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作家出版社张胜友、金波新浪聊天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 18:43  新浪少儿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张胜友(左)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右)

  金波:我觉得作家出版社要义不容辞担负起给孩子们提供读物的重任。这几年我知道作家出版社出了很多好书,出的质量很高,出一本是一本,的确在全国很有影响。

  说到儿歌,我倒觉得,当然我们出这一本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支持,我们想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作为这本书的主编,我也有一个想法,比如说我们每年从大量的期刊上发表的一些最优秀的儿歌,我们可以隔一两年,因为现在的年度选很多,但是儿歌的年度评选没有,儿童文学的童话年度选,包括作文的年度选都出过,但是儿歌的年度选我的印象当中是没有的。

  张胜友:我插一句,我们从现在开始来做儿歌的年度选这个工作,请金波先生担负起这个责任来,我们作家出版社负责把它出好,而且中国作家协会也会非常重视这个工作,我刚才说了这个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为孩子们出好书是功德无量。比如说这本《中国当代最佳儿歌选》,我们的党组书记知道要出这本书,他亲自为这本书写序,这就代表了我们作家协会的态度。

  金波:我觉得这个书出版,领导给提了词,写了序,可以看出领导对这个的重视,我们借这个东风把儿歌轰轰烈烈地搞起来。这本书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全国有这么多儿童文学作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从事儿歌创作的,这次可以说是一个集中的展示。

  因为网友们刚才提的问题,他们老是回味以前经典的老儿歌,这点我也受到一些启发,我们编一本相对来说比较丰富的传统童谣的作品,这一类的作品有些是相当健康的。刚才我说了创作儿歌必须得借鉴传统的童谣,我们不妨编一本,从几千年来流传的童谣当中,我们精选一两百首,这都是大量流传在人们的口头上了,这样的书出版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的文化生活,同时也给有志于创作儿歌的作家们一个借鉴的机会,有这么一本东西出来之后,他可以看一看,从格式上、结构上、方法上都可以借鉴。

  过去我们老说童谣要有童谣味,童谣味是什么呢?它包含的很丰富,有内容的、有技巧的,以后作家出版社要出一个系列的话,年度选,包括传统童谣的收集工作,甚至是童谣的发展历史,可以请专家来做,我们把这个工作做成系列,我们是在给儿歌的创作做建设,我们出版社应该说是责无旁贷,是做了贡献的。

  网友:我专门给自己的宝宝买了一本儿歌集,有小兔子乖乖和月亮婆婆,很多,但是好多都没有名字,这个金波先生能不能说一下?

  金波:这个问题我也经常遇到,没有名字,不知道作家是谁。有一本把名字去掉了,以后出现的若干本都没有名字,甚至把我的儿歌放在传统的儿歌里面了。这种现象很普遍的存在,对这些问题真是有点无奈。我真是希望负责版权这方面的同志能够关注到这种现象,为儿歌作家的权益尽我们一份职责。

  刚才这位网友提的是一种,还有一种是什么情况呢?在我们编儿歌的时候是张冠李戴了,本来这个歌是某某的,但是我们不知道,以讹传讹,最后变成了另外的作家了,作家买到这个书才知道被侵权了,所以现在这位网友提出这个问题,他作为一个家长给孩子们买了。有大量不是儿歌作家圈里的人,他可能对作者的问题不关心,所以这个侵权的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在儿歌创作当中是普遍存在的。我觉得这位网友提这个问题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这次编《中国当代最佳儿歌选》,我们一开始就比较注意这个问题,一定跟作家核实,甚至包括他的地址、他的简介,这一次为什么我们在这本书里面特别做了一下对儿歌作家的简介,当然现在还有一些缺漏没有收集到。为什么要把这个附上,一个是对作家的尊重,一个是对这些作品的核实,我们对他的作品的真实性也通过对他的简介把这个问题突出出来了。这个问题网友提的很好,我们今后要注意这个问题。

  网友:这次的“我为孩子写儿歌”活动,我也投稿了,没有被选中,我很关心金波主编的评选标准是什么呢?希望谈谈儿童文学作家要怎么样来努力?

