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孩子的要求家长能首先做到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9日 08:01  津报网-每日新报 

  生活中,家长们在对孩子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要求自己是否能做到。如果能,家长会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如果不能,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便会大打折扣,严重的还会扰乱孩子的成长。

  案例:一位四十多岁的父亲很苦恼,因为上初三的女儿让他束手无策。女儿在升入初三后,只上了两个星期的课便休学在家,理由是厌学。而且和他的关系也很差,两个人总是斗来斗去,他经常会被女儿“辩论”得无言以对,愤怒的他会用推搡或是“我不养你了”的话来结束一次又一次令他恼火的辩论。他不明白,女儿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在和父女俩分别聊过天后,张丽姗说,“父女俩问题的根源就出在父亲身上。”

  在和女孩儿的聊天中,张丽姗发现,女孩儿对社会的感知方面比较强,“她跟我讨论去欧洲还是去美国上学好,那些去美国上学的同学又有什么长项等等。但是她的父亲却用一种以为女儿什么都不知道的思维方式去教育女儿。”

  这个父亲在司法界工作,属于二线工作人员,他想通过司法考试进入这个圈子的主流,每次考试前都抱着“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的决心,可是一拿起书本就打瞌睡,考了三次都没有考过,于是就放弃了,放弃的时候他说,参加司法考试也没什么用,这个社会并不靠真才实学,而是靠关系。像我这种性格的人,就是考上了也没有什么意义。他其实是为自己不再考试寻找一个理由,但是他的说法给孩子一个特别大的误导,因为他一方面跟孩子说,必须要好好学习,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高中上大学,才能有好的工作和社会地位,他对女儿是这样一个推理,但是轮到自己的时候却说真才实学没有意义,他的话一下子把孩子说乱了,她不知道这个社会到底是靠真才实学还是靠人际关系。

  与此同时,由于女孩儿的成绩不好,和老师的关系不太和睦,这让她感觉自己和父亲是一样的,即使现在努力学习也没有任何的意义,自己依然是一个不能入流的状态。有了这个界定后,她开始和老师作对,她觉得在和老师作对的时候,就仿佛在和恶势力作对一样,她跟老师辩论,讲社会的发展,讲哈佛大学的教学思路,用这样的方式去打击嘲讽老师什么都不懂。当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后,她的父亲对她说,你不能对老师这样,老师是为你好。你应该好好学习。但是,孩子却放弃学习了,初二的下学期只上了几次课,然后一直到初三上学期,上了两个星期的课,然后就不再上了。

  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并不鲜见。家长要求孩子干干净净,可自己的个人卫生却马马虎虎;要求孩子不挑食,自己却只挑喜欢的吃;要求孩子做一个遵守规则的人,自己却闯红灯……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首先就要以身作则,喋喋不休的说教永远不及身体力行的身教。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家长的要求。

  文/小棉

  对家长的建议

  一、家长要有一个特别明确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是完整的,可行的,换句话说,你的价值观你真的相信,这样你才可以把你的价值观推广给你的孩子。如果你对孩子的教育是一种状态,而对自己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或者说你所追求的和你对孩子所追求的是相悖的话,那么这样会削弱你的教育能力同时混淆孩子的视听,最终让孩子的学业和成长出现波折。

  二、家长想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就必须明白孩子现在是什么角度,是2009年或者是21世纪的时代,孩子所处的是怎样一个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她的同龄人又是什么样的认知水平,家长要把这些事情搞清楚弄明白以后,再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一些对比得失。而不是我当年,你当年和你孩子的当年差不多相差了三十年,那完全不是一个状况。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孩子去分析,理解孩子的感受,倾听孩子的声音,这才是对孩子引领的一种趋于合理的选择。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家长 学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