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小学生扮孕妇说开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 09:30   

  内容提要:当前,不尊重父母和老人、无视父母的养育之恩、不体谅父母的甘苦和艰辛、全由自己“性子”来甚至为所欲为的孩子并不少见,也包括社会上一些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青年,他们也把“啃老”、指望父母和家人养活自己的耻辱行为当作“理所应当”的事情。(谈谈我的看法)[解读教育校园 尽在教育视线]

  在母亲节前夕,某学校让近百名小学生绑上沙袋或枕头“扮孕妇”,体会母亲孕育生命的不易。5月10日,郑州市中原区某小学生李嘉琦说:“在肚子上绑了一只枕头,时间长了很不舒服,连弯腰都受影响。”据该校老师范军伟介绍,学校推出这种体验活动,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母亲怀孕的辛苦,进而懂得感恩。(据5月11日《河南日报》报道)

  新闻回放:小学生扮大肚迎母亲节 十月怀胎妈妈真的辛苦

  笔者认为,该校采取这种教育形式,应该肯定其出发点是好的,也渗透着老师的一番苦心创意。但究竟能不能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却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我们经常听到“现在的孩子谁也管不了、管不好”的无奈说法。是的,因为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家庭处于“中心”地位,是家里的“小皇帝”。父母和老人大都是围绕孩子“转”,对待孩子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在教育方法上,一般都是把握这样一条:“只要你好好学习成绩好,其他一切要求都可以满足。”久而久之,孩子从思想上逐渐产生了偏激的想法:我上学是给“父母”上的;父母生我养我是应该的;我“指挥”父母也是理所当然的。

  独家专稿:你凭什么成为一个伟大的母亲?

  当前,不尊重父母和老人、无视父母的养育之恩、不体谅父母的甘苦和艰辛、全由自己“性子”来甚至为所欲为的孩子并不少见,也包括社会上一些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青年,他们也把“啃老”、指望父母和家人养活自己的耻辱行为当作“理所应当”的事情。

  近些年来“问题孩子”增多,无疑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对此,笔者认为,孩子不成人、不成才,家庭教育应负有相当的责任。家庭是孩子素质教育的主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人也是最贴近的辅助老师,担负着不可替代的启蒙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如同一张白纸,写好写坏,在于父母,也包括老人。由于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染”上了许多毛病和古怪的性格,当他们被送进幼儿园和学校以后,很容易暴露一些与集体生活和学习不适应、不和谐的“坏习惯”。如果我们把孩子学习不好,管教不好、经常出点儿“大小事儿”的责任,全归罪于学校、或一味埋怨老师的话,那就有些不够客观和公正了。笔者的一位亲戚是教小学三年级的教师,她向我坦言:“批评学生的问题轻了‘不管用’,批评重了‘引火烧身’,孩子回家一‘告状’,有的家长不问青红皂白,立马找到学校老师来‘算账’,当个老师也有许多说不出的苦衷啊!”

  热门专题:

  实践证明,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奏效的,尤其是德育素质教育,依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由于受社会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校园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学生虚荣攀比、炫富摆阔、模仿腐败等现象屡见不鲜。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素质教育更显重要。而素质经教育的成功,仅仅依靠学校一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学校在抓好应试教育的同时,下大力量抓好素质教育是新时期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必须从现实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如果只图形式,不注意内涵和实质,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还会助长孩子把教育当作“游戏”来玩耍。

  口述:要强的母亲,在我叛逆的离开时骤然苍老

  过母亲节有很多方式,但让小学生“扮孕妇”来教育孩子感恩母亲的方式,在笔者看来似乎有些不妥。母亲节到底应该怎么过才能教会孩子们感激母亲,这需要学校给予正确的引导,积极探索学生容易接受、而又起到教育效果的最佳途径。笔者才疏学浅,真诚希望有关专家和网友积极献计献策,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全面地成长成才!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