  金波:这次来稿有两千多份,有的作者还来稿不止一次。我们选的标准当然还是这样的一个标准,首先在内容上是比较健康的,优秀的精神食粮,因为我们现在的背景大家都知道,灰色童谣非常的流行的情况之下,我们要编的是一本绿色的童谣。

  确实在这个内容健康的前提之下,我们要突出儿歌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本儿歌的确是要借助于它的语言、节奏以及形式的创新来推广到儿童当中去,让他们念一两遍就能够记得住,然后就能够流传开来。

  来稿有两千多份,这次这本书里面只能收集200多首,是十分之一的样子,当然会有一部分作家的稿件没有入选。我想不要紧,只要是关心孩子、喜欢儿歌创作的,在不断地习作当中,在写作和实践当中,我相信会写出好作品来的。《中国当代最佳儿歌选》刚才我们也谈到,我们今后要出年度选,所以每一位作者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这一次没有入选,我相信我们以后继续地创作,我们继续地出版,一定能够展示更多的作者们的作品。

  主持人:在去年年底,北京市组织了新童谣的一个创作和出版的活动,也出版了《新童谣》这本书,应该说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想问一下金波先生,您编的这本儿歌选和《新童谣》,它们有些什么不同的特点?

  金波:北京市《新童谣》的工作,我也参与了一部分,我觉得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它的不同,或者说不同的侧重。

  一个是对象,征集的对象。这次我们《中国当代最佳儿歌选》,有一个副标题就是中国作家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所以我们的征集对象主要的是作家,或者是业余的作者,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这一方面的,有的甚至是很有名的作家。《新童谣》也向作家们征集了,但是主要是对小学生,从这本书可以看出来,小学生的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觉得也很有必要,因为让孩子们自己写自己的生活,熟悉儿歌的形式,实际上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对他们是一个锻炼,在自我教育上也是一个锻炼,所以向儿童征集的东西比较多。我们这次主要是向作家,我们中国的儿歌作家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我们有责任向这个群体征集,他们一直默默无闻地在为孩子们写作,这一次我就想向作家们征集,集中展示我们儿童文学作家当中的,尤其是儿歌作家们的业绩。

  再一个是我们在一开始策划这个工作的时候,采取的方式不太一样,比如这次我们跟新浪合作,这就说明我们的传媒的手段要丰富得多,我们一直和作家们互动,书出版之后,我们还要给大家营造一个互动的平台。儿歌出来之后,我们要用互动的形式来推广儿歌,让小读者来推选出最喜爱的作品和最喜欢的作家。这样我觉得促进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因为一开始就是互动。所以书出来以后还是互动,这样就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还有一个,我觉得刚才胜友同志和我也谈到这个问题,我们比较明确是书出版之后,还有一系列的活动,我觉得对于我们儿歌本身,如果说有后续的活动,这本书是一个文学基础,文学基础打的坚实一些,下面作曲、舞蹈、游戏就给他们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他们就可以有更多的用武之地施展才华。我们从整个书的策划来讲,没有出书之前,我们就把这些问题尽可能想的周全一些,尤其是和新浪网合作这一点,我觉得作家出版社的确是动了脑筋的,有他们自己的一些新想法。

  网友:现在能够让孩子和家长记忆深刻的儿歌太少了,觉得有很多都很勉强。

  主持人:实际上这也就涉及到一个,现在从上到下,已经开始有这样的一种氛围,或者说有这样的一种环境,大家伙来重视儿歌的创作和传唱,会不会容易走到另外的极端上,把这个事情庸俗化,金波老师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怎么样来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呢?

  金波:这位网友提这个问题提的很深刻,这也是我最近一段时间考虑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号召大家都来写儿歌,可能儿歌就像这位网友说的会不会形式主义了,这些问题。我觉得问题在哪儿呢?就是说一个作家们要确实了解孩子们的审美趣味,不仅要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实际,特别是审美趣味,刚才网友说在孩子们中流传的儿歌少,的确有这样的现象。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创作、出版的东西,真正经得住时间考验毕竟是少数。就拿传统的童谣,刚才有网友提出来那是流传了几百年以后,像我这个年纪,我小时候都背过,现在我还记得住,从比例来讲是少的。

  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作家,有志于从事儿歌创作的人,的确是应该能够像刚才这位网友提出来的问题,我们不要把儿歌搞的庸俗化,把儿歌当成一种教育孩子们的一种工具,直白、说教、训诫,把这些东西给孩子,你硬塞给孩子,他也不会记得住的,并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所以这位网友提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值得每一位儿歌作家们去深思,并且应用到创作实践中,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提高我们儿歌的质量。

  网友:我想到一件事情,儿童6岁到12岁,这个年龄段,是有一点叛逆心理的,可能他们比较喜欢打破常规,所以是否能做一些让他们可以释放心理压力的这样的童谣或者是儿歌呢?

