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问题少年”源于问题父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 09:30   

  7月28日,记者从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沈阳市儿童医院获悉,暑假期间,关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明显比平时多了许多。记者从中撷取一些例子,诸多“问题”凸现。

  案例一:一名上中学的小男孩对心理医生说:“我根本没病,你倒是应该给我妈看看,整天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她病得比我重!”

  案例二:52岁的刘女士说,17岁的女儿已经出落成一个漂亮大姑娘了,最近经常和邻班的一位小男生一起上网吧。老师找过双方家长谈过多次,说俩小孩早恋影响学习。她也劝女儿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但女儿振振有辞地说:“现在不少中学生都处异性朋友,流行着呢!”

  案例三:一位中学生父母向心理咨询师反映,上高三的儿子不爱上学爱上网,经常用英语在网上同国外同性恋者聊天,真担心儿子也变成同性恋。

  案例四:本报记者日前曾报道过数例中学生迷恋上网暑假期间离家出走的事情,其中一名中考生曾离家出走13天,包宿上网。

  案例五:一位中学生学习一直很好,但是不善于和同学交往,经常一个人在教室里发呆,没有亲密小伙伴,有自闭症倾向。家长担心,孩子以后成了真正的“书呆子”。

  案例六:一位小学生在沈城某“贵族小学”寄宿,听说父母还要再生一个,居然担心自己失宠,整天郁郁寡欢。

  英国教育家尼尔曾说过,问题少年都是问题父母的产物。我国“法官妈妈”尚秀云曾总结说:“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暑假期间,中小学生暴露出的网瘾、早恋、自闭症等问题,家长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王艳君医生说,家长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做朋友。一些家长非打即骂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容易激化矛盾。中学生早恋、上网都是青春期成长中的一个过程,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要患得患失,大惊小怪。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咨询中心刘海燕主任说,中小学生出现问题的家庭,总结来看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把孩子当孩子看”。青少年本来是人生的美好阶段,但是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过早地给孩子灌输成人社会的世俗理念,把孩子当成了机器。学校里书山题海压迫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老师会说:分数是第一位的,只有考高分的才是好学生!只有高分才能上名牌大学!回到家里,许多孩子还没来得及休息,就要再面对家长的“教导”: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没饭吃!这回考得怎么样啊?这种急功近利、扭曲人性的教育已经偏离正轨,未成年孩子如何承受这种重压?!减负教育、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但是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问题少年”出现,难道还不能值得我们警醒和反思吗?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