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举解决国人吃饭问题的袁隆平

  工程院院士也可以不喜欢数学

  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认为应该鼓励偏才。

  袁隆平在接受记者夏欣采访时说,高考应该把如何鼓励偏才的问题考虑进去。如果什么都整齐划一地要求,可能会把真正有创造力的学生箍死,埋没一些人才。他举例说自己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有个孩子,外语成绩特别突出,但数学成绩不好,因为数学拖了后腿高考考了三年没有考上,弄得面黄肌瘦,整个人像个小老头。袁隆平对这孩子说:“不要考了,你外语好,正好我这里需要翻译,你来试试看。”没想到这孩子来了以后如鱼得水,干得很出色,外语水平、综合素质越来越高,整天奔波于世界各地,人也胖了,神气了。

  袁隆平认为考试要改革,要突破一些框框,允许一些偏科的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学生平时在学习当中要少考、多学,知识面要宽,学校要特别注重学生自由发展兴趣特长,甚至鼓励“偏才”。循规蹈矩的孩子缺乏创造力,“全才”不见得今后都会发展。过于统一的考试会埋没偏才,将来通过高考改革,有些专业的考试,考两科基础课,两选一门专业课未尝不可。

  他们不需科科全优偏才反离成功更近发现孩子最佳才能区袁隆平上学时也偏科,他在读书的时候特别好动,不是标准的好学生。一直到大学,同学给他写鉴定还要笑他:“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袁隆平读书时的特点是太随意,感兴趣的就读,不感兴趣的就不读。他喜欢外语、地理、化学,最不喜欢的是数学。因为小学在学正负数的时候,他搞不懂为什么负负相乘就得正,就去问老师,老师说,“你记着就是了”;学几何对一个定理有异议,去问,还是一样回答。他因此得出结论,数学不讲道理,于是不再理会,学数学兴趣一直不大,成绩不好。

  袁隆平虽然数学成绩不好,但并不影响他在杂交水稻研究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

  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平先后获得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及英、日、美等国授予的八项国际奖。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有材料表明,重大的科学发现、重大的技术创新,多是由偏才完成的,那些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大多是偏才。不过,人们往往把眼光聚焦在他们辉煌的成就上,却忽略了他们是偏才的一面。事实上正是由于他们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事业,热衷于某种专业,达到了入迷的程度,才会忽略了其他专业,从而无法全面发展,同时也正因为他们专长于某一领域,而且在这一领域才能相当突出,他们才能取得成功。如要全面发展,势必要影响他们有专长的领域,至少要耽误时间。

  他们虽然是偏才,可是他们的贡献却影响了整个世界,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