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学生农科成果受到行家赞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0日 07:25  东方网-新民晚报 

  农民把收割的粮食装进麻袋时总要有人帮着张开口袋,能不能发明一个“麻袋张口器”呢?沿公路两侧的丝瓜和南瓜为什么老长不大?外来菜农通常使用些什么样的农药?……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的并不是农科专家,而是浦东新区龚路中心小学学生们正在开展的研究性课题。这群农家后代的“农科成果”,还真让行家们赞赏呢。

  农家后代仍爱“农”

  龚路小学是一所乡村学校,所在的曹路镇内建有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全校2000多名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原先的农业家庭,父辈或祖父辈都有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背景。有趣的是,这些孩子生活的环境虽然早已城镇化了,但不少学生的潜意识里仍有着对农活的偏爱。每学期初,学校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同学申报研究性课题,至少有三成左右的学生的研究方向是选择与农田、牲畜、沟渠和花木打交道。五(5)班的陆周非凡是个小农业迷,他说:“农村的迅速城市化,吃稻谷的家鼠没有了,捕鼠的猫也下岗了,这是生物与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食物链的变化,目前我正在研究如何找到城市化后防止流浪猫野化的有效途径。”目前,小陆同学还在研究另一项课题,就是施哪一种含铁物质后可以提高菠菜的铁含量。

  灵感来自新农村

  “你们的学生怎么还会对农业感兴趣啊?”当龚路小学师生参加市里的青少年科技比赛,一些中心城区的学校老师和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疑惑,甚至还有人说“这样的课题怎么能和我们的数控机器人相比啊。”“市区学校的学生课余研究课题,或许会瞄向机器人、软件技术等项目,但我们在引导学生自主开发研究性课题时,特别提倡注重与本地的文化氛围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孩子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级校长蔡忠铭说,鼓励孩子关注身边的农民、关心农业发展态势,其意义一点不亚于对“高精尖”项目的研究。

  “学生的许多课题灵感是来自于新农村建设和新农业发展的成果。”学校党支部书记季志娴说,那些研究农业课题的学生,不仅会请教老师,回家还会主动向上了年纪的老农讨教,学校也会经常将他们带到镇里的现代农业园区的田头,直接拜农科专家为师。

  农用课题派用处

  姚友明和陶惠均两位科技老师指着一叠学生课题报告对记者说,诸如《马兰头人工立体栽培实践》《大棚西瓜不同生长方式的实验报告》《农村城市化区域猫的生活习性研究》

  等多个课题无不“泥土气”十足,而且还得到了镇农业服务中心专家们的好评,有些学生的课题还被应用到了实践中。

  龚路小学紧挨环东二大道,曾有附近的村民反映棚架上的丝瓜生得越来越少了,而且南瓜也老长不大。学生们经大量实地考察和实验种植发现,极可能是公路夜间照明和过往车辆聚光灯的照射,造成了此类果蔬的减产。经学生们的大力宣传,现在沿线农户已很少在公路两边栽种丝瓜和南瓜了。

  曹路镇饲养的奶牛占到了全区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开展《散养奶牛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课题时,四、五年级的同学都被派到各自所在的村队,调查有多少宅前屋后饲养着奶牛,排泄物又是如何处理的。正是由于同学们挨家挨户的科普宣传,现在奶牛饲养户的周边环境质量也大为改观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