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卜卫:给予儿童更多表达的机会(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 17:27  动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卜卫

  卜卫简介: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媒介与性别、互联网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今年5月20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团中央“中青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市政协礼堂会议中心共同举办了“儿童参与论坛”。

  论坛上,6个北京儿童介绍了他们参与媒介报道的经验,并对此做出了褒贬不一的评论;一个成人工作组讲述了他们采访西部农村儿童的经历,会场上播放了采访的实况录音,很多人是第一次听到农村儿童讲述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梦想;一个外地打工者的女孩介绍了她在北京求学的经历;40多个10至18岁的儿童,包括打工子弟、聋哑学校的儿童等参加了关于社会参与、学校参与、家庭参与和媒介参与的讨论,就如何改善他们的参与状况发表了他们的意见……

  成人与会者们感到很新鲜,因为从来没有这么多的机会听儿童说话。中国妇女报的记者蔡一平说:“原来我以为儿童不会表达,现在我觉得恰恰相反,是我们不会倾听。我们应该更多地倾听儿童的声音。”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传播处代表查尔斯先生与妻子、孩子一起赶到会场,对儿童参与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我们要向所有的中国儿童,包括农村的儿童,传达我们的声音和愿望:创造美好的未来,意味着要倾听儿童的需要,这种倾听比以前更为重要。”

  举办这样的论坛,正是为了寻找、发现、汇集儿童的声音,为了让成人社会听到儿童的声音。

  沉默的被关怀者

  在大众媒体上,儿童大都是“沉默的被关怀者”,他们几乎没有声音。

  2000年,我对1996年至1999年六家主流大报的286篇“六一报道”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即使是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儿童仍然不是新闻报道的主角,很少有记者去寻找、发现和报道他们声音。大多数新闻报道强调的是儿童工作成绩,即成人如何重视儿童成长,成人为儿童做了什么等。如:我们如何改善了儿童发展状况、我们为儿童建成了多少活动场所或乐园、我们为儿童捐赠了多少本书、有多少儿童受到社会捐赠、有多少失学儿童返回校园、儿童出版社如何为儿童创造精神食粮、百家少儿报刊送报刊下乡等。

  在这类报道中,新闻主体是成人或成人组织机构,他们是事件的发动者和主要参与者,例如:香港知名人士捐建清华大学幼儿园、万豪鞋业公司向山区小学捐赠运动鞋、长岭集团向小学生赠送安全帽、驻济五所高校向儿童捐赠教学用品、警官用生活费给失学儿童买衣服等,儿童的角色仅仅是被教育者、被关注者和被帮助者,他们是被动的且沉默的。

  从新闻报道中,我们无从知道儿童对这些“成绩汇报”的看法。儿童仅仅是被关怀的对象,他们不是与成人对话的主体。大多数“六一”报道强调当日活动的快乐和丰富多彩。很多报道使用了“喜气洋洋”、“兴高采烈”、“欢乐海洋”等词汇来描述节日的快乐。在成人看来,文艺节目是儿童快乐最重要的表达。照片上女童经过化妆的笑脸最能有效的表达这种“快乐”。

  那么,谁是看者?我们经常读到的是领导人对节目很满意的报道,但我们无从知道儿童观众的感觉。有多少儿童能看上节目?他们喜欢这些节目吗?他们真的在看节目时感到快乐吗?他们是否也喜欢表演一些节目?他们有这样的机会吗?几乎没有什么报道能为我们提供这些信息。

  在“六一”报道中,儿童是许多活动的参与者。但这种参与显然是一种被动参与,如贫困生因其家庭贫困和学业刻苦而被资助者同情,于是他们就有了参与的机会:在“六一”期间,贫困家庭和北京郊区县品学兼优的少儿参观北京海洋馆;10名贫困娃登上天安门;42名山里娃到西安过“六一”。一位女孩激动地说,“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到西安过‘六一’。”资助者的道德优越感和被资助者的感激成了新闻最重要的部分。

  当这种寻找“贡献”而不是寻找儿童的声音成为一种思维习惯的时候,我们就会彻底忽略儿童,使儿童在新闻报道中成为一种“装饰品”,而不是具有独立声音的主体。

  挑战传统的“六一”报道模式

  在1996~1999年间,仍然有记者在寻找、发现、传播儿童的声音。虽然数量不多,但形成了对传统的报道模式的挑战。

  《中国妇女报》1997年5月30日发表了报道“让我们痛痛快快玩一天———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的学生谈理想中的‘六一’儿童节”。记者没有陶醉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而是去主动寻找儿童真正的声音。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记者发现,“和朋友一起玩”,“不喜欢和家长玩”,“不要留作业”,“自己决定怎么过节,不要大人干扰”是孩子们在“六一”期间最向往的事情。以往的儿童节孩子先和父母出去玩,再回来写作业或作文,“真是太可怜了”。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即使是在儿童节日里,儿童的时间和活动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搞不清谁在过节”,成年人在儿童节成了主角,泛滥的儿童用品广告、各种展销、各种儿童商品新上市、各家企业在“六一”期间争相打知名度等。“在这个本该属于孩子的节日里,孩子们却不得不做了观众。”

  有些报道虽然没有儿童的声音,但力图从儿童视角来报道“六一”儿童节。如《中国青年报》1999年6月2日发表了报道“孩子的话语权”,针对老师要求孩子在作文中“提高思想性”,提出应该尊重孩子表达自己思想的自由,不要总是用成人的“成熟”的观念去代替孩子的思考,让他们说自己想说和该说的话,把话语权交给他们自己。

  同日的《中国青年报》还发表了现场采录“民主的儿童节”,记述了天津少代会民主选举少先队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主席和副主席的过程。“六一”节当天,150名少先队员代表通过竞选、投票和呈报提案,在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的过程中度过了自己的节日。一位队员代表说:“这是我过得最特别的一个儿童节。现在我才发现我也像大人一样,有举手选举、发表意见的权利”。对他们来说,这比儿童节的游戏更有趣味。

  《人民日报》1997年5月31日的文章《把孩子的节日还给孩子》提到:浙江笑笑幼儿园拒绝排演“六一”节目。这个幼儿园的教师说明,“六一”文艺演出活动中,儿童常常是被动的,因为他们不能参与决定节目制作和选择;排练过程是竞争性的而非快乐的;更重要的是,参加演出是极少部分儿童的特权,而不是每个人的。他们认为,“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孩子们应该是节日真正的主人。

  但是,从总体来看,儿童的声音仍然是微弱的。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