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空中坦克”新霸主--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 11:05  《少年科学画报》 

  在美国的西南部,有一个北美印弟安人的部落,名叫阿帕奇族,在印第安史上以强悍著称。相传阿帕奇是一个武士,他英勇善战,战无不胜,被印弟安人奉为勇敢和胜利的代表,后人便用他的名字为印弟安部落命名。美军的直升机以“阿帕奇”命名由此不言而喻。

  初师不利

  2003年3月24日,美国陆军第11航空团倾巢出动,32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气势汹汹地扑向卡尔巴拉地区,准备狠狠地教训一下伊拉克共和国卫队“麦地那”师第2装甲旅。自伊拉克战争开战以来,美军势如破竹,极少遭遇伊军像样的抵抗,“阿帕奇”还没遇到过真正的对手。全副披挂的机群吼叫着掠过荒芜的沙漠,飞行员们丝毫没有临战的紧张情绪。很快,一座村落出现在飞行员大卫视野里。根据作战地图,这里是卡尔巴拉附近的穆斯塔法村。目标区域快要到了,机内通话系统里传来声音:“武器系统状态良好,找到目标,把所有的导弹、炮弹、火箭弹都劲射出去就可以返航了。”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刹那间,呼啸的枪弹、榴弹像暴雨般从街边的棕搁树后、高低错落的屋项上向机群袭击而来。机长立刻命令各机拉高,同时搜索目标。但已经来不及了,32架“阿帕奇”被牢牢地“套”在了火网中。子弹打在机身上火星四溅,可乐瓶子大小的炮弹在空中乱飞,浓烟和炮火模糊了人的视线。数秒钟之内,所有32架“阿帕奇”全部挂彩,其中一架迫降坠毁,机组人员后来被俘,很多直升机遭严重损坏。美军的如意算盘落空了,被迫灰溜溜地逃回了基地。伊拉克军队靠着游击战术和低性能武器大败“阿帕奇”机群,这也是他们在整个战争中,唯一值得称道的战果,“阿帕奇”也初尝了打败仗的愁滋味!

  “长弓”的奥秘

  上文故事的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AH-64D),它是美军“阿帕奇”直升机系列最先进的一族,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攻击直升机。虽然初师不利,有人坚持认为“阿帕奇”不容小觑,其生存力、火力和作战能力不可低估,该机能在恶劣气象条件下昼夜执行反坦克作战任务,像是一辆在战场上空飞行的重型坦克。在遭遇3月24日的大败之后,飞行员们很快就改变了战术,在执行任务方面,“长弓阿帕奇”又承担起了传统的抵近火力支援任务,在“联合作战”中执行纵深突击任务,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实际上,“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因架设在主旋翼轴顶部的一套全新的感测系统而得名。该感测系统名叫“长弓”,是一种像香菇形状的毫米波雷达,主要作用是用来观测地面与空中目标。不管是在白天或夜晚,也不管任何天气情况,它都可以执行任务。“长弓阿帕奇”可以躲在掩护地形或树木后面,只把雷达露出来进行观测。雷达本身可以作360°和任何角度的扫描。由于“长弓”具有隐蔽功能,所以,敌人的感测器很难拦截或侦测到它。“长弓”雷达一旦扫描完毕,阿帕奇直升机就立刻降低高度,再度躲到地形或树木后面,机上的电脑则开始运作。在短短几秒之内,这套雷达的电脑处理器可以侦测多达256个敌人目标,并把它们分类,如履带装甲车、轮式装甲车、防空车辆、空中快速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等。电脑会为每个目标指定一个追踪的“身份号码”,同时录下它的相关信息,接着把这些资料传送给每一架在空中执行任务的“长弓阿帕奇”,以及和这个电脑网路连线的其他作战系统。因此,“长弓阿帕奇”的作用有时就像战场司令员指挥作战,。

  “长弓阿帕奇”像是一架模样很难看的外星“怪兽”,它能征惯战,残酷无情。而正是“长弓”雷达赋予这种“怪兽”随心所欲地找出敌人并摧毁敌人的能力。

  “长弓”是怎样作战的

  “全能”的作战斗士

  “长弓阿帕奇”直升机的“长弓”毫米波雷达可进行360°的全方位连续扫描,也可以对某个扇形区进行重点扫描。发射波具有脉冲短、不易探测的波形,并具有一定的频率捷变能力,不易被截获和干扰。当直升机在复杂地形的掩护下,这种雷达波可以穿过恶劣大气环境,发现机载红外设备所发现不了的伪装在地面杂波中的目标,并可以通过目标探测和分类设备将雷达探测到的目标信号特性与数据库的资料进行比较,依次排列出对载机的威胁等级。在跟踪瞄准目标时,不但速度快,而且可以瞄准多个目标。

  “长弓”毫米波雷达工作模式主要有空中目标追踪、地面目标追踪、地形描绘等(文中的图片清楚地显示出来)。“长弓阿帕奇”直升机具有很强的机动性,配备空对空导弹,可以进行空中作战,因此可对空中的目标进行有效的追踪(在对空目标追踪时不能探测地面目标);在进行地面目标追踪时,借助地形和建筑物的隐蔽,直升机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并用雷达进行扫描,其间所需时间非常短,一次扫描能获取大量情报,即使是90°扇形搜索区,完成扫描也只需6秒;“长弓”雷达还具有地形跟踪能力,这种方式一般在飞行员的夜视设备和夜视镜不好使用的情况下使用。一架装备“长弓”雷达的“阿帕奇”直升机能为整个攻击中队提供空中警戒。

