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没有谆谆教导重在人格塑造(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 13:54  当代家庭教育报 

  常收听广播的人大多对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人生热线》节目很熟悉,而提到《人生热线》大家自然会想到主持人苏京平。自1993年这一节目开播至今,他已主持了3千多期。他那独特、开阔的视角,敏捷、理性的思维,生动、亲切的语言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节目成为北京台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之一。去年,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听众最喜爱的主持人”大型评选活动中,苏京平荣获“十佳主持人”称号(业内称“百花奖”),加之此前他获得过'98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广播主持作品一等奖(业内称“华表奖”)、'98第四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业内称“金鸡奖”),他成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惟一一名“华表”、“金鸡”、“百花”三奖兼得的主持人。

  在采访苏京平之前记者暗想:这样一位“主持人大腕儿”一定有一段辉煌的成长历程;不知他的父母是如何为他设计了成功之路,对他进行过怎样的教诲……然而,苏京平的述说令记者很“失望”——他的经历与同龄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多了几分“凄凉”;他的父母没有刻意为他设计人生之路,他还有点“违背父命”;父母对他并没有什么“警句”式的谆谆教导,给予他的是靠身教来实现的人格塑造。对于这样的答案记者并没有感到失望,正是这种“平淡”,对大多数人来说更有可借鉴之处。

  从“苏小孩”到“苏行者”

  苏京平生于1950年8月28日,这个生日恰恰与北京台的“828”频道巧合,或许这正是一种缘分。他出生时正赶上“抗美援朝”,父亲忙于支援前线的后勤工作,母亲生下他后不久也投身到工作中去,他孤零零地在医院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床头的名签上写的姓名是“苏小孩”。他出了医院便直接被送到中央团校幼儿园,是那里的第一批孩子,而且是真正的“全托”——星期日也经常“托”在那里。初中毕业时又赶上“文革”开始,1968年他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9年后返城。他于1977年进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在他刚刚踏上新闻工作岗位的时候,一则报道对他触动很深:有人在街头对过往行人进行调查,面对“十年动乱对你来说最大的教训是什么”的提问,相当多的人回答是:“不要轻信宣传!”望着“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牌匾,回想“文革”期间的逆境中父母仍保持着对党、对人民的那份忠诚,他想:如果我们失信于民,还何称“人民广播电台?”万幸,拨乱反正给了我们历史性的机遇,一定要还“宣传”一个清白!他就是在这种刺激下开始了记者生涯。

  苏京平认为,记者首先应该是“行者”。诚如埃德加·斯诺写《西行漫记》那样,在行中能人所不能,在行中为历史打草稿。凭借着对社会生活零距离接触的热情,他一方面坚持骑自行车往来于大街小巷的民众之间捕捉新闻点,另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深入偏远的基层,探寻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他去黄河,奔长江,闯关东,走西口,到西藏,赴新疆……发回了许多生动感人的报道。其中,亦表现出他那“智者”的思想成熟、头脑清醒、判断准确与反应迅速,表达独特。这一切都与从父母身上继承的那份对事业的忠诚分不开。

  家庭教育是不教而教

  苏京平小时候喜欢美术,自愿在课余时间参加美术班的学习,这一爱好一直保持到上中学。可他爸爸、妈妈却希望他喜爱理科,将来上大学最好能报考清华大学或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当教师的妈妈常常说的也是当年最流行的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且还常讲一些自己学生在这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就。但尽管这样,父母并不强迫苏京平“就范”,只要爱学习就好。

  幼年的苏京平倒也“懂事”,为了对爸爸妈妈有个“交代”,便也对理科下工夫。读了《趣味数学》后增强了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成绩开始不错了。他还选读了《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家谈二十一世纪》等书,也很感兴趣。

  苏京平的妈妈张敏生长在革命根据地——平山县,姥爷是当年抗日战争年代平山县党组织的负责人,妈妈15岁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亲苏冰虽然是富家子弟,可他在学生时代便参加学潮、投身革命队伍。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二人是青救会、妇救会的战友,因此走到了一起。这样的成长经历让苏京平的父母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的成长靠社会的“养育”,靠“革命烈火”的锻炼。因此他们认为把孩子放在幼儿园、学校就是“交给了组织”,非常放心,也觉得很自然。这便出现了前面所说的那种“真正全托”的情况。也正是如此,苏京平自幼就很习惯于与小朋友为伴了。在经常一起玩的4个伙伴中,有3个喜欢文学,常背古诗之类的。为了“合群”,苏京平便也开始对文学下工夫。恰巧,勤奋好学的妈妈正在上电大中文课,小京平常随妈妈一起去上课,这又正满足了小京平学文学的需要。对此苏京平的理解是:家庭教育应该是不教而教。尽管少年时期父母并没有过多地为我操心,但他们的愿望、他们对我的“迁就”对于我今天的事业绝对是有意义的。比如说,对选题的设计与发挥,既靠逻辑思维又缺不了形象思维,这就不仅得益于我对美术的爱好,而且间接受益于为“对父母有交代”而在理科方面所下的工夫。

  此外,“文革”的劫难使他亲眼看到了父母的坚强,他对他们更加敬重了,这种鼓励对于他的人格塑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刻骨铭心的两件往事

  在苏京平的记忆中,有两件往事令他刻骨铭心。

  上小学时,他的爸爸妈妈由于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几乎没有时间带他出去玩。那还是在农场时,有一天爸爸对他说:“孩子,走,爸爸带你去养鸡场看鸡去。”说着便将他放在自行车的大梁上,带着他直奔鸡场。在他的印象中,这是惟一的一次爸爸带自己去“玩”,但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很满足了,至今说起来还是津津乐道。

  当他决定与同学们一起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因为是“走资派”而失去了自由。临行前的那天他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妈妈。妈妈含着眼泪说:“孩子,去吧!妈妈的情况你知道,我不能去送你了,别怪我。你一定要把自己照顾好!”临行前在北京火车站,看到同学们与自己的家长、亲人告别,苏京平心里真不是滋味。火车徐徐起动了,此时,他忽然发现妈妈站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柱子后面正默默无语地望着他——不知妈妈是怎样才来到这里的,她是既想送儿子又怕让儿子“受影响”啊!苏京平的心都要碎了,这一幕令他永生难忘。

  当谈到目前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走入的误区时,苏京平说:“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我并不反对这说法,但是应该注意,家庭毕竟不真正是‘课堂’,学习决不是孩子的惟一需要。有些家长教育子女的失败,往往在于感情用事。一定要注意,家长们要真正做到保持非感情用事的感情教育。”记者以为,他这理性化的总结与那“离京前的最后一幕”不无关系。(文/宗大铭)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