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是问题孩子的始作俑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10:49  当代家庭教育报 

  敬佩小巫,是因为读过了她的《和孩子划清界线》,里面主要从心理学角度,谈到了几个幼教方面的重要问题,针砭时弊,痛快淋漓。在一家育儿网站论坛上,一位父亲曾把小巫比作幼教界的鲁迅,他没有细说理由,但我想,这是因为小巫大声疾呼:孩子没有问题,那些自以为爱孩子的父母,恰恰是造成孩子痛苦、让孩子出现各种问题的始作俑者,父母应首先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放弃习以为常的“非爱”行为。

  采访小巫,正好带着身边许多为人父母的朋友的幼教问题,而小巫正好也准备了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给本报的读者们听。

  雅雅:正好有个问题要先请教一下,一位朋友四岁多的儿子经常发烧,有时候半夜要去看急诊,这样子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每次都检查不出来什么特别的毛病。我觉得可能和他父亲长期出差不在家有关系。

  小巫:你的判断很有道理,请再详细介绍一下他家的情况。

  雅雅:孩子的父亲一年前因为工作长期出差,有时周末回来一两天,但是应酬很多。孩子一直由姑姑(就住在我这个朋友家里)照顾,妈妈工作很忙,但尽量抽出时间陪孩子。上幼儿园有一年左右了,很粘妈妈。

  小巫:这个例子很典型。父亲长期出差,母亲事实上处于一种单亲妈妈的状态。在孩子看来,爸爸离开了自己,或者成了周末才出现在家里的陌生男人。由于缺乏父爱,孩子不自觉地但又是本能地用生病的方式来表示他的愤怒和抑郁。

  雅雅:对,甚至父亲有些做法强化了这些影响,他刚要出差时,有一次大家一起出去吃饭,在饭店门口妈妈抱着孩子,爸爸就逗他说:“爸爸走啦?爸爸走啦……”做出转身的样子。孩子愣愣地看着他,好象没有明白,又好象不知该如何反应。

  小巫:这样的做法确实会加重孩子被抛弃的感觉。尤其是4、5岁的男孩子,正是他开始跟妈妈适度分离、要走到爸爸身边的年龄段,这时爸爸本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父亲必须从一开始就要参与孩子的养育,和孩子培养感情,这样才能了解孩子,和孩子心心相映。)而且爸爸离开前后他又上了幼儿园,这对孩子来说是双重抛弃。孩子心里有恐惧和愤怒,但是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这种情况下,孩子通常有几种反应方式:一是闹事闯祸,特别调皮捣蛋,和大人对着干,这是孩子在报复,是一种积极的反抗;一是粘着妈妈,要求关注——爸爸离开了,妈妈必须给得更多;还有一种就是消极的反抗,生病,不是说孩子故意要生病,而是人的免疫力与精神状态有着非常微妙的联系,他的潜意识导致他生病。一生病,家人会着急,赶快送他去医院,给他格外的关注,孩子得到了健康时得不到的东西。

  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有的是父母双方都在的时候,孩子也要不断生病,这很可能是因为父母婚姻出现裂痕了,孩子在用自己的问题来转移家庭的矛盾,力图维护自己家庭的完整。

  所以说,孩子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跟家长的问题息息相关。不仅如此,当家长为孩子的某些行为头疼时,那恰恰是家长在什么方面出了问题。

  雅雅:对。比如,我发现有的家长实际上是对孩子的问题反应过度了。您有这方面的例子吗?

  小巫:我的儿子一直在学围棋,一次接孩子时有一位妈妈找我,因为围棋要对弈嘛,自然孩子就会有输有赢,她的孩子近来输棋比较多,就不想再上围棋班了,她问我该怎么办。聊着聊着,这位妈妈就上纲上线了,说,一点挫折就放弃,长大了可怎么办?将来怎么面对竞争?孩子必须学会竞争,否则上不了好学校,找不到好工作,最后没有钱,那孩子会很痛苦的……这位妈妈显得十分焦虑,孩子是否继续上围棋班的问题好象成了一个快要爆炸的手雷。我就侧面询问,果然,妈妈工作的企业经营情况每况愈下,而她还是家庭经济的支柱,这给她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她感到对自身的困境无能为力,而孩子是她能控制的,她就把自己的恐惧和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坚决不让孩子出现同样的状况,于是她和孩子较劲,训斥强制孩子,结果是——孩子不想上围棋班伤害了妈妈,反过来妈妈又伤害了孩子。

  很多家长把内心对于自身经济状况、家庭状况的不满和焦虑,社会竞争的压力、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把孩子当作了假想敌。家长意识不到,孩子就成了牺牲品。

  雅雅:我在你的书里还看到另外两种父母将心中的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的情况。其中之一是一位妈妈很伤心,觉得自己三岁的女儿内向、胆小。

  小巫:是有这么个例子。妈妈举了几个例子说明孩子内向、胆小:一是某次在饭馆吃饭,她让女儿去款台交钱,结果做了二十多分钟的思想工作女儿也没有去;二是只要上街,女儿就必须牵妈妈的手。其实,三岁的孩子这些表现是最正常不过的,却让妈妈十分伤心,甚至对孩子感到失望。细致了解一下,原来是孩子爸爸的性格比较内向,这是妈妈对丈夫最大的不满,而爸爸也不喜欢自己的性格——在竞争比较激烈的现代社会,许多人都认为外向的性格更有生存优势,内向性格可能会“吃亏”。因此夫妻双方都盼望孩子开朗大方。妈妈改变不了自己的丈夫,转而试图塑造女儿。这是典型的恐惧心理在兴风作浪——恐惧来自家人身上(尤其是配偶)身上令我们感到不满、厌烦却又无能为力的缺点。

