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婚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 09:47   

  婚事

  爱因斯坦的父母一直反对爱因斯坦同米列娃来往,更不同意他们俩结婚。但爱因斯坦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只要他们能够生活在一起,他不在意别人说些什么。

  爱因斯坦在伯尔尼有了固定的工作,便在克拉姆胡同49号租了一套略微大一点的房子,开始考虑同米列娃结婚的事了。

  不管父母怎样反对,爱因斯坦还是决定把自己准备与米列娃结婚的事告诉父母。可就在这个时候,父亲病倒了。

  爱因斯坦匆匆赶到父亲的身边。看到父亲那张憔悴的脸,他暂时打消了将与米列娃结婚的事告诉父亲的想法,他不想在这个时候让父亲不高兴。

  父亲的心脏病已非常严重,但他还是忍着病痛关切地询问爱因斯坦工作和物理学研究的情况。为了能够让父亲高兴,爱因斯坦便把哈勒先生对自己的赏识、专利局里浓厚的科学研究的氛围,以及自己最近得出的理论物理学方面的想法,都说给父亲听,父亲听后非常欣慰。

  最后,父亲颤抖着拉住爱因斯坦的手,断断续续地说:“爸爸知道你和那位塞尔维亚姑娘一直保持着来往,也知道你们之间的一些事。你们之间的感情很深,你也很爱她。过去,爸爸曾经反对你们的婚事,现在,我收回我说过的话。爸爸祝你们幸福!”

  没等父亲说完,爱因斯坦已泪流满面。这么多年来,父亲在生意上历经挫折和坎坷,但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就连弥留之际也没有忘记留下祝福……父亲对自己这份关爱,将永远铭记在心,但已经没有机会报答了……

  说完这些话,父亲便让所有的人走开,然后,一个人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父亲去世后,爱因斯坦陪母亲住了几天,之后,带着父亲那份沉甸甸的祝福回到了伯尔尼。

  为了能有一点积蓄以备结婚之用,爱因斯坦想出了一个办法——从事私人授课。他在报纸上登了一条广告: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技术学院,讲授物理学,每小时3法郎。

  广告登出后,前来听课的学生没有几个。

  一天傍晚,来了一位名叫莫里斯•索洛文的大学生。索洛文作了自我介绍,说自己是罗马尼亚人,正在苏黎世读大学。

  爱因斯坦示意索洛文坐下,然后问:“你在大学学习哪些课程?”

  “哲学、文学、希腊文、数学、地质学,此外还在医学部听课。”

  “物理学呢?”

  “正是由于对物理学,尤其是理论物理感兴趣才特意来听先生的课。我觉得哲学、地质学、医学,甚至包括文学,它们看上去互不相干,可是在这看似互不相干的现象背后,却隐藏着一种神秘的让人陶醉和着迷的和谐。”

  爱因斯坦听了,眼前一亮,“在这看似互不相干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一种神秘的让人陶醉和着迷的和谐”,这不正是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吗?自己曾经向格罗斯曼说起这种美妙的感受,没想到面前的这位大学生也有同样的感受,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爱因斯坦忘记了索洛文是来听课的学生,他把索洛文当成了自己的知音。由于两个人的观点和兴趣一致,他们谈到很晚。若不是因为第二天索洛文还要到学校听课,他们真想一直谈下去。

  以后的日子里,索洛文每天都按时赶到爱因斯坦的寓所,两个人在一起讨论物理学、哲学、化学等许多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私人授课变成了朋友间的切磋。

  不久,曾经把爱因斯坦推荐给夏夫豪森那所私立中学的哈比希特也来到了伯尔尼,准备在这里完成他的数学学业。哈比希特一到伯尔尼便来看望爱因斯坦,并立即加入到这种热烈的讨论之中。原先的什么私人授课、每小时3法郎的广告、多一些积蓄筹备婚事……早被爱因斯坦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三个人谈论的内容涉及很广,有休谟①的哲学著作、马赫②的物理理论,还有塞万提斯③的《堂•吉诃德》等等。有时一个观点、一个情节他们会连续争论到深夜。每到休息日,爱因斯坦还要为大家准备午餐和晚餐,索洛文经常说:“阿尔伯特当我的教师,每小时本来应挣3法郎的。现在倒好,不但我那3法郎不要了,还得供我午餐和晚餐。”

  爱因斯坦开玩笑地说:“早知道这样,不如当初选择走街串巷拉小提琴了。”

  钱虽没挣到,但婚事还是要办的。索洛文和哈比希特帮助爱因斯坦简单收拾了一下房子,爱因斯坦和米列娃买了些生活必需品,这位未来科学巨匠的婚事就算筹备完成了。

  1903年1月6日,爱因斯坦和米列娃按传统体例发出结婚通告,在伯尔尼举行了市民式的婚礼④,他们的证婚人就是爱因斯坦的好朋友索洛文和哈比希特。

  晚上,爱因斯坦和米列娃在一个咖啡馆里举行了一个小型的茶会。在索洛文和哈比希特的主持下,茶会办得既简朴又喜庆。爱因斯坦一面接受朋友们的祝福,一面同大家热烈地讨论物理学、哲学理论。当茶会结束,这对新人回到克拉姆胡同49号寓所时,爱因斯坦才发现自己不知把钥匙忘在哪里了。于是,他们不得不叫醒房东……

  ①休谟(1711~1776),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与美学家。主要著作有《人性论》、《道德与政治论文集》、《人类理解力研究》等。

  ②马赫(1838~1916),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经验批判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维也纳大学物理学博士,在力学、声学、光学上卓有成就。主要著作有《热力学原理》、《感觉的分析》等。

  ③塞万提斯(1547~1616),西班牙作家。他的代表作《堂•吉诃德》广泛描绘了当时西班牙的社会生活,是欧洲早期优秀现实主义小说。

  ④瑞士人的婚礼可以在教堂中由神父或牧师主持,也可以到市政厅登记,由民政官员主持。这里“市民式的婚礼”即指后者。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