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生间互相帮助出现有偿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 09:35  新闻晨报 

  借文具用品、借抄笔记……这些原本在同学之间非常平常的小事,在如今的一些中小学生中却渐渐变了味。记者在采访时发现,部分学生在同学间开展起了“第三产业”,帮助同学的行为竟有了“明码标价”。是经济头脑超前还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对于学生中的这种“有偿化”行为,家长中出现了两种观点。事件回放

  无偿帮助演变成“有偿”

  近日,正读小学五年级的鲁夏秋(化名,文中学生名均系化名)感到有点“手头吃紧”,父母每月给的50元零花钱已快用完。鲁夏秋坦言,是因为自己请同学帮了些小忙而多出了一笔“劳务费”的支出。原来前几日鲁夏秋和同学一同去买书,因为买得较多,身为女生的她一个人提不动,就让同学帮忙拿了一下。根据那位同学的要求,仅半小时的路程,她便付了10元的“帮忙费”。

  无独有偶,正读初中预备班的吴菲菲也遇到了相似的情况。由于英语课的笔记来不及抄,课后吴菲菲向同学借笔记补抄。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也得付出“代价”。在付出了1元钱后,吴菲菲向父母表示,为了一点小事就收费的行为让她感到很郁闷。

  记者在几所学校采访时发现,类似这样的“有偿”帮助,在现在的中小学生中并不少见。回答一道数学题,收费5元钱;借用一下橡皮、借抄一下笔记,也要付出相应的报酬。至于要付出多少则要看对方是否“黑心”。“有的同学帮你忙,或者借你东西,是要收钱的,有人甚至还放‘高利贷’。”六年级学生刘映辰告诉记者,同学间借钱也要还“利息”,少则一天5角,多则得在借款的基础上翻一番。“就像银行里一样。”

  家长看法世故还是精明记者了解到,学生间的利益交往已为家长所知,不少家长直呼现在的孩子“太世故”。在采访家长中,记者听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

  长时间来,人们都受着做好事不求回报、互帮互助是传统美德的教育,家长大都觉得,孩子的世界里互帮互助应该是无偿无私的。“孩子有一些经济头脑很好,但到了事事讲报酬的程度,就是自私自利了。”家长陈女士担心,有偿化的帮助行为会让孩子长大后把索要回报变得理所当然。

  不少家长同时指出,孩子接受信息的能力很强,并会马上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因此孩子中间出现这样的行为,明显是对成人社会的效仿。曾经从事过教育工作多年的家长吴女士认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需要格外注意孩子社会化过程中的教育导向,而不是为自己孩子占得的一点“小利”而沾沾自喜。有家长为此呼吁,学校的德育教育应该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班主任老师要多注意孩子身边的小事以及他们想法和变化,及时纠正这种行为。

  不过,也有少部分家长对这一现象并不担忧。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孩子只是比较精明,对金钱、经济有较早的意识,知道能用钱来解决问题。甚至有家长发问,“在这个经济社会还需要同学间互帮互助的精神吗?”

  专家观点帮助行为不是交易帮个小忙就要收“报酬”,借钱就得付利息,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行为,社会学家认为这其实是受到成人世界的影响。由于经济社会中的交易原则侵入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也将交易原则引进到了自己的生活交际中去。

  然而,这两种行为也需要区分对待。“收利息这种行为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指出,既然在成人世界中,不管是问他人借钱,还是向银行贷款,都需要付利息,那么孩子间借钱这一交易行为,收取利息也无不可,“这是一种通行规则。据悉,不少国外的家庭中也实践成人的理财规则,如此一来,孩子长大后就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于海同时指出,帮助行为不是交易。“小学生无法分辨帮助他人和借钱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这就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在同学关系中,应该交易性更低、互助性更高,积极发展互助友爱的利他关系。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