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书评:“称心如意秤”的魔力来自孩子内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16:04  《称心如意秤》 

  

  陈 莉

  阅读《称心如意秤》总让我想起《宝葫芦的秘密》,而后者与我们隔着近70年的光阴。

  很多年前,那个叫王葆的男孩和他的宝葫芦吸引了无数孩子,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渴望拥有这样一件宝物,拥有能够解决一切难题的强大力量。只是,在这种幻想中多了难以摆脱却又时常需要克服的惰性与欲望。正如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天上掉馅饼”的俗语,之所以能够流传久远、妇孺皆知也是拜“人心”、人性弱点之所赐。但是,借幻想之力“成就”现实中难以实现之事,何尝不是孩子游戏般的快乐呢。每个孩子都会长大,每个成人都曾经是孩子。朱迪斯·维尔斯特说“我们终生都通过放弃成长着”,放弃的可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也可能是撞了南墙才回头的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等等。成长难免要经历走迷宫似的迂回与化蛹为蝶的疼痛。

  对于曲小洋拥有的那只称心如意秤,不仅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与兴奋,成人世界的对错似乎也要依凭它来进行判断。《称心如意秤》并不拘囿于单纯的孩童世界,它多侧面地展现了成人世界的纷繁芜杂与无奈。如果说,宝葫芦变出熏鱼、葱油饼、盆花、自行车等等五花八门的物品像是魔术师的戏法,那么能够测出“话的分量”的称心如意秤则显得更加玄妙一些。如今,会三两门外语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想真正“听懂”并且准确判断一个人的话儿也许并不简单,正可谓“谁让人的语言那么丰富多彩,说出的话又那么稀奇古怪、真假难辨、轻重难分呢”。要不怎么,曲小洋表姐的爱情、曲小洋老爸的晋升、方老板的生意、明星的前程、警察的办案等等,都要依凭这只小小的不起眼的秤来做评判呢。然而,人世间有些东西又是很难据此进行计量的,否则生活也失却了它特有的趣味与意义。尽管徐楠知道了称心如意秤测出的结果,但她明白只能用自己的心去做选择;曲晓莹测出了父母对她的爱是一样的分量,同时,她也学会了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随着事态的扩展,故事的主角和读者都发现称心如意秤并不一定总是“称心如意”,它还可能带来一连串的问题与隐患。“在你称量了某个人的某句话之后,你会不由自主地想知道更多的人说的更多的话究竟多轻多重”,人们好像沉溺在了一处充满诱惑的泥潭。而那些经过测量的事情因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而变得确定无疑,又因为这种确定无疑人们失去了想象、期待与憧憬的乐趣。面对这只神奇的秤,曲小洋欣喜过、得意过、也担忧过,最后竟然有些疲累到绝望。他醒悟到,称心如意秤并不一定能称量所有人说的所有的话,即便能够称量也未必能够帮助人们解决一切的问题。就像那场爆冷门的足球赛,曲小洋他们赢的法宝未必就是那只秤的预言,而是预言引发的号召力、信心和勇气。再看看后来的年级足球赛,曲小洋他们以0:5惨败,败下阵的恰恰是他们已经丧失的同心协力、奋勇争胜的志气。

  无论怎样,大约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这样一只能够帮助他们明辨是非、获取信心的称心如意秤,但那只秤的魔力最终来自他们的内心,来自他们自主的力量。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