哥一起“爬墙头”被管理人员抓住了,回家后父亲既没打也没骂,而是心平气和地说:“你们并没想干坏事,只是方法不好。以后看电影没钱可以向我要。”1962年夏天北京雨水大,北海的水溢出来了,冲了水果摊,致使水果满地漂。孩子们都往家里捡水果,毕熙东也不例外。父亲出来制止,他分辩说:“人家都捡啊。”父亲说:“不管别人怎样,我们不能这样做,快给人家送回去。”严以律己的好习惯是自幼培养起来的,这对于写好文章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

  社会责任感可以“遗传”

  同行们都说毕熙东是体育评论家。他自己认为,现在电视早已普及了,以前那“比分牌式”的评论早就不行了,读者需要看到有深度的报道、有观点的评论。这就要求评论者要跳出“体育圈”学会横向思维,运动场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同社会生活、哲学思想、文化理念联系起来。故此,毕熙东的体育评论文章不是就体育论体育,而是以体育为依托谈天说地,具有丰富的内涵、宏观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这除了深厚的文学底蕴、犀利的笔触、“动真气”的激情之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至关重要的。他的这份社会责任感不仅源于职业道德和自身修养,还与“遗传”有关——深受父母的影响。

  前面已经谈过了,毕熙东的父亲在大事、小事、各方面对子女都是严要求,这本身便体现出了对下一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不仅如此,老人家在自己临终的最后时刻还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那是1991年,毕本德老人病重住在武警总医院。在老人临终前的那段日子,毕熙东正在广州采访世界杯女子足球锦标赛。当他回到北京后,老人已经病故了。悲痛不已的毕熙东问家里人:“爸爸有遗嘱吗?”“有,写好了。”说着,家人从枕头下面拿出了一个本子,醒目的大字标题是:《取消阶级斗争,弘扬民族文化》——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不是自己家的事!“社会责任感”这几个字是对此情此景最为准确的注释。

  这份社会责任感在母亲身上也有着同样的体现。在毕熙东的记忆中,母亲和父亲一样,对自己、对子女处处严格要求,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时时为人师表。他印象最深的是母亲曾经送他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富裕”的人不与别人相争。这里所说的“富裕”有两重意思,一是说经济富裕,不要与人“斗富”;二是说学识、才华“富裕”,不要与人“斗才”。总之,要始终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人生、对待他人——这就是对生活、对社会负责。第二句话是:不给自己留后路。也就是说,要永远激励自己向前闯——这种进取精神更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体现。毕熙东深情地对记者说:“母亲的这两句赠言让我受益终身!” (文/宗大铭)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