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在学习环境中建构“学”与“习”的和谐

  纯地接受知识是一件枯燥而被动的事,如何才能化被动为主动?——那就要让孩子超越课堂,进行探究与体验,真正实现“学”与“习”的统一,达到人与知识的和谐。

  在学习环境中建构“学”与“习”的和谐

  作者:易凌峰(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

  对于“学习”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深刻的含义。西方人常常用一个词来表达学习的意义,比如说Learning 或者Study,但是,中国文化里,学习是两个词,是指“学”与“习”的结合。孔子在《论语》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给我们理解学习的深层含义以启发:在接授书本知识的同时,伴随着一定量的探究与体验活动,学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一、“学”与“习”的和谐源远流长。

  学习不仅包含接受式的书本知识传承过程,也同样还要包括在情境中探究和体验书本知识的过程。而正如孔子的理解,较高境界的学习,就是要在知识获得过程中,让接受式学习与探究与体验式学习——两种学习方式达到和谐统一。

  学习是“学”与“习”的和谐统一,这种理解源远流长,从我们祖先的文字中可以找到证据,在象形表意的文字系统里,“学习”二字可谓意境深远。如下图所示,古代的“学”字上半部份有两只手,一只是教师的手,一只是学生的手,两手中间的部份代表书本知识,教师手把手的将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谓之学;而“学”字的下半部分代表学习的场所,也就是教室。这是学习的第一层含义。

  古人对学习的理解,已经不局限于单调的书本知识传授的过程,一个象形字——“习”形象的表达了学习的第二层含义:古代“习”字的下半部份表征一个鸟巢,上半部分是两只飞出的小鸟,“习”字的隐含意义是,小鸟从鸟巢中飞出,在探索和跌倒中学习飞行。整个“习”字,形象表征了学习过程也是对书本知识、原理规则知识的探究和体验过程。

  于是可以认为,追求学习的和谐,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平衡接受式的学习和探究体验式的学习,让“学”与“习”和谐的并存,从而让学生产生“不亦乐乎”的审美体验。

  二、“学”与“习”的迷思与新解。

  在现代教育的困境里,充满了对“学习”一词理解的迷思。应试教育的误导,让学习异化为一种枯燥的接受式、操练式学习过程。“习”的含义在应试的功利色彩里显得黯然无光。学习是什么?一次在赴台湾教育访问的行程中,一位台湾教育同仁幽默地告诉我,在现代中国应试取向的教育字典里,学习的别名是“贝多芬”(背多分),只要记忆得多、操练得多,学习就越会获得肯定,获得的很高的分数。于是在许多家长的眼光中,学习是什么?学习始终是不可超越课堂的一种教师讲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知识传承形式。

  因此,我们要感谢新课程,它让我们重新找回学习的真谛,找回“学”与“习”的和谐——新课程以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作为重要任务,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强调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强调凸显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强调加强学习的选择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学习”。

  真正的“学习”,不能停留于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应当是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探究与建构”, 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言,“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三、“学”与“习”是和谐教育的永恒课题。

  在学习反璞归真、走向和谐的行程里,我们的家长理应为孩子做点什么,从学习的规律出发,我们的家长需要明白:

  1.只有接受的学习是不够的。探究式的学习是孩子本能的需要。诚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

  2.探究学习不是自然发生的。它需要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基础,家长要协助学校培育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要让孩子在接受式与发现式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就要让孩子能在学习中做到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做学习的主人。

  3.“学”与“习”不可分离。你可以使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快乐起来,当“学”与“习”和谐的统一于课堂、课外和家庭教育之中——“学”与“习”是两个不可分离的过程,“学”是“习”的基础,“习”是“学”的延伸。

  寻找“学”与“习”的互补与平衡,是和谐教育的永恒课题。

  和谐教育,不仅能提高孩子的生命质量,而且还能提升家庭的生活质量。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