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卜卫:关于我们的事情能不能问问我们的想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 17:36  动动 

  卜卫简介: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媒介与性别、互联网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关于我们的事情能不能问问我们的想法

  5月20日,中国儿童表达中心举办了首届“儿童参与论坛”,总以配角身份出现的孩子们首次被请上主席台。这一天,他们既可以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毫不客气地指出台下大人们的错误,还可以表达哪怕是再幼稚不过的意见和建议。

  孩子们的话语令所有在场的成人朋友出乎意料。他们郑重其事地宣布:“儿童才是儿童问题的专家!”

  北京市和平里九小6年级女孩孙伟思总替大人们感到悲哀。她说,儿童专家、心理学专家和教育专家似乎有永远开不完的会,他们都在十分认真和严肃地讨论儿童的事务,没完没了地告诉儿童会遇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做。可是,“他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喜欢韩国明星,而不爱看‘大风车’吗?”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主任郑新蓉教授深有感触。几天前,她为10岁的女儿聘请了一名英语口语家教。开课当晚,女儿房间里笑声不断。郑教授很得意自己挑选到一位教学方法独特的好老师,同时对“小班教学效果好”的说法更加坚定。然而,女儿只是告诉她,就是因为老师漂亮,所以才爱听老师讲课。“研究了这么多年的儿童教育,直到现在,我才发现自己是个‘门外汉’。”郑教授的女儿曾问:“妈妈,为什么好多学校总是请你去讲儿童教育,而不邀请我?”

  北京市92中学初一学生郭仲批评起大人来毫不留情:“你们总自作主张地拍许多儿童电影,策划许多儿童节目,编写出许多儿童文学作品,还制作出许多儿童网站。可在我们眼中,那是多么地幼稚、过时和虚假。化着浓妆、穿着不相称的礼服或旗袍,然后站在舞台上翘着两手左右摇晃,那是我们吗?那是成人揉捏出的模式图!关于我们的活动,你们能不能问问我们的想法?”她不愿看到今年的“六一”晚会还是那些所谓的童星和艺术团,她想让所有的孩子出谋划策,然后邀请编导一起讨论并作出决定。

  “我们也不要你们假惺惺地征求我们的意见,然后总是毫无道理地尽量否定。”北京建华实验学校女孩苗瀚文向大人们提意见。

  据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卜卫介绍,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明确规定“儿童皆有参与权”,即儿童具有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她认为,虽然儿童正处在发展过程中,但他们仍然是独立个体,拥有对自己感情和事物的意见。儿童在表达自己的需要时最有发言权,他们有一种作出适合自己判断的潜能。如果成年人总是代替儿童作出决定,这种潜能就会逐渐消失,家长埋怨孩子总也长不大的局面其实是大人们自己造成的。

  卜卫介绍说,“儿童参与权”共有8个阶梯,分别是儿童被操纵;儿童作为装饰品参与活动;儿童象征性参与;成人决定,但事先通知儿童;成人提出有关事项,但咨询儿童意见;成人策划,但邀请儿童一起作出决定;儿童策划并自己作出决定,成人不参与;儿童策划,并邀请成人一起讨论作出决定。前4个阶梯儿童处于非参与状态,后4个阶梯儿童则进行实质性的参与,第八阶梯是最佳参与情境。

  然而,现在儿童的参与机会太少了。在社会上,所有有关儿童的事项,成年人很少征求儿童的意见。比如儿童文学评奖、儿童电视节目评奖,从来就没有一个独立的儿童评审团来决定评奖事宜;在学校,重要的学习、娱乐活动主要由校方决定,学生必须服从安排。每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也几乎是成人一手包办的节日;在家庭,关于孩子的升学、课外活动、购买物品、交朋友、娱乐活动等都很少听取孩子的意见。

  儿童参与的理念是“尊重儿童”。卜卫希望成年朋友能够放下架子,“耐心地听听孩子们的建议,大胆地让孩子们去干”,而不要用自己童年的经验代替孩子的想法,用成人的模式桎梏孩子。(李纬娜)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