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剥夺农村孩子的咖啡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 10:00  人民网 

  11月9日新华社报道了河北威县农村学生辍学严重的严峻现实。报道中说,该县每年初一入学学生保持在1万多人,在初三中考时,参加考试的只剩下4000来人,三年里流失6000多名学生。有一所中学三年总辍学率竟然高达近90%!而更令人沉重的是,威县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典型,它不过是记者随意调查的一个县,也许比它的辍学情况更严重,更触目惊心的县还有很多。

  报道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新“读书无用论”开始弥漫乡村。但笔者注意到,新“读书无用论”之所以大行其道并非用“农民素质低”、“家长眼光浅”这些理由所能解释得通。农民素质再低,家长眼光再浅,也都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越是身在底层的老百姓越讲究实际,如果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通过读书能够坐在城里“和你一起喝咖啡”,那他们付出再多,吃苦再多也都会尽力让自己的孩子拥有这个梦想与机会。但现在的现实却是大批家长“主动”让孩子放弃了这个梦想,扼杀了这个机会,这是为什么?

  这就不能不提教育的“成本”和公平。报道中提到,一位被采访的家长告诉记者:“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下工作”。这句话可谓点到了新“读书无用论”的根子上!农民收入水平本来就低,孩子的教育“成本”对他们而言已是不堪重负。在这个前提下,农村的学生们遭受着太多教育不公平。从教育资源的配置来说,农村学生无论在硬件还是在软件上和城里学生根本没法儿比,在“起跑线”上先输了一圈儿;从录取分数来说,越是大城市反而分数越低,换言之,“起跑线”已经提前了一圈儿的城里学生,又在终点处比农村孩子提前了一圈儿!里里外外的“好事”全占上了。抛开这些现实不谈,我们假设有一对农村夫妇铁了心要培养孩子出来“喝咖啡”,他们的孩子也争气,战胜了上述种种人为设置的门槛儿,终于上大学了,但仍有两道门槛需要面对:一是这个好不容易冲杀出来的孩子究竟还有多大力气“杀”进那些所谓的“名校”?而另一道门槛则与此相关联,“杀”不进名校,就业怎么办?那些“泥腿子”家长会给孩子“安排”个什么角色?

  至此,我们终于理顺了新“读书无用论”的出台过程:先是经济上的不堪重负,再有就是前途和希望的极度渺小,而后者才是最有“杀伤力”的。正是算清了这笔账,才会有新“读书无用论”的出台,才会有大片空着的课桌出现,才会出现种种社会问题,更要命的是,这会让他们付出长久的痛苦的代价。从小处说,这淹灭了一个孩子的人生梦想;从大处说,这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创造力。

  笔者以为,既然新“读书无用论”的根子我们能够找到,那接下来就需要对症下药予以解决。只是,这个“药方”不是一地、一个部门所能做出的,它需要从总体上制订一整套有针对性的方针政策,完善相关法律。笔者将希望寄托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上。封建时期那些居于底层的人尚能够梦想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难道在新世纪的今天,那些农村孩子倒为能够在城里“和你一起喝咖啡”而忍受同样的痛苦与压抑?这当然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是对我们国家利益的直接侵害。

  给农村孩子一个到城里“和你一起喝咖啡”的梦想和机会吧。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