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有个富爸爸更容易孤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 09:32  竞报 

  “初一和初三学生孤独感最强,此外,男生、住校生以及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拥有的孤独感,又要比其他学生强烈。如果按父母职业分,商人父亲的孩子,孤独感最强。”

  昨天,北京市十一学校初三学生胡文淼和王雪音,向记者讲述了她们历经半年多的调查才得出的结论。在近日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她们摘取了一等奖。

  [调查历程】

  问卷发放1094份,全部回收

  胡文淼和王雪音两位小姑娘表示,她们时常发现身边的一些同学不喜欢和人交流,也不爱积极主动参加班级或者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

  到底初中生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才容易产生孤独感呢?家庭生长环境对其孤独感的程度有影响吗?接下来,在老师和学校的支持下,她们带着问题展开了调查。

  2005年暑假,胡文淼和王雪音开始着收查阅收集大量关于孤独心理学的文献资料,在老师指导下编制了一个“家庭和谐度问卷表”。当年9月,两位初中生开始展开具体的调查发放工作。主要的调查对象是初一到初三的学生,来自北京各个城区、各种家庭,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北京的城市初中生。“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1094份,全部回收,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33份,问卷有效率85.3%。”在调研笔记上,记者看到这样的记录数据。

  她们的研究成果在近日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摘取了一等奖。胡文淼和王雪音还计划下一步继续扩展调查内容。比如就师生关系对中学生孤独程度的影响、交友对中学生孤独程度的影响、学校以及社会氛围对中学生孤独程度的影响等。“我们还希望在全国不同的地区进行搜集。”

  【调查结果】

  初一学生孤独感最强

  初一年级学生的孤独感高于一般的学生,这可能与初一新生由小学进入到中学后环境的改变有关;其次是初三年级,可能是升学压力过大所致。

  初一年级学生与家庭不和谐的程度大于初三年级,初二年级最低。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初一年级学生对父母无论是在对自己的志向、兴趣和独立方面,还是交友等方面的干涉都表现出不满;初二学生似乎与父母冲突较少,但进一步分析发现,与父母疏于管理有关,这点应引起家长、老师和社会的重视;初三年级学生与家庭欠和谐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对孩子个人意愿的干预和对学业的期望压力过大。

  提示:老师和家长都应该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应注意给初三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减压疏导。

  男生寂寞感比女生强

  男、女生均存在孤独感问题,只是各自的侧重的方面不同,即对于男、女初中生孤独感的重视程度应一致。男生的寂寞感较女生强烈,而女生在与周围的关系和自卑感方面,比男生强烈。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生对父母在学习、个人志向及生活方面的干涉反应较女生强烈,这一方面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初中生心理发育提前,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

  提示:家长、老师和社会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要根据他们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实施切实有效的引导,以免适得其反。

  住校生孤独感强于非住校生

  非住校生对父母的管教反应较强烈,而父母对住校生的关心较少,住校生孤独感强于非住校生。

  提示:这一现象提醒非住校生的家长们,要注意不断改进管教的方式、方法,使之能够适应学生的需要,给予他们真正有用的指导,而住校生的父母则应当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去关爱孩子,给予他们必要的亲情、帮助和指导。

  家庭月收入八千以上学生孤独感最低

  调查显示,家庭收入对初中生子女的孤独感具有一定的影响。家庭月收入为5000至8000元之间的学生孤独感最强,而家庭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学生孤独感最低。

  提示:中低收入家庭的父母,更应注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缓解学生的孤独感。

  商人父亲的子女孤独感最强

  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子女孤独感的得分无影响;而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子女孤独感越少。母亲职业对子女孤独感影响不大,但是父亲的职业则会影响子女的孤独感,其中父亲是商人的孩子,孤独感最强。自由职业者、军人、职员、医务工作者、服务人员、工人、经理、公务人员、传媒工作者、教师、工程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子女的孤独感依次减弱。

  提示: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和对子女榜样的作用,为此,父亲应多与子女沟通,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理解的家庭氛围。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