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学生才艺专场利大弊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 12:21  厦门日报 

  在我市小学生举办个人才艺专场或艺术展的渐渐多了。前不久,两名小学生就在学校举办个人舞蹈专场。

  厦门小学生最出名的要数张胜量(小名牛牛)。6月21日,这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德国驻上海领事馆为到沪访问的德国政要演奏了钢琴。8月27日,他将在英国伦敦魏格摩尔音乐厅举办专场音乐会。1997年出生的牛牛,3岁就能同时听出9到10个音,4岁学习钢琴;2003年8月在厦门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去年1月他获得第一届上海音乐学院国际钢琴大师班优秀学员称号,并到法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举办音乐会;今年他还将应邀到德国、美国举办音乐会。这位得到国内外三十多位音乐大师指导的小明星,被奥地利传奇钢琴大师巴杜拉称为“伟大的天才”。

  对于儿子成名成星,牛牛的父亲、厦门爱心培训学校厦门校长张长峰非常冷静。他从不让孩子参加比赛,认为孩子参加比赛多了会助长虚荣心。他说牛牛心态很好,从不认为自己“很出名”。作为家长,他很注意引导,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多接触各种艺术,每天集中精力练四五个小时钢琴,其他时间用于阅读名著、玩游戏,每月看二次画展。他尽量不让孩子接触媒体,也不让他接触商业活动。他认为成名后一些孩子容易骄傲迷失方向,父母要及时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人格魅力。

  而厦门另一位私营企业老板,在他读小学的女儿获得全国性声乐比赛大奖后,就不让小姑娘继续参赛了,他对一些女明星有偏见:“我走南闯北见多了,有些女艺人没给我什么好印象,有的人还成为贪官富人的玩偶。”他对女儿出名后该走哪条路、如何“管理”没有信心,仍然选择读书这条传统道路,不再让女儿更“出名”。

  多年从事少儿才艺比赛活动的厦门市世纪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钱郁红认为,现在各种比赛很多,参加的人也很多,说明家长对孩子成名还是有热情的,“不过多数人的目的主要是锻炼孩子的胆量和综合素质,他们对创造条件让孩子展现才艺很感兴趣。”她认为早出名当然好,成名也是一种锻炼,“那些出名的孩子,周围的同学都以他们为荣,对学校也是个品牌,所以才有学生在校内举办专场才艺表演。同安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得到全国大奖后,回到学校仍像平常那样当班长、教同学唱歌、努力读书,这次还参加世界合唱团,成名对这类孩子是有好处的。关键在孩子成名后家长各项教育要跟上,要懂得‘经营管理’孩子,让孩子仍过平民化的生活、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孩子回到学校后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因为儿童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

  确实,作为监护人,如果像《伤仲永》中那位宋朝老爹“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再好的苗子最后仍极有可能“泯然众人矣”。

  百姓擂台

  弊大

  莫重演现代版“伤仲永”

  吴勇毅(厦门市湖滨北路):如今在一些城市,小学生举办个人才艺专场或艺术展的渐渐多了,小小年纪当“明星”、“神童”。我不禁想到了王安石所写的《伤仲永》的故事。而综观今日中外神童或小明星,曾经辉煌但后来却屡遭波折的屡见不鲜的事件,我们发现,过错不仅在其本人,家庭、学校也有责任。究其原因,在于国人的“神童(明星)情结”根深蒂固,最终拔苗助长。世上当然会有一些超常儿童,我也赞成对超常儿童进行一些特殊教育与培养。但是,超常儿童毕竟可遇不可求,并且其“超常”也只是相较而言的,并非可以没有限度地接受知识与增长。而如果孩子本非千里马,却非要以千里马驭之,岂非摧残!

  我们家庭、学校应该从伤仲永的故事中汲取教训,莫重演现代版的“伤仲永”。

  “才艺”不能“喧宾夺主”

  陈琦真(厦门市屿后北里):小小年纪举办才艺专场,弊多利少。我认为学龄儿童应以学校的学习为主,这是为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文化”是温饱,“才艺”是小康,只有在坚实的文化基础上,才可以谈才艺,有一定的才艺可以让自己的人生“锦上添花”,但在打基础阶段,不能“喧宾夺主”,如果对此过分宣扬,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周围的同学会互相攀比,无心学习。另一方面小童星们也会产生虚荣心,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不需努力学习,就会获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功。

  莫让孩子担负成名之累

  鲁达:一句俗话是:人生三大灾难,第一是“少年得志”。我不赞成让小孩子早成名。原因是:1.让孩子在某个领域内成名所花的学习时间、精力必是大量的,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除非这孩子确是天才。2.孩子出名早,对其人格健康也很不利。3.成名绝非等于幸福!

  梁水源(集美区集岑路):出名要趁早,切实如此,现在无论是影视圈还是歌坛,成名年龄是愈来愈小。但小学生未成年,年龄实在太小,过早把他们推进名利场里,有碍他们的身心健康。要想出名就得参加各种各样的赛事,压力之大有时连大人都难于承受;即便成功了、出名了,也要应付各种排练、演出、制作等繁重的工作,更要应付媒体的采访和娱乐圈复杂的人际关系。这样没有童真的童年会幸福吗?