  金波:这一类的童谣,比如说6岁到12岁,这个年龄段其实也不完全一样,仔细的分一下的话,6岁的孩子,7岁的孩子,也就是刚才我说的低年级的孩子,可能他在选择的余地上不是那么大,一般来说家长给他什么,他一般都能够接受。那么越大,尤其是到了高年级,就是像这位网友说的可能有一些逆反的心理,更希望不是常规的作品。

  我倒是觉得儿歌这种形式可以容纳多种多样的内容的作品,我同意这位网友提到的一个问题,比如说儿歌当中,特别幽默的就比较少。像过去传统童谣当中,有一些颠倒歌,这种形式,孩子读完了以后非常感兴趣,把事情都颠倒着说,我觉得这个就会给孩子们提供一种从反面带给他的认识。

  还有比如说讽刺儿歌,也少。就拿我们这次征集来说,像幽默的、讽刺的,我倒觉得可能这样一部分作品会比较适合于孩子。因为孩子的审美趣味比较多种多样的。我们在儿歌的创作上千万不要走入一种模式化、公式化、概念化的死胡同里去。应该是不仅仅内容上要更丰富,形式上也要创新,就是刚才我说的幽默的、讽刺的,这些体裁的都应该有作家来写。

  主持人:时间已经快到了,非常感谢两位专家今天对整个的儿歌创作和儿歌的出版发表了很好的建议,也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很多的网友现在还在不断地在提一些问题,我想利用最后这点时间,请两位专家回答最后的问题。

  网友:逛书店的时候,儿童类的图书还是很多的,但是对于学生家长来说,选择起来就太难了,所以想请两位专家能不能给一些指导,如何来选择给儿童阅读的图书?

  张胜友:这个很难说指导,现在一方面儿童图书很多,第二方面非常优秀的儿童图书不是很多,家长当然希望能够选择到非常优秀的儿童图书,我们作为出版社,作为出版的媒体,作为中国作家协会,可以做一些这方面的引导工作。关键还是要多推出非常优秀的儿童文学图书。

  我想说一下,中国的5千年传统文化,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这个本来是好事,希望孩子成长、成材,特别是我们国家又搞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更会宝贝自己的小宝宝,希望他健康成长、成材,所以我们现在的玩具开发商很厉害,开发了大量的适合小孩子的那种智力开发的玩具,种类很多。刚才大家也提出了批评,说我们优秀的儿歌、优秀的童话、优秀的儿童图书出得不够,所以我们要全力以赴,请儿童文学作家,请出版社组织各种活动,让全社会关注这个工作,来共同做很多的引导工作。

  金波:说到这个我有一些建议,从全社会来讲,特别提倡亲子共读,的确现在的书太多了,一到书店琳琅满目,不知道哪本书好,挑花了眼。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家长也应该读一些儿童作品,熟悉儿童文学作品创作的规律。他阅读一些,他就有可能,有了自己一个标准,他在选择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判断孩子几岁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并了解到当前儿童文学创作的大趋势是什么。我建议家长都能够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不仅仅是熟悉儿童文学,也直接用作品的营养来教育你们的孩子。

  另外,我们每年还有一些推荐的书目,比如说在一些报纸上,有一些评论的文章,今年我印象中,前几天大概是哪个部门推荐了一百种儿童读物,多少可以参考一下。所以我想如果家长自己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又参考一下评论界推荐的书目,这两者结合起来,我觉得可能在选择上就会有一定的准确性了,不至于到了书店就挑花了眼。

  张胜友:我还想借这个机会,借这个平台,对儿童文学作家提一个期望,当我们的文学作家拿起笔给孩子们写儿歌、写童话、写童谣,包括写儿童文学作品、散文、诗歌的时候,能够做到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更快乐、更开心、更阳光。

  主持人:一个小时的聊天时间很快就到了,还是感谢两位专家的光临,也感谢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