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父母应有幽默感

  家教话题 1

  嘉宾 《文学港》总编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李建树先生

  话题  学会幽默

  关键词 轻松和幽默

  父母应有幽默感

  文/李建树

  小明记得小时候家里的气氛真是好得不得了,大人见了自己总是眉开眼笑的,即使不小心在大人身上撒了一泡尿也能引来他们的一句幽默:“哈,中奖了!”——当然,那时候他可不知道什么叫“幽默”,听大人们说“幽默,真幽默!”他听见了还以为是在说“油抹,真油抹!”

  后来慢慢就听出点意思来了,所谓“幽默”,就是指“有趣”,“好笑”或者“滑稽”。所以,不论遇到什么倒霉事,只要一用“幽默”的手法处理,马上就能将它化解了,变得不那么倒霉;原先紧张的气氛,也很快会得到缓解,一张哭脸,像变戏法似的,一会儿就能破涕为笑了。就好比小时候,自己不肯吃饭,推来推去的一不小心,饭碗跌在了水泥地上。那水泥地多硬啊,饭碗怎么敢跟它去相碰!这不,啪的一声脆响,碎啦!自己心里怪害怕的,打碎了饭碗,那不是找揍吗?所以还是恶人先做大,赶紧张开嘴巴哭吧!谁知大人不仅不责打,反而安慰他说:“啊,碎得好,碎得好,碎碎平安嘛!”“碎碎”跟平安是怎么结上亲家的呢?大了才知道,“碎碎”就是“岁岁”,这就叫讨口彩——打破个碗能换来年年岁岁都平安,多合算啊!还有一次,自己不小心撞到椅子上了,头上鼓起个包,疼得哇哇哭。奶奶见了,一边揉他的脑袋一边就开骂:“谁让你撞疼我们小明的?打死你个破椅子!打死你个破椅子!”见那椅子又挨打又挨骂的,小明自己身上的痛楚顿时就烟消云散了,而且因为觉得奶奶的表演很好玩,于是马上就转哭为笑了。

  由此可知,中国家庭从来是不缺乏幽默的;小孩如果能一直在这样轻松幽默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身心也一定会是很自由的,而且潜移默化地,自已也会慢慢地具备幽默的品质。什么叫“幽默”,广义地说,一切显得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长,能让人会心一笑的文字、语言、行为,都可称得上幽默。然而,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能具备这种幽默的特质,他还必须从幼时就能得到父母和师长们的良好影响和教育。其次,当然是他本人的努力,只有当他的文化和智慧水平提高到能从容应对各类问题时,才能“心有余力”地表现出他的轻松和幽默。

  因此,还得说说小明。小明的感觉是:自从他上了学,天天要面对那些讨厌的作业和考试之后,家中原先的那种轻松和幽默的气氛便渐渐消失了。小明是属于那种“晚熟型”的男孩,上中学前脑子还没怎么开窍,所以总也得不了高分。他父母一见自家儿子这中不溜儿的成绩,就气不打一处来,想想两人都是大学毕业,智商蛮高的,怎么会生这么个近乎弱智的“讨债儿子”?肯定是小东西淘气,不好好学。因此就像一幅漫画里画的,小明的成绩报告单一出来,“80分以下是女子单打,70分以下是男子单打,60分以下是男女混合双打。”而且是心里越急越辅导不好,老是手指着题目责问小明:“这怎么也不会?脑子进水啦?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不开窍的木头儿子?”越这么说,小明头脑越迷糊,满眼泪水,索性放下笔不做了——这还是轻的。有时火一上来“肢体动作”也跟上来了,好好的一个家庭弄得小哭大叫的,这日子还怎么过?

  这样的教育方法当然是失败的,而且问题不在小明,是在他的父母身上。前面说过,一个人的幽默的特质只有在自已的文化和智慧水平能达到从容应对各类问题时才能表露出来,如果小明的父母能像他小时候那样,遇事都能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处理之,小明不紧张,父母不生气,再加上辅导得法,相信他的学习成绩也是会慢慢好起来的。我们现在最多的,是那种急于盼望孩子成龙成凤的浮躁,而缺乏的,恰恰是那种能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处理小孩子问题的从容。

  总而言之,幽默的潜质老祖宗就留给我们了,重要的是怎么继承和发掘,并且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也能健康活泼地成长起来。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