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们为为无差别教育叫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0日 09:27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据6月6日《中国妇女报》报道,江苏省徐州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积极推进“无差别教育”,努力实现区域内学校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和教育质量的“四个无差别”,让城乡的每个孩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通过实施“无差别教育”,缩小了城乡、区域和校际间的差距,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观,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大为提高。

  读了这则新闻,联系一些地方的现实,笔者不禁要为这“无差别教育”拍手叫好。

  “无差别教育”的实质就是公平教育。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我国教育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差距、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差距是有目共睹的。有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最高、最低省区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别相差5倍、7倍、9倍以上,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差距最大竟达17倍。2001年,全国小学生辍学率为0.27%,其中4个西部省区辍学率在1%以上。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用在城市的占77%,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投资。

  推行“无差别教育”,实现公平教育,首先就要改变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城乡教育的差距集中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重点学校享受着较大比例的教育投入,这些学校大都集中在城里,其投入往往是一般学校的若干倍,这对一般学校尤其是很多农村学校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而且,从重点学校受益的,大多是一些有权势的或者说有门路的家庭,普通人家的子女如果要得到优质教育,就要拿出比正常学费高得多的费用,负担非常重。现在有种说法:教育改变命运,其实在很多普通家庭中,特别是农民家庭中,却常出现“因教致贫”现象。可以说,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成了制约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根源,甚至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一。所以,我们应该通过“无差别教育”去化解这些矛盾。

  实行“无差别教育”,也是义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核心是加强基础教育。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我国的教育经费在GDP中所占比例至今未能达到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4%),而其中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例却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有关人士指出,与高等教育比起来,基础教育具有更强的公共性,在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应该首先确保基础教育,而不是集中财力建设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学府”。

  推行“无差别教育”,政府是关键。日前,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让农村成为教育投资的主要受益者,这将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是个利好消息。其次,推行“无差别教育”,政府应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构建对贫困学生的社会支持体系,对农民工子弟入学难的问题要从制度上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其三,要通过国家的特别资助、政策性鼓励的教师流动、薄弱学校的升级、撤并等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再有,要尽早刹住中小学收取“择校费”与“卖考分”的歪风,取消各项非常态招生。

  希望“无差别教育”能早日在更多的地方推行,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子女都有学上,确保每一个残疾儿童都能享受免费教育,确保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享受到与城镇孩子同等的就学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