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踏着兴趣的阶石登攀

  名人家教                              

  1997年度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是在学术世家出生长大的孩子。家庭的那种浓浓的学术氛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始终不渝的进取精神都成了他成长的可贵滋养。这个家最可贵的特点是强调兴趣。他们再三要求自己的孩子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当父亲作的应该说不失为正确的筹划被儿子朱棣文否决后,父亲立刻表示支持与理解。同时告诫儿子:一旦选中目标,就要始终如一地追求,这样滴水才最终能够穿石。朱棣文正是用这种精神战胜一个个挫折,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的。

  踏着兴趣的阶石登攀

  文/方琰

  学贯中西之家

  朱棣文原籍江苏省太仓县,他于1948年2月28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一个学者之家。朱棣文祖上都是知识分子,外祖父李书田系20年代清华大学毕业生,1923年公费留美,后回国投身教育。父亲朱汝瑾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43年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46年获化工博士学位,是知名的国际化学工程专家。先后在美国圣路易斯、纽约、新泽西大学任教,历任美国、欧洲60多家石油、化学导弹、核子工程及太空公司顾问。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母亲李静贞留学日本,后去美国留学,是在麻省理工学院与丈夫喜结良缘的。她是著名的工商管理专家。朱棣文兄弟三人都是博士:哥朱华文,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弟朱钦文是著名执业律师。应该说这个家的满门辉煌很大原因是出于良好的家庭教育。

  朱棣文出身于传统华人家庭,使他从小受到中国式的教育,受到东方文化的熏陶与培养。朱棣文从父母身上学会刻苦、勤劳与谦逊;而那种学术世家长期形成的浓浓的学术氛围包裹着他,潜移默化地向他渗透。同时长期留学海外的父母又吸取了西方教育的精华,对孩子的教育具有了西方式的开放与民主。这种美国式的开放教育造就了他的自主、幽默与自信。朱棣文曾深有感触地说过:"出生学术世家对我取得成就有相当大的影响。"

  以兴趣为主导          

  朱棣文进中学后,父母一直鼓励他要以自己的兴趣为未来选择专业。他们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

  朱棣文中学时成绩平平。所幸他遇到了极富教学天才的物理老师托马斯.米纳。托马斯.米纳能将一切物理现象讲得引人入胜又富哲理。他从如何处理最简单的问题,比如由于重力作用产生的加速度物体是怎样下落的,通过综合观察推测,产生某种思想,将这种思想逐步上升为被实验检验的假设,这些假设接受实验的挑战和检验:废弃或完善,二者必居其一。这引起了朱棣文极大的兴趣。  

  看着朱棣文高中毕业时的成绩,父亲为其综合考虑,不赞成他学物理,认为善于绘画的他应该学建筑。因为物理界高手如林,不易出成果。再说物理实验并不都是那么有趣,更多的时候是枯燥无味的,儿子能经受住长期的孤寂奋斗的考验吗?见儿子主意已定,父亲表示理解,最后叮嘱说:既然你选定物理,那么就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做好它。你要作好经受挫折的准备,还要具备甘受寂寞百折不回的心理素质。

  朱棣文便向多所名牌大学提交了入学申请,由于成绩不是很好被拒绝。最后他只得到罗彻斯特大学读书。进校的那一刻,他下决心:好好读书,干出一番事业来!学校以费曼物理讲义作教材,费曼物理讲述得如此美丽,每一页都显示着作者对物理的热爱。他入迷了。由此奠定了他最后的成功。多年以后,朱棣文深情地讲到父母对他专业选择的尊重,说非常感谢父母:如果不是父母在学习与选择上给他的很大自由度,也就不会有他的诺贝尔奖。

  化挫折为财富

  1970年他在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获得数学系物理系双学士学位。却被普林斯顿大学拒之门外。最后进入贝克利大学。一些好心同事劝他,认为从事理论物理的风险太大,除非是费曼一样的优秀人才,所以最好还是搞实验物理。他认为同事的建议有理,并在实验工作中找到兴趣点,开始了一系列触及物理学基本问题的实验,其中包括粒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实验进展很慢,一次他在大学游泳池碰见高能物理学家杰克逊,杰克逊斜着眼睛瞟了朱棣文一眼:"实验有进展吗?"意思是你还有时间来游泳!他不予理会,埋头工作,可就在他出成果时却被不幸抢先:斯坦福大学的直线碰撞机上一个高能物理实验观察到了电子与夸克之间的弱相互作用的令人信服的证明。但他还是于1976年拿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接着在该校从事二年博士后研究。

  1978年,朱棣文到美国贝尔实验室任电磁现象研究人员。贝尔实验室学术氛围好,这无异给了他一个自由发展才能的场所。他开始"电子偶数"的实验项目。此项目难度大,很多人做过但都以失败告终。他勤奋研究了二年没取得成果。贝尔管理者认为,他在做不会成功的实验,这样下去会毁掉前程。强烈要求他放弃自己的追求。他坚持自己的设想,与合作者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继续实验,最后获得成功。由此他于1983年升任该实验室量子电子研究部主任。

  他的显著成绩,他的刻苦认真,他的漂亮的实验技术还有他的科学素养、心理素质到了开创一个新领域的时机。于是他又迈向更高的目标:从事利用激光冷却和捕捉原子方面的研究。这是很重要的研究项目,但已经失败多次,可以说陷入了绝境,在四年前就停止了该项目。他经过反复思考,认真研究认识到用激光捕捉原子的方法第一步就是要极度冷却原子,这是通向新领域的必经之路。1985年他利用互相垂直的三对激光束在其交会区域内使原子受到六束驻波场的作用而形成对原子运动的粘滞性约束,这种光束安排称为"光学粘胶",利用光学粘胶有效地将微量气体束缚在一定的空间。大大降低了气体原子的运动速度,为进一步冷却原子使之更接近于绝对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首先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捕捉原子的方法,发表了学术论文,给物理学理论带来的重大突破,使他成为量子光学权威,也使他荣获诺贝尔奖。

  他感谢自己的父亲,感谢父亲对自己的信任,现在“滴水终于能够穿石”了!

  编辑 张婴音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