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登上四姑娘山(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 11:10  《少年科学画报》 
小草
银雪茶
营地
主峰
红景天
阮员

  早就听说,四川省境内有一座四姑娘山,那是个值得去的美丽地方。

  但真正成行却是去年10月份的事了。

  从成都出发,我们乘长途客车前往。经过都江堰,穿过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公路沿着一条叫鱼子溪的河流向上游延伸。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升高,河水愈加澎湃,河的两旁是一条弯曲的峡谷。

  当车辆行进到海拔2700米后不久,我们来到了日隆镇一个叫做长坪村的地方下。这里是我们旅行的第一站,也是进出四姑娘山的大本营。

  四姑娘山属国家级风景区,由横断山脉中四座比邻的山峰组成,当地藏民传说是由四位姑娘所化,故而得名。四位姑娘中以老四最高,海拔6250米;大姐最矮,海拔5355米;老二、老三分别为5454米、5664米。她们并肩耸立,常年头顶白云,肩披冰雪,被称为“蜀山之后”。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海拔5355米的大姑娘峰。

  再往前走,是四姑娘山主峰脚下的一片草坪。草坪叫木骡子。过了木骡子几乎就见不到什么人了。这里,坡度不大,路却难走,有时还要穿过沼泽。为了避开泥泞经常要翻过一个个小山丘。令人振奋的是,越是深入,景色愈加迷人。随着天气和行进角度的变化,峡谷中的雪山、冰川时隐时现,有的身披冰雪在阳光下,有的头顶白云楚楚动人,有的怪石林立面目狰狞。

  这里的植被保持了原始的状态。在密林之中行进给人一种神秘的感受,踩在多年积淀的枯枝腐叶上觉得脚下像是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由于空气潮湿,植物无处不在。裸露的岩石上布满了苔藓:黄的、绿的甚至还有红的。桦木、杉树、杜鹃、连香┅┅数不清的树种神态万千。泥土中、树干上蘑菇、木耳随处可见,就连枯树枝上也悬挂着藻类植物。

  三号营地位于两条山脊之间。不远处有一条山泉可以饮用。由于高度的原因,这里已经没有了树木。就连草也生长得紧贴在地上,一种不知名的矮小带刺的灌木零散地分布在四周。不久,我就出现了高山反应。头猛烈地痛、呼吸短促,每行动一下就累得要命,就连系一下鞋带也要喘上好一阵子。夜间,由于这里空气的含氧量不及平原的二分之一,躺下后总觉得呼吸不畅,久久不能入睡。风吹得帐篷阵阵作响,雨夹杂着雪粒下个不停。在高山反应带来的不适中,我捱过了漫长的一夜。天亮后,我们开始向浓雾弥漫的大姑娘山顶峰进发。

  上升到海拔4900米左右的时候,我们到达了通向垭口的陡坡。在此高度上,一般的草木已见不到了,但形形色色的高寒植物却奇迹般地生长着。有银雪茶、红景天和我叫不出名的神态各异的苔藓和宿根植物。在坚硬的石缝中、在微薄的土层上,冒着高原的寒风,她们挺起那纤细的身躯向蓝天绽放着生命的花朵。

  四姑娘山是近代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所形成的构造型山峰。从脚下岩石性质来看,原生岩层应属于湖相沉积水平节理的沙砾岩。在大约一千万年以前这里应该是一片沼泽。在地壳两大板块的挤压下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从北到南形成了地貌上少有的横断山脉。剧烈的地质作用使得地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水平节理的岩石竖了起来变成了垂直节理,这使得本来就易风化的沙砾岩变得更加脆弱。剥蚀下的碎片在岩石下不断堆积,形成了山顶壁立千仞、山腰乱石堆砌的山体特征。我们就在这乱石中艰难地向上攀登。

  上升到5250米左右的时候,天下起雪来,温度急剧下降,呼出的热气在眉毛上结成了白霜。我们闷头往上爬着,谁也不再说话,终于一口气登上了顶峰。

  站在山顶上,一片朦胧,除了眼前的一小块地方什么也看不见。没有雪山,没有云海,更没有一览众山小的壮景,有的只是风雪声和自己的呼吸声。脚下的这块土地是我从未攀登过的高度,在这个高度上我体验到了生命的含义。

  下山的路很顺。走下山顶雪就停了,越往下天气越好。回头望去,山顶仍笼罩在黑色的浓云之中。后来我们才得知,原来山下的镇子上一直是艳阳高照。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