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血肉磨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10:06  《为中华民族而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主力一路由北平、天津沿平汉铁路南下,另一路登陆上海,溯长江而上。日军采取南北夹击的战术,企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8月13日深夜,战幕在上海拉开,史称“八一三”淞沪会战。

  中日双方都把精锐之师源源不断地投入到淞沪战场,世界各国也把目光凝聚到上海,视为两个民族意志力量的大决战。

  刹那间,淞沪被战火覆盖。天空,地面,海上,双方展开了海陆空立体厮杀。

  8月14日,日本木更津航空队15架战机奉命轰炸上海驻军,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升空迎敌,击落敌机13架,取得首战大捷。这一日,后来被确定为中国空军节。

  与此同时,京(南京)淞(上海)警备司令长官张治中亲率第五军主力进攻上海日军据点,进逼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日本陆军部派松井石根担任上海派遣军司令,指挥第三、第十一师团共两万余人在吴淞、浏河紧急登陆。

  送行时,陆军大臣松山元大将问:“两个师团的兵力是否够用?”

  松井拍着胸脯说:“足够了!”

  但是,中国军队的抵抗超出他的预料。战至9月5日,登陆上岸的两个师团伤亡大半。松井不得不觍(tiǎn)着脸,向陆军部求援。他在报告中列举了4条要求增兵的理由:

  一、 敌人的抵抗实在顽强,无论是炮击还是被包围,绝不投降。

  二、一线当面之敌兵力约为19万,二线待命出击的敌军约27万至28万。

  三、中国居民对于日军有同仇敌忾之心,积极参战或从事谍报、侦察、后勤、救护。

  四、由于军舰运送部队不及时,前线作战部队不能得到后方及时接济。

  陆军部决定增派第九、第十三、第一○一师团4万余人参战,同时抽调10个大队集结待命。参谋总长载仁亲王拿着方案去向天皇请示。

  “增加3个师团是否可以占领上海。”天皇不无担心。

  载仁亲王作出保证:“不仅可以占领上海,还可以占领南京。”

  得到近6万援兵后,松井发动全线总攻,并把总攻的突破口锁定在罗店。

  罗店,是宝山县的一个商镇,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占据此地,向南,可以直通刘行、大场,威胁张华浜、蕴藻浜;向西,可以抄击嘉定、安亭,占领宁沪铁路,截断中国军队的退路。

  8月27日,日军第三师团向罗店方向行动。

  张治中敏锐地察觉到来自罗店的威胁,立即报告蒋介石:“罗店得失,关系到我军侧背安全,必须先敌占领。”他命令第十一师、第九十八师立即赶赴罗店。

  第十一师师长彭善,素以骁勇见称,人称“拼命三郎”。他亲率两个团,赶到罗店,发现日军一个联队已占领该镇,正在埋锅做饭。

  “冲!兄弟们,跟我冲!”趁敌立足未稳,彭善指挥部队杀进镇内,消灭日军四百余人,剩下的三百余名鬼子慌忙退出罗店。

  彭善行伍出身,战斗经验丰富,料到鬼子不会罢休,恶战还在后头,于是组织部队抢筑工事。几天后,“之”字形的战壕、交通壕密如蛛网,布满罗店这个弹丸之地。

  28日,第十八军六十七师奉命增援罗店,守军增加到3个师。蒋介石重新调整指挥关系,将张治中所部划归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陈诚指挥。陈诚召开作战会议,命令第十一师、第九十八师负责防守罗店至嘉定一线,第六十七师负责防守罗店至浏河一线。

  29日中午,日军第十一师团从嘉定方向投入战斗,与第十一师激战8小时,伤亡过半,溃退下去。这时,彭善产生错觉,认为日军伤亡惨重,没有力量当晚再发动进攻,考虑到第十一师急需休整,于是只留一个营监视日军,其余部队撤回。谁知松井采取的是“示弱惑敌”的战术,在间隔一个小时之后,集结更大的兵力发起反扑,一举占领罗店。

  第二天早晨,蒋介石接到报告,大怒,声色俱厉地对第十八军军长罗卓英说:“你如果不在中午前夺回罗店,军法从事!”

  罗店镇方圆只有3平方公里,镇外均为小河、池塘,通往镇内的道路十分狭窄,3个师的兵力无法展开。罗卓英命令3个师分三个方向进攻,每师每次投放兵力为两个营,实行不间断的轮番进攻,不让鬼子有喘息的机会。

  这一战术果然见效。在中国军队的锐利攻势下,日军两个联队被消灭。正当中国军队打扫战场之时,日军炮兵对镇内进行炮火覆盖,上万发炮弹在官兵中爆炸,官兵伤亡大半。日军趁机发动反击,又将中国军队赶出罗店。

  眼看中午将近,罗卓英心急如焚,打电话给彭善:“你的指挥位置应该在镇内,不是在镇外。限你3小时内拿下罗店,否则,自我了断!”

