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他从山中来带着泥土香(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 10:01  当代家庭教育报 

  面对黄土久了,黄土以它的垄沟雕刻了你的脸颊;

  背朝苍天久了,苍天以它的弯曲锻变了你的脊梁。

  春风秋雨,你依旧默默。

  夏日冬雪,你依旧默默。

  田间地头,你用那柄祖父遗留下的箍满铁箍的镢头,默默地种下五谷、种下精神、种下不朽的诗歌与油画……

  这首题为《父亲》的诗,曾让许多读者为之动情,为之动容,这是诗人发自心灵深处的感叹,凝聚着他对父辈深深的爱、浓浓的情。这首诗的作者就是现在空军某部任研究室副主任的军旅作家、诗人赵琼他自1986年入伍至现在,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辽宁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新闻及文学作品近千篇(首),被评为2004年度空军新闻宣传先进个人。他的小说集《天亮了,别忘了叫我》获“第五届全国伯乐文学奖”提名奖,著名文学评论家、原《人民文学》副主编崔道怡在为此书作序时称之为“21世纪的《青春之歌》”;他的诗集《有一条河是向东流的》获《诗刊》社2002年度“诗歌艺术文库优秀诗集奖”;诗集《老榆树下》获“第六届全国伯乐文学奖”;另有40余篇散文、诗歌在全国及省市级的各类比赛中获奖。

  赵琼在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上可谓是硕果累累颇有建树。然而他并非出身名门、毕业于名校,正相反,他1966年出生在晋南一个小到在县级的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山村,祖辈世世代代都是山民,父母目不识丁;他就读的那所中学的图书室中仅有三百余册藏书。读者可能会想:这位大山中走出来的放牛娃,他的父母能给他怎样的教育呢?他的成功除了凭着自己勤奋之外,靠的是“天赋”。其实不然,赵琼的先天条件除了其貌不扬、又瘦又小之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的作品中所散发出的泥土芳香与浓厚的韵味,则正是得益于憨厚、纯朴的父母的影响和大山的养育。

  就为让孩子“肚子里有墨水”

  赵琼家乡自然条件非常差,“靠山吃山”的说法在这里显然很勉强,那里的山顽石遍布,草木难生,祖祖辈辈的山民们在这贫瘠的山地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艰难地维系着生命。赵琼刚记事就记得,父亲因腿不利索总是随身带着一柄手杖,但他在劳作上却永不服软。父亲拄着手杖,可以从5里路以外的沟底背上来180斤青草他跪在地上,一个晌午可以割倒一亩地的麦子……这些都令全村人挑大拇指,在童年赵琼的心中烙上了“自强”的印迹。

  尽管家道贫寒生计艰难,可父亲还是在赵琼6岁时便送他去上学。赵琼清楚地记得,父亲说“就是稀罕肚子里有墨水儿的人”。自从赵琼上学以后,家中的日子更加窘迫了。父亲每天收工回来,总忘不了一瘸一拐地在山坡上刨刨挖挖,采一些远志、柴胡之类的中草药背回来,晒干后积攒起来,待多一些了就拄着手杖到60多里路以外的镇上去卖掉。这笔收入父亲从不乱花,那是给赵琼买书本文具的“专项款”——为的就是要让儿子“肚子里有墨水”!赵琼清楚地记得,自己上小学三年级时一个星期天,父亲又要到镇上去卖药材了,把自己也带上了。到了镇上已是中午时分,俩人的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父亲花5角钱给赵琼买了一碗羊肉泡馍(当年他们村一个劳动力一天才挣1角多钱),然后就去药材收购点了。当赵琼美滋滋地吃完那碗香喷喷的美食后,舔着油乎乎的嘴唇去找父亲,却见父亲正蹲在一个水龙头旁边,一口凉水就着一口玉米面窝头——为了孩子“肚子里有墨水”,父亲就是这样含辛茹苦。赵琼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把劲用在学习上。

