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学生报:追星是生活的点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 08:58  《中国中学生报》 

  作者:白冬

  事件

  3月26日,为了圆女儿的追星梦而不惜放弃一切的老人杨勤冀,在香港跳海自杀。死前他写下了12页遗书,内容句句指责刘德华没有良心,不能拨出少少时间,达成其女儿杨丽娟13年来与偶像单独会面及拿取签名的要求,最后更直接表明以死作出抗议:“是你刘德华把我逼死。”

  1994年的一个晚上,年方16的兰州姑娘杨丽娟,突然梦到一幅刘德华的照片,两边写着:“你这样走近我,你与我真情相遇”,她觉得是缘分,于是决定辍学,开始“专职”在家迷恋华仔,所有华仔的照片、海报、录音带她都不放过并且仔细收藏。

  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为退休中学教师,杨母陶菊英没工作,一家人生活艰苦,但二老为圆女儿梦想,惟有节衣缩食。

  从10年前迷恋华仔至今,丽娟为了见华仔,与父母先后3次到港、6次进北京,杨父倾家荡产筹募旅费,除了卖房、举债外,甚至到医院卖肾,但被院方拒绝,杨母亦跌伤双脚,需要拐杖助行。多年来一家花了约12万元在追星上,虽然夫妇二人并不言悔,可惜始终不能实现女儿的心愿。前不久,杨丽娟一家来到香港,如愿当面见到刘德华,可杨丽娟仍不满足于只与偶像留影纪念。3月26日,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

  杨丽娟疯狂追星的事例,被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关注。杨丽娟事件虽是个案,但在偶像崇拜日益成为大众常态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反思:从社会到学校、家庭,从大众到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培育起一种更趋理智的偶像文化?现在的中学生之中的确存在着很多追星族,追星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杨丽娟疯狂追星,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追星的关注和讨论。在青少年追星的事实背后,留给我们很多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追星?为此,我们采访了一些同学和老师。

  偶像缺位

  现在对待青少年追星,很多家长和老师已经比以往“宽容”了许多,大家的共识是青少年时代需要偶像的激励。但为什么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意义上的偶像不再有兴趣,却对明星非常崇拜?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导师施永达教授认为,如今教育领域存在偶像缺位的问题,这是目前教育和宣传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现在的教育和宣传都有一个现象就是走极端,动不动就树立高大全的形象,但如今已经是多元化的社会了,每个人的审美观都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味地树立高大全的偶像,反而会给学生一种不真实感,也让他们难以接受,这样他们自然而然就选择了追星。

  追星热应当降温

  在采访中,很多学生认为,时下的“追星热”确实要降温了。个别不负责任的娱乐报道格调不高,从而对读者造成了严重的误导。一个叫马克的学生言辞有些激烈:“社会舆论的效应和明星的自我炒作,导致追星族们将偶像奉为神,以为明星很了不起,很完美。”事实上,明星只不过是受到大家关注的普通人而已,他们也要吃饭、睡觉,和常人没什么两样,只是从事的职业不同罢了。某些媒体在明星身上披了一件“黄金甲”,让他们拥有无数美丽的光环,从而让“粉丝”产生幻觉。另外据说有媒体还要“资助” 杨丽娟再次到香港追星,真不知道他们是帮忙还是炒作!有人提醒某些社会媒体: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正确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让社会更加和谐,让中学生的生活更加精彩。

  化追星为动力

  针对追星现象,北京15中的马老师表示:“请同学们千万要记住,某个明星不会改变你的命运,而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所以还是要好好学习,化追星为动力,勤奋努力,日后每个人都能成为各个领域的‘明星’!”

  的确,追星本来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这个角度看,追星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狂热,那追星就失去了青春、纯真的色彩。由此可见,追星只是我们生活中的点缀,而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希望杨丽娟疯狂追星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本报记者 李明

  本报中通社北京分社

  记者 任艺专家观点北师大心理学院教授姚计海: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寻求自我道路上的普遍现象,甚至很多成年人也乐于为自己树立榜样,这是印证自我发现的一种渠道。

  提倡健康追星

  青年作家蔡骏:每个人年轻时代都会有自己的偶像,因为我们能从这些杰出人物的身上,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和人生意义。追星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激励,而不应该干扰自己以及他人的正常生活,更不能以家人的生命作为代价。毕竟“星星”永远都是挂在天上的,而家人才是你脚下坚实的大地。赠中学生朋友一句话:“星只可望而不可摘”。学生看法距离产生美北京初二 阿芳:我也是华仔的忠实fans,平时收集了好多刘德华的海报和CD,虽然我也想见华仔,但只是在心里想,不会如此痴狂,毕竟我们生活在现实,学习最重要。

  大连高一 阿伦:我也有自己喜欢的偶像——周杰伦,但是我只是欣赏他的歌,佩服他对音乐的不懈追求。

  大连 柯可:追星要保持理性的距离,“距离产生美”嘛!大家都要以平常心来看待明星。

  沈阳 小陈:做粉丝也要理性,理性地支持偶像,为他的成功出一份力,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粉丝与偶像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互相帮助,互相引导。通过喜欢同一个偶像,我们也能结识很多好朋友。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