  “长弓”的利剑

  除了敏锐的眼睛和聪明的大脑外,“阿帕奇”还有一把所向披靡的利剑,它几乎可以摧毁侦测出来的任何目标。

  先来看看机首下方这门30毫米M230链炮,它发射的是一种重量很轻的30毫米炮弹,可以射穿几厘米厚的装甲。M230链炮的装填器可以装填1200发炮弹。其余的武器都挂在机身两边的粗短机翼上,每个机翼下都有挂架用来装置导弹和火箭发射器。

  自从直升机开始加装武器以来,小型的非制导式火箭一直就是它们的武器装备之一,“阿帕奇”也不例外,它装置了威力强大的“九头蛇-70”70毫米火箭。这种火箭可以携带各式各样的弹头,从4.5千克的高爆(M151)弹头,到烟幕弹(M264)和照明弹(M257)弹头,甚至还有一种小钢矛弹头(M255)。“阿帕奇”直升机从设计之初,就深切了解长程反装甲导弹的必要性。拖式导弹的反装甲效果相当好,但由于受到制导电缆的限制,使得它的射程只有大约3.7千米,而且,在射出拖式导弹后,发射的直升机必须保持静止不动,直到导弹击中目标为止。而“阿帕奇”的“海尔法”导弹则大为改进,导弹由直升机鼻端的TADS/PNVS系统的激光目标标定仪引导,因此,射程更远,速度更快(超音速)。它的前后排列的弹头不仅能够炸穿T-72的装甲,甚至还能把它从焊接处炸成两半!

  攻防兼备的“阿帕奇”可抵挡住12.7毫米口径子弹,同时,就算它被高爆弹击中,也还能够支撑着飞返基地。它的机身设计可以承受20G(地心引力的20倍)的坠毁撞击,而不会伤到机上人员,而且油箱的设计也可以经得起坠毁的撞击,同时还会自动封闭。

  机群作战秘籍(由3架飞机发动的攻击)

  这里为大家图示了3架“长弓阿帕奇”(包括没有装备雷达的“阿帕奇”)在战斗中使用“长弓”雷达发动攻击的步骤。

  ① 指挥机借助地形或建筑物隐蔽起来,然后迅速升空,用雷达扫描。在掌握了战况信息后,向队员机分配作战任务。

  ② “长弓”雷达通过地面目标追踪模式对15°、30°、45°、90°扇形搜索范围内的目标进行扫描,其中对静止目标的最大侦测距离为36千米,移动目标的最大侦测距离为8千米。一次能侦测到目标128个,最优先攻击的16个目标可在战术显示器上显示出来。5秒钟内,扫描区能覆盖50千米的区域。

  ③ 各队员机负责的优先射击区。每架飞机在各自负责的区域内进行战斗,从而提高了战斗效率和生存能力。

  ④ 盟友军队所在区域为非射击区,此信息由机上的相关作战系统传递给同队成员。

  ⑤ 向同队成员传递信息

  ⑥ 队员机

  ⑥ 同队战斗机各自借助地形或建筑物隐蔽,在进攻的瞬间突然现身。

  ⑦ 发射海尔法L型导弹。由“长弓”雷达导引,利用导弹的雷达导引头锁定目标,发射后导弹会自动跟踪、攻击目标。因此,发射后直升机能立即撤离。而且,即使飞机上没有装载“长弓”雷达,射出的导弹也可利用其他支援机导引。

  攻击系统

  驾驶员席显示器上的图像

  副驾驶员/炮手席显示器上的图像

  导弹导引激光

  头盔辅助感应器

  飞行员所看到的景象会显示在连结于头盔上的一个小圆形显示幕上,而这个显示幕位于右眼前。这个眼前显示幕也会显示其他导航与射控资料,让飞行员随时可取得在战场上所需要的各种资讯。

  CPG控制台

  副驾驶员/炮手操作CPG控制台,通过“目标获得标定瞄准器”可以扩大、选择图像;武器选择和目标瞄准则可以通过武器控制系统来完成。

  主要武器 M230 30毫米“链”式机炮,70毫米火箭弹,AGM-114海尔法导弹

  从其它飞机上射出的导引激光

  数据链系统实现的作战效果

  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

  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接受雷达提供的情报。

  装甲部队

  向装甲部队提供战况信息和战斗支援。

  炮兵部队

  向炮兵部队提供攻击目标的信息。

  电子化机动步兵

  可与电子化机动步兵的先进装备系统交换情报。

  支援作战的对地攻击机

  向支援作战的对地攻击机指示目标、提供情报。

  接受发射攻击信号

  侦测战场情况

  同队飞机

  向同队飞机传送情报和战场信息。

  GPS定位系统

  利用GPS卫星情报,进行精密导航和攻击。

  司令部

  在司令部,集合了各战斗系统传送过来的情报(含图像),从而使作战目的得以实现。

  来自无人作战载具的情报

  步兵部队

  各分队之间互相交换情报。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