  “背篓课”重申 知识改变命运

  贫寒的家境让赵琼比同龄的孩子更显得懂事,他不仅在学习方面知道用功,懂得自己应该对得起含辛茹苦的爹妈,而且在生活方面知道节俭。尤其是学习用品,除了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所必需的消耗以外,能省就省,因为他知道那笔“专项款”是怎样积攒起来的。

  赵琼的父亲是个少言寡语的人。在赵琼的记忆中,父亲对他很少有言语间的教育,除了那体现勤劳与自立自强的身教之外,更多的是沉默中蕴含着严厉的教诲。父亲除了鼓励他读书之外,每逢节假日休息时都要让他干些很重的农活儿,从小学到中学都是这样。

  小赵琼很懂事,理解父亲的不容易,甚至有些早熟;但他毕竟是个孩子,也难免有不让家长省心的地方。那是在赵琼上初中一年级时,有一次他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打了一场架,他知道自己惹事了,怕受到学校的责罚,一口气从学校跑回家中,对父亲说:“我不去上学了!”父亲先是一愣,待听明白原委后,便不再言语了。过了一阵子,父亲随手扔给赵琼一只很高很大的背篓,让他同自己一起到沟底去背洋芋。从他家到沟底是十几里的坡路,到了那里以后父子二人开始往背篓里装洋芋。赵琼将自己那只背篓装满后,父亲又毫不客气地给他加上一些。赵琼知道父亲的脾气,不敢有什么异议,背着这一篓与自己那瘦小的身材显然不成比例的洋芋,赵琼颤抖着双腿往回走,走到半坡上他一个趔趄,连人带篓滚下了坡……回到家中父亲问他:“怎么样,是跟我干活儿还是上学?”赵琼知道,什么也不用说了,第二天又背着书包走向学校。他明白,父亲在以这种近乎“狠心”的严厉来激励自己奋进。这堂无言的“背篓课”的主题是:若要改变贫困的命运,必须多读书、读好书!这种激励当年让赵琼更加珍惜学校的生活。现在回想起来,他从内心深处感谢那段生活,感谢父亲以他特有的方式让自己正视生活的负重与坎坷,坚定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执著的进取之心。

  牢记母亲的 “风筝原理”

  赵琼的母亲则另有自己的育儿之道——寓教于乐。赵琼回忆说,母亲不仅善良、勤快,而且还会扎一手好风筝。由于家里太穷,母亲便为儿子自制玩具——用生产队里装“硝酸铵”用过的牛皮纸袋给他扎风筝。开始时,小赵琼一见风便抖开风筝,可怎么也飞不起来。妈妈就给他做示范:逆着风短短地拽直线,一阵小跑,随着手中线的延伸风筝渐渐升高。赵琼记得,自从自己上学后,每逢过年妈妈无论手中的活儿多么忙,都要给自己扎风筝。邻居说:“他都是大娃娃了,你还惯着他玩!”母亲却说:“风筝是逆着风儿飞的,娃娃放风筝也能放出明白理儿来呢!”

  赵琼读高二时,有一天他从学校回家翻过家门前的山坡时猛地看见不久前摔伤了腿的妈妈正背着一捆像小山似的柴草,手脚并用地从沟底向上爬行。他强忍住泪水跑过去接过那捆柴草。回到家中他又一次提出:“我不上学了。”妈妈没理会,问他考得怎么样?为了减轻家中负担而达到退学的目的,他破天荒第一次向家长撒谎,把“第一名”说成“第十名”。妈妈笑着一边拍净他肩头的柴草一边说:“刚开始教你放风筝时我就对你讲过,风筝逆着风才能飞得高,哪能遇到一点波折就不敢向前走呢?”

  时至今日,赵琼戎装在身,耕耘于稿纸的方寸之间,每当想到母亲的风筝,他就会感到有阵阵风儿迎面吹来。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