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学老师对升小学的经验之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6日 17:05  《年轻妈妈之友》 

  PART2:小学老师的经验之谈 

  姚燕 小学一级教师,班主任

  不要让学习压力和失落感“冻结”了学习兴趣

  幼儿园里以游戏为主,小学的学习则正规化,一节课35分钟,还要正襟危坐,举手发言,还有那么多的作业、考试,陡增的学习压力让很多孩子一下子难以适应。再加上对学习习惯的严格要求,比如,要完成作业,抓紧时间,整洁书写,及时订正等,让很多原先学习习惯较差的孩子措手不及,顾此失彼。

  建议:

  ①学前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和“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②入学后,家长要关注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小学教师保持一致,形成合力,让学习习惯的培养能一步到位,同时淡化对分数的重视。

  秦英(小学语文教导主任,名优教师)

  上海 “二期课改” 的新教材中,语文课的特点是“读写分流,多识少写”,入学后,孩子先学课文、识字,一段时间以后才学习拼音知识。课文都有配套的音像资料,孩子可以边听边读,同时手指随字移动。这样多感官的参与,加上孩子本身机械记忆好的特点,孩子学起来并不会很吃力。所以,相比老教材,新教材更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作文、阅读的水平。

  建议:

  ① 拼音在入学前没有必要专门学习。家长可买回小学一年级语文配套录音磁带,让孩子在游戏、画画或吃饭时有意无意地听一听。

  ② 注意力训练很重要。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做一件事情”的习惯,比如专心地练琴、画画、听故事、看少儿节目等。

  ③ 抓好入学后的第一个月。建议家长每天陪孩子一起学习,为孩子提供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程芳(小学数学高级教师)

  “二期课改”中,数学课更注重数学的实践性和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知识的传授都建立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同时,新教材起点高,内容多,节奏快。

  建议:

  注意培养孩子的“数感”。比如上下楼时数数楼梯,散步时数数电线杆,吃饭时分发碗筷,吃西瓜时比比哪块大哪块小,结合身边事做做简单的运算:平时咱们家里是3个人,今天爷爷奶奶来了,现在家里有几个人?让孩子了解, 数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

  丁素虹(小学高级教师,班主任)

  年龄小的孩子更令人操心

  在我班上,老师才讲了一半的课,5岁半的成成就坐不住了,桌子椅子吱嘎乱响,弄得其他孩子也不安分起来。老师不得不停下来,维持课堂秩序,后来只好将他调到最后去坐。同样,不到6岁的阳阳经常不交作业,起初是因为根本不知道要抄下老师布置的作业,后来能努力地将黑板上的内容“画”到本子上,可到了家,却谁也看不懂。妈妈只好打电话问各科老师,后来干脆到教室帮儿子抄作业。

  因此,孩子入学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年龄小、身心不够成熟的孩子会让老师和家长更操心,孩子自己也会丧失学习的热情。

  PART3:教育专家的分析

  洪瑾嘉(某早教中心亲职教育部主任)

  入学前可以做哪些准备?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是不同的两个教育阶段,学习与生活制度有重要差异,家长做些科学合理的准备,可以帮助孩子减缓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坡度。

  ◆学龄前期(3~6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①做事情的有始有终。包括事情开始的准备和结束的收场。开始可以在成人的带领下完成,逐渐过渡到独立完成,并变为一种习惯。

  ②管理自己欲望和情绪的能力。如:克制对别人的东西的占有欲望;学习等待和轮流;懂得“够了就不需要了”。

  ③阅读习惯和表达能力。亲子阅读时,有意带领孩子读画面旁的文字;外出时,看路牌、广告牌、商店名、商品名称和标价等,轻松积累识字量;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孩子叙述所见所闻;多让孩子接触生活中的数学;根据条件让孩子接触英语的听读环境。

  ④好奇、好问,不满足一知半解的思维方式。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不同的生活,关心孩子的每一个提问,并且有问必答,满足孩子的智力需求。有时则可鼓励孩子在自己的不断操作中寻求答案。

  ◆幼儿园大班,入学前的强训期:

  ①作息时间作相应调整。不午睡,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②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从吃完饭收拾自己的饭碗做起,到整理玩具、学具。

  ③适当进行20以内的运算,认识计量单位及简单的用具,练习句子的朗读,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文字。

  ④适当训练孩子做事的持久性。

  ⑤训练孩子听完整别人的话,并能正确表述其听到的内容。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