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视家庭教育个性必须融入共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30日 09:57  当代家庭教育报 

  重视家庭教育个性必须融入共性

  ——访陈招娣少将

  (导语) 25年前在日本世界杯上,陈招娣与队友们顽强拼搏,为中国女排夺得了首个世界冠军。25年过去了,她成为了中国体育界的第一位女将军。2006年7月14日,中央军委正式批准陈招娣晋升少将军衔。“如果说夺冠是运动员的执著追求、当将军是士兵的光荣梦想的话,那么现在我真的是美梦成真。不过,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在荣誉的光环下,我们这位老女排队员看到的是更多的责任,想到的是对自身更高更严的要求。

  1981年,中国女排出征在日本举行的第3届女排世界杯,陈招娣与郎平、张蓉芳等国家女排主力队员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实现了夺得首个世界冠军的梦想,从而率先实现我国“三大球”零的突破。今日,身为总政宣传部副部长的陈招娣少将在接受采访时,最先谈到的还是排球和体育。“我觉得我的成长受益于老女排精神:热爱事业、团结协作、兢兢业业、持之以恒、吃苦耐劳。”说到“老女排精神”,陈招娣的双眸里光彩流转,表情也生动了许多,她笑着告诉我,“就是现在,只要看到球场,无论是什么样的球场,也不管凭我的实力能不能赢,我都会一门心思地想上场赢球,这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

  永不服输,是部队顽强拼搏、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是中国女排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陈招娣鲜明个性的写真。

  国家队是个大家庭 学会处理好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小标题)

  和陈招娣接触过的人都说她是一个随和开朗、平易近人的人,而她却谦虚地说,这是当初被袁指导(前女排教练袁伟民)“修理”出来的,也是其人生慢慢成熟的结果。原来,刚进国家队时,陈招娣是以个性鲜明、倔强任性而出名的。

  玉不琢不成器。袁伟民开始精心地“修理”她。给陈招娣留下深刻印象的则是两件事——

  “一次,结束训练后,袁指导突然问,‘谁还想加练?’一天练下来,大家早已精疲力竭,谁还有力气加练啊?没有人响应。我想:那我就再练一会儿吧。于是,我自告奋勇地走了过去。那时候,我们和游泳队一起训练,场地比正规排球场要大很多。加练的内容是:接起15个好球,即我要先摸到场边的铁丝网,然后跑到3米线滚翻救球之后再跑回去摸到铁丝网,跑回来重新开始……

  “按理说,接起15个好球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那天的训练强度本来就很大,人已经练得很疲惫了。在接到第9个球时,我实在跑不动了,就说:‘我不练了!’‘你想不练就不练,这是训练,又不是儿戏!’袁指导面无表情继续自顾自地扔球给我,我蹲在地上怒目横眉地瞪着他,心想:我是主动加练的,现在练不动了,那我还不能不练啊?此时,一个个排球在我面前弹开……每弹开一个球,袁指导就减掉一个好球。

  “当第9个球从我眼前消失的时候,袁指导示意我从零开始。‘我不练了!’抱起衣服,我义愤填膺地向场外走去。训练场里静悄悄的,我能听到自己咚咚咚的心跳声。教练和队友们就在身后看着我——这样也不算英雄啊。不行,我还是得回去重练,我一定要接起15个好球给他看看!

  “于是,我又跑回来重新开始。袁指导仍旧不紧不慢地发球,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累啊,实在跑不动了,我就抱起衣服想一走了之,但是又不甘心,就又再走回来继续……当时我趴在地上,绝望地想:索性累死算了!但是嘴上依然不肯服软,我气咻咻地冲着袁指导大喊:‘用不着你发慈悲!’……

  “那次接起15个好球的代价,是我浑身上下整整疼了一个星期。事后想想:肯定是袁指导发现了我身上一些不对劲的苗头,刻意‘修理修理’我。”当陈招娣声情并茂地回忆往事时,透过她言简意赅的表达,不难看出这样的“修理”对于她人生道路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