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体验失去母爱该不该? 小学特殊母爱教育引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4日 10:05   

  即将到来的母亲节成为郑州市各中小学校进行母爱教育的一个契机,这门没有教材的“爱心课”该怎么上?一些学校的做法引起了争议。

  体验失去母爱惹争议

  “洗衣服、做饭、接送孩子上学……”5月9日,在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根据孩子们的口述,老师张新玲在黑板上写下了各种母爱的表现。

  “如果现在这些爱都不在了,你会怎样?”张新玲把黑板上的字逐项擦去。

  “就像世界末日来了。”“我会很害怕很伤心。”两分钟的停顿后,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孩子哭了起来。

  该不该让孩子体验这种痛苦,教育界人士和家长意见不一。

  在家长刘玉鑫看来,这种走极端的教育方式有些残酷,不适合小学生。

  更多人认为这种体验教育很有必要。金水三中教导主任侯金山说:“现在的孩子把父母的爱视为理所当然,体会一下失去的痛苦,才会珍惜现在的拥有。”

  “从部分家长的反馈来看,多数体验了失去母爱的孩子更懂事了。”秦岭路小学校长曹建平称。

  他表示这种体验是善意的,学生流泪未必代表恐惧,而是真情流露的体现,从反面启发教育有时效果更好。

  对妈妈说爱中学生犯窘

  “妈妈,谢谢你。”“妈妈,我爱你。”5月10日在管城区二里岗小学,聆听着孩子的心声,妈妈们抹起了眼泪,95%的妈妈第一次听到孩子说出这样的话。

  “我们鼓励学生给妈妈一个拥抱,对她说出自己的感激和爱。”该校老师赵骁原说。

  要求学生对妈妈说爱的中小学校不在少数,有的还把这布置成了作业。

  “听到儿子说爱我,我很激动,母亲爱孩子都是不求回报的,有这一句话就足够了。”家长刘兰说。

  然而不少中学生表示很难做到,他们觉得跟妈妈说感激和爱的话很“肉麻”,自己会不好意思。

  “母爱教育形式不必统一,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考虑学生能否真正接受。”102中学老师刘可平说。

  他认为,对于高年级学生,学校宜引导他们以多种方式认识和回报母爱,布置作业的形式带有强制性,容易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让母爱教育流于形式。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