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暑期生活成第三学期(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9日 09:00  中国新闻网 

  王玲颖告诉记者,她梦想中的暑假是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游,如今看来,这只能是一个奢望了。“等我上了初中,爸爸肯定让我每个假期都上补习班。”

  半数家长喜欢送孩子上培训班

  一到暑假,把孩子送进培训班已然成为家长们的“规定动作”。近几年,杭州还曾出现家长们漏夜排队给孩子报培训班的“壮观”场面。

  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由杭州市城调队对市区1000户市民家庭开展的调查。

  数据显示,有79.8%的市民家庭认为校外教育有必要。有孩子的市民家庭中有64.2%的孩子参加校外培训。其中,过半市民家庭给孩子选择培训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而为弥补在校学习不足,进行补课的达到28.5%。另外,校外教育活动类型的调查中,有50.0%的市民家庭喜欢培训班学习。

  这些数据表明,家庭对校外培训的支持度高涨。但是,家长们千辛万苦,花钱又花精力的时候,是否想过孩子会不堪重负?

  采访中,大多数家长在谈到孩子会不会培训过度时表示,上培训班应该是利大于弊。

  “现在的小孩子不要看年纪小,竞争相当激烈的。”今年暑假,钱阿姨的孙子除了每天要上文学班外,星期四和星期天还要参加数学班的补习。

  钱阿姨告诉记者,培训班里也搞淘汰制,学习不够好的小孩会在培训班里遭“刷”:“160人只选拔80人,淘汰率很高的!”

  为了让孩子在暑假里学到更多知识,钱阿姨每天全程陪读,一点怨言都没有,对于培训效果也很是“陶醉”:“学校老师都说我孙子作文写得好,是小神笔!”

  当问及有没想过孩子这样暑假会不会累了点,一位家长说:“小孩子有什么累的?!上培训班贵着呢,我们送孩子上课也很累的。”

  培训班更像假期“托儿所”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部分家长对培训班的教学效果其实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对他们来说,补习班更像是“托儿所”。

  一位家长道出了一部分人的真正想法。“不上培训班,小孩就没地方放。带到单位去影响不好,放在家里,他只会守着‘两电’,一个电视,一个电脑。孩子年纪小,缺乏自制力,街上诱惑又那么多,万一迷上网吧怎么办?”该家长说,到了培训班,又能学习,又能让老师管着,他们也就省心了。“就算学不到什么,也总比他一个人待在家里好。”

  一些学生也对记者诉说了他们没地方可玩的烦恼。一个学生对记者说:“刚放暑假的前几天,补习班还没开班,我就在家待着,除了和同学电话聊天就是看电视看书,不知道该做什么,也很无聊的。后来上补习班,每天就有事做了。”

  没地方可玩不仅是一个孩子的慨叹,越来越多的孩子发现,除了培训班,他们的假期竟无处可去。一位学生家长说,本来给孩子玩的地方,都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收费培训班;科技馆、博物馆等地方,举办的活动也越来越少;去图书馆和书店也只能是看看书。漫长的暑假,孩子们还有哪里可去呢?

  在学习与休息间寻找平衡点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出现在春秋末年的我国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即提出“藏息相辅”“修游结合”的原则,强调课内与课外、学习与休息相协调。

  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既能让暑假中的孩子有所收获,又能轻松度假,浙江省青少年维权中心负责人陆保衡说自己也拿捏不好。他告诉记者,很多家长也在为孩子在暑期培训与休息之间寻找平衡点犯愁。

  “一概不让孩子上培训班,他们就只会玩电脑。适当的培训应该搞,但又不能过分进补。”陆保衡认为,把孩子的暑假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家长,不能只图孩子有人看管,也要为他们的身心考虑。

  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刘如一在接受采访时说,每年假期,家长们都挤破头给孩子报名参加培训班。该中心也曾经吃惊地发现,有个别家长一口气给孩子报五六个班。这种做法是不提倡的。“我们也在一直提醒家长,孩子喜欢的班可以报,不喜欢的就不要强求。”

  “不一定进了培训班才能学到东西。”刘如一提醒说,暑期本来是安排给学生放松的假期,家长没有必要给孩子填得太满。除了选择培训班外,走进大自然,参加夏令营等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增加知识,不一定非要坐在教室补习。

  针对有的“第三学期”的孩子已经出现逆反心理,刘如一建议,如果孩子厌烦了,做家长的就没必要硬性给孩子安排培训计划。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