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良学生背后是问题家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 09:52   

  日前有调查显示:两成行为不良学生来自单亲或重组家庭;半数以上行为不良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在某市的教育观摩会议上的一系列数字和案例给家长们敲响警钟:行为不良学生背后往往是问题家庭和问题家长。

  “问题学生”是许多老师最为头疼的。该市教委与科研单位结合,开展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与对策”的系列研究与实践,分析研究了近三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原因,又先后走访了9所法院少年法庭的庭长和法官。新近完成的调查报告显示,特殊家庭背景和父母的低文化程度对学生形成不良行为有直接影响。

  就如:小明本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遭到全班同学的厌烦,甚至没人愿和他同桌。同学们说:“他一点也不诚实,他讲的话十句话中有九句是假的。”究其原因是他三岁时父亲和小保姆好上了,从此家无宁日。幼小的小明很快发现,只要在母亲面前说父亲的坏话,要什么母亲给什么;在父亲面前说母亲不好,便能得到父亲的奖赏……随着父母的最终离异,小明就改变了,变得假话随口就来。15岁的某学生仗着身高力大成了班中一霸——支使同学给他洗袜子、盛汤,动辄打骂同学、不服从老师管理。他的父母都是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小时候父亲告诉他,你出去玩让人给打了,回来我揍你;你把别人打了,我奖励你。

  诸如此类的教育方式在中国还有不少,这些问题真能全都怪在孩子身上吗?这就使社会出现了问题家长:管理上的简单粗暴型,对孩子非打即骂;教育素质不高型,有的家长学历不低,但教育方式过于平淡,有的还易走极端;放纵型,对孩子基本不管,任其自由散漫;溺爱型,凡事都护着孩子,对自己的孩子评价过高,生怕自己的孩子会不如意;有的家长自身道德修养差、文化素质低,就格外希望自己的 孩子能够出人投地;身肩隔代抚养重任的许多老人只能让孙儿吃饱穿暖,却无力顾及教育问题;父母离异等造成的问题家庭也对许多孩子有负面影响。

  德育部门的调查还显示,15至17岁是学生不良行为的高发期,同时也是犯罪的高峰。这个年龄段的人数占了行为不良学生总数的70%。从年级分布看,初二和高一不良行为最易发作。节日、假期是未成年人犯罪和被侵害的高发期。如何加强学生的假期管理是学校、社区、家庭需要共同面对的严峻课题。

  专家表示,加强未成年人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尤其是那些品德上需要帮助的孩子。记者从市教委德育处获悉,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攻击性行为,很多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辅导室、开设心理课程,有的学校开展拓展训练,有的学校在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关键年级增加活动时间和运动量,让学生合理地释放能量。本市还将加强对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情况、特点的分析与追踪,推动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