  利大

  想当明星应早作准备

  吴雪芬(厦门市曾厝垵厦大公寓):明星需要心理素质、才艺素质和艺术休养,这些几乎都要在儿童时期开始培养。首先,明星需要做到众目睽睽之下镇定自如,很难想象有谁小时候没才艺展示的经历,长大能大方站到舞台上,更别说表演了;其次,明星除了需要天赋之外,儿童时期的有意识的训练也是必要的,这个时期可塑性强、领悟能力好是成人无法能够与之相比的;另外,艺术素养更应从小培育,为孩子提供富有艺术情调的环境,潜移默化之中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和理解能力,想当明星,艺术修养不可或缺。由此看来,那些有天赋的,想成为明日之星,也需早作准备并作出不懈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那种希望“马儿从小不吃草”,又期盼“马儿长大跑得好”的心理,事实证明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李阔(厦门强龙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要知道想当明星,是要靠实力的对那些在才艺方面确实有天赋的小学生,要及早发现、及早培养,中国到现在,都还没有出现莫扎特式的音乐奇才,这难道不能说明一些问题吗?小学生举办个人才艺专场或艺术展,这是好事,应当得到社会的鼓励。对有天赋的小学生,能当明星,这就等于是:走了人生捷径;他(她)的父母应该很开心。

  从小培养勇于竞争意识

  张娓萍(厦门市杏林西路):深受“人怕出名,猪怕壮”思想毒害的我们已然错过了最能让“虚荣心”充分膨胀的年龄,我看就别再让我们的孩子也学着我们的样“没出息”了。也许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不够成熟,等长大点再说吧……殊不知,“观众”当久了,人也就习惯于永远当一名忠实的观众。

  我以为在对课业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适当鼓励孩子多抛头露面,收获的更多是在“名”之外:正是这种种比赛和活动,逐渐培养起了孩子勇于面对竞争、接受挑战、争取最大胜利的心态和人生态度。

  才气不要藏着掖着

  鱼儿沉:虽然我们提倡“厚积薄发”,但我认为才气不要掖着,要突出出来,才有更多的“伯乐”发现。只有通过层层选拔,从小得到系统的指导与锻炼,才不至于埋没人才。我想,关键在于媒体不要过早介入,媒体的报道容易影响孩子的判断。现在的社会竞争过于激烈,所有的事情都要赶早。

  求索:对于给孩子举办个人才艺专场,我是举双手赞成的。首先,才艺专场为孩子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其次,才艺专场可以缓解孩子们的学习压力,陶冶他们的性情。

  第三只眼

  听听孩子意见

  一块石头:小学生举办才艺专场,向公众展示自身魅力和才华,与当今崇尚个性发展的社会潮流相适应,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小学生的这些才艺是否为本身兴趣爱好的自然发展,如果是家长因为功利目的强迫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等科目,“逼”着孩子进行才艺表演,则是不可取的。

  在是否学习各种才艺方面,家长要听听孩子的意见,真正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充分发挥好孩子的强势智能,最终有所成就。我们提倡孩子才艺方面的自由发展,提倡孩子自觉自愿参加的才艺展示,反对掺杂着太多功利性的才艺专场。

  短信快语

  137****3098:欲成名成星者,众;可成名成星者,寡。莫把孩子从他们的天地里拽出来,让他们为了大人们的意愿“起舞”,而牺牲了最可宝贵的东西——童真。

  131****9388:小学生才艺专场,对于小的“表演者”是一种锻炼,对于其他的孩子,是一种激励,所以未必是坏事。

  138****0190:小学就参加各种文艺专场,势必影响到其他学科,而小学阶段又是学习基础学科的阶段,这样会影响到有才艺特长的孩子的全面发展。

  136****1367:小学生要获奖或学习到能举行“才艺专场”的水平,家长的财力才是关键。所以还是不要过多地宣传这种现象,造成同学家长之间的攀比。

  夏龙轩:通过才艺专场的展示,学生的自信心也被培养起来了,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若梅:小学生举行才艺专场,接触的人事多,有利于增长见识、经验,提高心理素质。但要注意不要影响学习,才不会两头落空。

  康章炳:有志不在年高,小学生有当明星的欲望和举动,这是追求自身成长进步的一种表现。小学生举办才艺专场,这是可喜的现象,应当予以鼓励。

  专家观点

  谨防学艺成名误区

  归一(厦门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很多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并把艺术教育作为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对的。因为艺术教育只有从小抓起,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播下艺术的种子,使孩子的情操得到陶冶,艺术爱好得到培养,使他们体会到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的魅力,才能使孩子接受的艺术教育成为今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我的爱好是书法,练习书法成了我调养身心的重要手段,这和我从小接受书法教育有关,而和出不出名无关。

  但现在社会上的艺术教育却出现了一些误区,有的家长把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作为升学考试的砝码,被功利性地划分出不同等级,灌输给孩子,以便让孩子早出名。这就难怪孩子们学得非常痛苦,毫无乐趣可言。有的家长把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把孩子培养成明星的途径,热衷于各种赛事,使孩子变得非常浮躁。另外,社会上出现一种很令人担忧的现象,即孩子进入初中、高中学习时,由于孩子的学业成为功利的第一选择,家长们往往就让孩子放弃艺术学习,一旦放弃,基本上是前功尽弃。

  2005年,中国疾病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称,在我国约3.4亿的18岁以下青少年中,大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今年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呼吁各界应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认为我国的书法等艺术是修正性格、提高修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编辑留言

  对于举办小学生个人才艺专场利大还是弊大,读者反对和赞成的声音旗鼓相当。小编认为,世上“神童”、“天才”毕竟是极少数,成名成星者亦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纵有各种才艺,终归要“泯然”于众人。对于小学生才艺专场,关键在我们大人的心态,如果把它作为一种展示孩子爱好、培养孩子综合素质、健全孩子人格心理的方法,则大可提倡;但如把它作为一种孩子成名成星的手段,大人追名逐利的工具,则应该警惕。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