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莫让中小学生再为奥数“竞折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9日 10:01  人民网 

  据报道,一段时间以来,只要和家有小学生的家长们谈起“奥数”,几乎无人不痛恨,其中的苦楚似乎难以用语言表达。可问起小学生,居然几乎是人人都在上,当然极少听说哪个孩子真正喜欢。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一项国际性赛事,出题范围超出了国家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数”,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少而又少。换句话说,“奥数”本是只适合极少数早慧儿童的“奢侈品”,和大多数孩子真的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大家都去学“奥数”,用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的话来说,结果只能是“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

  可是,尽管家长恨“奥数”、院士批“奥数”、学生怕“奥数”、舆论骂“奥数”,但“奥数”就像孩子们头上的一道紧箍咒,谁都没有办法将它褪下来。原因其实很简单:许多中学将“奥数”成绩作为入学的重要参考依据,而“奥数”培训机构则与一些中学结成利益共同体。更重要的是,教育管理部门也成为“奥数”狂热的直接推动者,仅仅“五大奥赛”获奖者高考中享受加分或者获得保送资格这一条规定,就足以令无数中学生“竞折腰”。

  “奥数”乃至诸如此类的各种竞赛、考级,本不过是一种“适者参与”的纯粹的智力训练和素质拓展方式,事实上却因为能带来高考加分或获得某种资格,而异化成为所有孩子成长路上的一道标杆。越过它海阔天空,止步不前则意味着放弃对更高目标的角逐。因此,绝大多数青少年不得不放弃顺其自然的成长方式,而拥堵在一个窄窄的胡同里气喘吁吁地一路狂奔,非但不能起到促进健康成长的作用,反而被迫过早透支精力和热情。其结果只能是成就了极少数胜出者,却戕害了大多数青少年。

  剥夺了许多孩子快乐童年的“奥数”以及各类竞赛、考级,单靠社会舆论的呼吁是很难根治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介入和有效监管。也许,当务之急就是教育主管部门下决心剔除附着在“奥数”上的高考加分或保送资格等悬赏性政策,使其成为真正的适合者、爱好者的快乐游戏,而非对大多数青少年的变相裹挟。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奥数 竞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