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爱在每一天

  家长学校

  将爱的优美音符溶入孩子快乐生长的细胞里,孩子生命成长的每一天就能奏响“爱”的和谐乐章。

  爱在每一天

  文/徐锡斌

  要在孩子心中播入爱的种子,这是每位父母都明白的。那么,如何有效

  地呵护、支持、培养孩子的“爱心”呢?最重要的是将爱的音符溶入每一天的生活细节之中,让孩子从本身做起:爱自己、爱父母……

  1.爱自己。孩子怎样“爱自己”,需要父母关心吗?如果,父母过早地、过苛刻地要求孩子“让梨”,却没有细心指导“把关心留给自己”,孩子甚至会误认为“爱自己”是不光彩的“自私”。其实,爱自己是人的天然与真本,也是爱他人、爱人民所不可空缺的基础条件之一。父母要以人生的价值为出发点,启发孩子从小喜欢自己、看重自己、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很小的时候,母亲哄婴儿微笑,或让孩子从镜子里看自己,实际上就是“爱自己”的启蒙;让孩子喝水、吃饭、说话、走路、唱歌、讲故事……也是在孩子生长的细胞里溶入“爱自己”的音符;孩子上小学以后,“爱自己”的意识渐渐加强,于是孩子做成了一件小事,赢得今天的成绩,父母祝贺孩子“你真行,今天珍惜时光,努力向上,明天长成有用的人,当祖国的建设者!”孩子再大一些,自主完成一项工作而碰到一点挫折时,父母便鼓励孩子“相信自己吧,人生没有返程票,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容易,要长成一座高山,需要自爱自信,扬鞭奋进,壮志方可酬。”如果说爱自己是“小爱”,那么正是每一天、每一刻的“小爱”才汇成了“大爱”的情感本源。

  2.爱父母。在一次三年级的生日队会上,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珍贵的照片,较多的是满月照、周岁照、旅游照、领奖照及全家照……这时,老师惊喜地发现有一位同学举起一张妈妈怀孕的相片,全班孩子都笑了。那位同学介绍说:“妈妈的肚子里就是我,9个月啦,妈妈总是小心翼翼地……”为什么给孩子留下一张“大肚子”照片?可见妈妈的用心多么巧妙,意味多么深长。对亲人的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亲情是一切美好感情的基础,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呕心沥血、舐犊深情;儿女对父母报得春晖理所当然。在家庭生活中,在亲子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不露痕迹地渗透“爱父母”的教育是一堂不可缺的人生必修课。英国诗人柯尔律治说:“爱家的人才会爱国!”让孩子爱大“家”的心,先在小“家”里孵育吧!

  3.爱伙伴。不少父母有这样的经验,要想找到自己的孩子,可以先找孩

  子的小伙伴;要想获得自己孩子的心声,可以先跟孩子的小伙伴聊天。确实,许多情况下,孩子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超出了母子、父子关系。朋友对人一生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孩子限于生活空间,所交朋友基本上是朝夕相处的邻近同学。家长要关心孩子交友,要尊重孩子交友,尤其现在独生子女偏多,更要细心、巧妙地支持孩子交友,用赤诚播种,用热情灌溉,用谅解护理,用原则培养,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则改之,从而在学会诚挚友善、团结互助、求同合作中,生成积极向上的乐群心理。

  4.爱学习。调查显示,现在有不少孩子认为学习不快乐,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来自父母的粗暴压力则是重要的一面。现在的不少父母,把对孩子的学习看得很重,甚至过早地对孩子讲“分数”就是“生命”。哪能如此简单省事呢?还是回到孩子的现实中来吧,孩子认为父母应多关心孩子学习的乐趣或苦恼,及时激励学习的点滴进步,有效帮助解决学习中的过重负担及困难等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从小爱学习,终身忙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家长要将以上这些道理化成对孩子日常学习的关心,融入对孩子日常生活的照顾之中。爱学习,首先要有一种乐趣,要让快乐学习成为孩子的生存状态,由此提高孩子的生命质量,这应该是合格家长所关心的重要课题。

  5.爱生活。让孩子爱生活,首先要让孩子的每天有个好心情(不管其家庭生活条件优劣)。有位一年级学生家长十分关注孩子每天的学习生活,特意设计了一棵“心情树”,即在卡纸上画一棵“大树”,让孩子每天根据自己的心情,贴上一片树叶(如果今天的心情好,就贴一片绿叶,心情不好就贴黄叶)。爸爸妈妈便可以及时了解沟通,让孩子能由“一个快乐变成两个快乐”,或由“一个烦恼变成半个烦恼”。可见,家长可以从调节孩子情绪入手,让孩子热爱自己的生活。

  国家主席胡锦涛号召全国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这是多么殷切的期望。我们的孩子,不管其家庭地位和条件如何,都要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要热爱和珍惜自己的每一天。父母应引领孩子积极地、宽容地、智慧地、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生活是教育的本源,爱生活,任何教育的内涵都可以达成。快快乐乐生活,快快乐乐上学,才能快快乐乐成长。父母要让孩子珍爱自己的美好人生,从中体验、发现健康的生活花絮,在学会生活中学会做人,在品味生活的成功愉悦中成长为和谐发展的新人。

  没有“小爱”的点滴积累,何来深邃“大爱”之浩瀚;我们的家长现在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去眺望辽远的朦胧,而是来做能做的实事!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