  另一个恐惧心理来自于我们自己不愿意承认、不愿意面对的自身缺憾。一位妈妈向大家请教,自己两岁的孩子未免太乖巧了,自己担心她会不会长大了墨守成规、缺乏创造力。追究下去,原来妈妈认为自己就是“乖孩子”,不满意自己,认为自己墨守成规、缺乏创造力。当惯性使父母把女儿也雕刻成了自己的复制品时,妈妈开始觉得不安,开始担心孩子长大之后也变成自己的样子。说实在的,用“墨守成规、缺乏创造力”来形容两岁的孩子,是不是言过其实?不难看出她实际上在形容谁。

  所以,下次,这些家长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或特点让你不满意、担忧焦虑、下不来台以致勃然大怒时,先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你是对谁不满意呢?你为什么这么焦虑这么担心呢?当你觉得自己付出很大心血和精力,却没有得到期望中的收获,想一想这些期望是否现实?是孩子能够达到的要求吗?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吗?有利于孩子成长吗?是孩子使你失望了还是你自己造成了失望?

  雅雅:幼儿园开学时间不长,很多家长最近烦恼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有时候我觉得家长的分离焦虑分比孩子更甚,暴露了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认同孩子的痛苦。

  小巫:我知道一位妈妈,她潜意识里不愿意孩子离开自己上幼儿园,因此她总是觉得找不到合适的幼儿园。后来遇到一家还不错的幼儿园,孩子去了以后,她又觉得老师对孩子不太好:因为一进幼儿园,老师就把孩子抱过去,对妈妈说,没事了,你走吧。孩子就开始大哭,她就忍不住了,觉得受不了,也想哭。她自己幼年时妈妈对她比较凶,她经受了很多恐惧、辛酸和痛苦,留下了隐蔽的然而是深深的创伤。这种伤口几乎难以自然愈合,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简直就是心理伤痕迸发的契机,当孩子难过时,父母比孩子还难过。她把自己的伤痛和孩子的混为一谈,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情绪反应,哪些是孩子的。父母的伤痛和焦虑反应结果强化了孩子的反应,本来孩子可能是假哭,结果成了真哭。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论述,妈妈心里的痛苦,孩子会接过来放到自己身上,潜意识里孩子会觉得有责任替妈妈去受苦,很微妙。过度认同孩子的痛苦实际上造成了孩子的痛苦。

  雅雅:童年的经历,自己的父母带给自己的伤痕,转而又折射到孩子身上,我发现在很多30多岁的人那里都存在这种状况。我有一位朋友,对自己刚满3岁的男孩也有不满。一次聊天时也说到孩子哭的问题,他认为“不能让孩子用哭来威胁家长”,他的作法是当孩子有了不合理的要求时,例如在浴盆里玩了两个小时还不肯出来,那他一定把孩子抱出来,无论孩子怎么哭,哭得快要背过气去,他也决不答应,就在旁边看着,让孩子哭。以致于爷爷看不过去,闹着要回老家。然后话题就转到了爷爷身上,他对自己的父亲颇有微词,认为父亲太溺爱孙子,动辄买上千元的玩具给孙子,而“我小时侯,我爸没少揍我……”大家都笑他原来是心理不平衡。我觉得他自己无意中说出了潜在的原因。

  小巫:他不愿意让孩子用哭来威胁家长,这个概念是对的。但是方法很有问题,他不肯倾听孩子,也不肯灵活掌握原则,他觉得让步就是对孩子妥协,把跟儿子的对峙变成了权力斗争。他心里憋着一股火,跟孩子较劲,觉得当老子的应该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不能输给儿子。最后他可能觉得自己赢了。事实上,谁也没赢,孩子受到了伤害,爸爸也没得到他要的效果——孩子根本没明白“不能用哭来威胁家长”,而是觉得爸爸不爱自己。这确实是父亲对自己幼年所受委屈的一种发泄,他心里仍然在反抗当年父亲对自己的威胁。

  当爷爷的因为当年对自己儿子不够好,现在有一种弥补心理,要对孙子加倍地好,把那份内疚偿还回来,以获得自己心理的平衡。爷爷溺爱时,爸爸就会站到相反的位置,去充当那个严厉的角色,采用权威镇压的态度。

  你可以看到,这些都是家长的心理问题,他们都在尽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而忽视孩子的感受和利益,从而造成孩子出现问题。孩子为什么那么使劲地哭,因为家里态度不统一,孩子感觉得到爸爸和爷爷的态度是不同的,最后爷爷要站出来维护孩子。孩子处于一个三角矛盾中,成为家庭成员互相较量的砝码,这对孩子特别不利。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的作者徐浩渊博士反复告诫家长“把伤痕留在自己这里治疗”。我也在各种讲座和论坛里一再强调,孩子出现问题,不要先急着寻找怎样对付孩子的办法,而是先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在什么地方造成了孩子的现状。

  雅雅:还有没有不同方面的例子?

  小巫:也有这样的例子,做父母的自身不独立,依赖性很强。丈夫和妻子都是独生子女,分别依赖自己的妈妈,而两个老一辈的妈妈控制欲又很强,一个家庭里整天明争暗斗。年轻的一代即使搬出来自己住,但是心理上却仍然不能独立,当妈妈的因为孩子的事情,跟婆婆、妈妈以及丈夫都有很多矛盾。处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多半会出现心理问题——大人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处于理不清、掰不开的关系中,自己又不自觉,不了解什么是对孩子最有利的,有时知道了也会寻找借口不去做——因为这要自己承担一些麻烦、压力和痛苦,或颠覆原有的生活方式。这也很典型,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到了自己有孩子的年龄,自己的心理问题却还没解决,自己的心理疆界还没划定,孩子也会出问题。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