  彭善来到一一○旅,通报情况。他对旅长蔡炳炎说:“自杀也是死,战死也是死。看来,你我兄弟都要光荣在这个鬼地方了。你就带着兄弟出击吧,有什么需要交待的,告诉我,如果你回不来,我负责你家里的一切。”

  忠厚老实的蔡炳炎明白了他的意思,大声说:“国家,国家,国亡了,家也就完了,还提那些小事干嘛?我今天豁出去了!”

  蔡炳炎亲率两个营,迎着炮火冲上去。经过两小时恶战,终于占领罗店。日军故伎重施,令步兵后退,炮兵轰击。一一○旅先头部队官兵大部牺牲,蔡炳炎成为继黄梅兴之后,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捐躯的第二位将军。

  罗店又一次被反扑的日军占领。

  激烈的战场像绞肉机,成千成千地吞噬着士兵的生命。为了填补前线的缺口,双方都源源不断地增兵。

  松井令日军第三批增援部队从川沙口登陆后,迅速向罗店推进。

  陈诚令第十四师增援罗店。

  第十四师从师长到士兵均为湖南人,作风顽强,战术灵活。师长霍揆章建议,派一部迂回敌后,形成夹击之势。陈诚采纳了他的意见,令第十四师选择新的方向,进行迂回和突破。在日军注意力被第十四师吸引的时候,第十一师、第九十六师同时发起反击,第三次占领罗店。

  傍晚前后,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日军天谷支队发起更大规模的反击,夺取阵地。

  到这时为止,中日双方各阵亡九千余人,罗店已被炮火夷平,断井颓垣上散落着阵亡士兵的肢体,镇外河塘被鲜血染红,漂浮大批尸体。时逢盛夏,天气炎热,尸体因来不及掩埋而腐烂。血腥、尸臭随风飘散,令人窒息。

  陈诚、罗卓英、张治中商量,觉得部队战斗和非战斗减员严重,提出后撤5公里,休整再战。

  蒋介石复电:“罗店至关重要,必须限期占领,不成功便成仁!”

  陈诚等人不敢再提撤退两字,集结所有幸存的兵力顽强反击。激战两天,没有重大进展。

  9月4日,求胜心切的蒋介石拿出“绝招”。他给所有参战部队的主帅撂下一句话:“今天如果夺不回罗店,师以上军官统统就地处决!”

  由于先期参战的3个师筋疲力尽,难以形成强大的突击力,陈诚把主攻的任务交给了第十四师。

  第十四师参谋长郭汝瑰找到师长:“这是我的遗书。我马上带两个团上阵,如果拿不下罗店,我就不回来了,请你将遗书交给我的家人!”

  两个团数千人发起集团冲锋。通过开阔地时遭到猛烈炮火的拦截,倒下一大片,有个团长问:“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郭汝瑰说:“前面就是地狱也要闯!”

  在迫近罗店时,第八十三团只剩下12个人。

  官兵们犹豫地望着满身血污的郭汝瑰。

  “不就是一个死吗?兄弟们,咱们要给父老乡亲争气,死也要脸面朝前。”郭汝瑰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

  不避弹雨,不计伤亡,不顾生死,第十四师两个团硬是用血肉之躯撞碎了罗店的防线,攻入镇内。

  战斗胜利后,霍揆章望着所剩无几的战士,露出苦涩的笑容:“仗打胜了,可我成了光杆司令。”

  罗店之战,双方易手十余次,伤亡人数均在两万以上。

  淞沪会战从8月持续到11月上旬。它以铁的事实宣告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是狂人的梦呓,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视死如归、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日军惊恐地把罗店称为“血肉磨坊”,大批西方记者云集前线,报道残酷的战况,评价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惨烈和不可思议的战斗,它的精神意义远远大于军事意义。

  鉴于始终不能攻克罗店,实行合围,日军统帅部于11月上旬下令由第六、第十八、第一一四师团和第九旅团共13万人组成第十军,第三次增援上海。11月5日,这批部队在上海以南金山卫登陆后,向嘉兴、吴江、昆山、太仓方向实行纵深斜插,企图实行更大范围的包围。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僵持于淞沪不利于持久抗战,蒋介石下令全线总撤退,上海沦陷。

  撤离上海之前,中国军队在散发的《告上海同胞书》中写道:

  亲爱的上海同胞们,我军因为战略上的关系,暂时从上海附近向后撤退,我们一方面用全力巩固第二阵地,必定在最短期内积极进攻,来收复我们的淞沪。我军的这一次撤退,是战略上有计划的撤退,绝不是战争的失败,而且真正的抗日战争,实际上从这时候方才开始……

  我们离开了上海,但我军在嘉定、南翔的阵地上,仍然望得见上海,我们殉国将士的灵魂,也仍寄托在上海,我们热烈抗战全国一致的一颗心,也始终离不开上海的同胞,我们和各位同胞的精神,相互永远地联系着,我们结成一条心,合成一个力:抗战到底!

  蔡炳炎 出生年月不详,牺牲于1937年“八一三”战场。安徽合肥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1925年参加广东革命政权讨伐陈炯明的东征。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他率部抗敌于罗店一线,在前线组织突袭时,不幸中弹,英勇殉国。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认其为陆军中将。解放后,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