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您会爱孩子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 16:22  当代家庭教育报 

  爱子女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理,也是父母的神圣责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基础。父母的爱可以激发孩子的集体主义情感、自尊心和向上的心理情绪,也可以培植和养成孩子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克服缺点的决心。马卡连柯根据他长期的教育实践指出:“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能力,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然而,在对孩子的爱中,常见溺爱与偏爱。溺爱指的是父母对子女失去原则的过分放纵。有一些家长不但送孩子上学,陪着孩子做作业,还代替孩子打扫卫生,代替孩子做家务,甚至代替他们做作业。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也无条件地满足。这些孩子骄横自私,不愿付出,只想索取,缺乏独立性、创造性,个人道德修养差。产生这些问题有社会、学校的原因,但家庭溺爱是最重要的原因。

  偏爱指的是多子女的家庭中,由于种种原因,对其中某一个特别溺爱,在处理他(她)与其他子女的关系上,处处显出特殊性,甚至可以打骂其他兄弟姐妹,呵斥长辈,渐渐养成了挑剔争嘴、蛮不讲理、不能自制的心理和性格特征,使他们对不道德行为产生了“合理感”。

  爱,并不是体现在“棍棒教育”和不讲理和不近人情的苛刻教育模式上。在教育中应做到关心但不溺爱;严格但不苛求;放松但不放任自流;寄予希望但不盲目拔高。没有严格就没有教育,因为严格的目的还是在于爱。严格要求和爱子女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又是对立统一的,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对子女的要求就是要态度明确,是非分明。决不迁就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习惯,不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坚持要他们遵守应该遵守的规则。该表扬的要表扬,该支持的就支持,严格的要求应融在日常的生活中,自然、贴切,使子女易于接受。对于子女已经养成的不良品质习惯,必须采取坚决反对的态度,不让步、不妥协,采用各种方法,帮助他们逐步克服,这也是爱。您会爱孩子吗?我们的确需要反思。

  (作者:北京第九十中学 周玉琴)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