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成绩中等不是坏事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孩子成绩中等,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无论学校声誉多高,教师水平多好,学生多么聪明多么努力,一个班里总有绝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处于中等水平。

  为孩子成绩中等而焦虑,是近些年才流行起的心态。做家长的可以回想自己小时候,好像没有排名次这回事。一个学生每门功课及格就算是相当不错了,老师家长却普遍需要自己的孩子进入前十名、前五名,甚至第一名。

  就家长来说,这样做也是有充分理由的。整个社会看重文凭学历,而升学竞争说到底也就是名次的竞争。做家长的因此觉得只有督促孩子勤奋求学,力争第一,才能使孩子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做家长的可以先看一下:孩子成绩中等,究竟是勤奋努力的结果,还是不够用功所致?还是学习方法有待改进?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我们只有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进步。在这里,搬用他人的标准是没有意义的。“人家能做到的,你为什么做不到呢?”这样的询问除了让孩子无话可说,让孩子心生反感,很难有别的实际效果。

  其实,大多数成绩中等的孩子都是些好学生,他们勤奋用功,为这“中等”付出了很大努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科目的增多和学习难度的加深,孩子每天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才能把成绩保持在“中等”水平上。做家长的有理由肯定和鼓励他们,却没有必要去责备他们,如果说这些孩子尽了努力还是以“中等”的步伐前行,这说明这样的前行速度对于他们是合适的。家长应理所当然地接受这个现实,在孩子进步时给几分奖励,在孩子后退时给几分安慰与帮助。

  从长远看,孩子成绩中等并不是件糟糕的事情。“中等生”是班级的“大多数”,在这个群体中孩子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焦虑与冲突。他们既不会因为成绩拔尖而遭人嫉妒、在争名次的风口浪尖上有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不必因为学习跟不上而焦灼不安。他们跻身于这个“大多数”的群体而享受着较为纯洁的友情,他们因为“普通”而少受干扰与压力,享有较为宽松的人际环境。在学业上,他们基本上不存在吃不饱和消化不了的问题,学校的课程就是针对他们的情况而设置的,所以从理论上讲,“中等生”是校园中身心发育最充分、满足程度最高的一群人。一般来说,他们开朗随和,乐观健康,喜爱运动,容得了别人比自己好,也能体谅成绩比自己差的同学,对于名次上上下下也怀着较为宽容的心态,不至于太过敏。这为他们成年后适应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中等生”的位置有助于他较为轻松顺利地度过动荡不安的青春期。

  我们对孩子提这样那样的要求,无非是希望他能成长得顺当一些,成年以后能过得幸福一些。而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幸福与学历、职业、地位没有太大的关联,却与情感、智慧、心理素养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孩子成绩中等而性情平和快乐,这是值得欣慰的事情。这样,孩子长大以后也许就会出类拔萃,即使没有大的出息,至少也能照顾好自己和家人,不用做父母的很操心。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