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小学生为何不阅读课外书籍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6日 08:57  红网 

  中小学生需要通过课外阅读来开阔眼界,这已是人们的共识,可是,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兴起,出版物的良莠不齐,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就不断让人担忧。

  日前,上海市少年儿童媒介使用及课外阅读状况调查出炉。调查显示,父母与老师对青少年读报指导不够,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交流较少。此外,仅50%中小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选择阅读课外书籍。这份由少年日报社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初中及小学生目前偏好通过传统印刷媒介进行阅读,初中生首选杂志,小学生首选书籍,初中生通过上网阅读的比例已达15%。另外,一成多小学生父母“从不”与孩子一起阅读与交流,近一半小学生父母“偶尔”与孩子一起阅读。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27%的学生在学校里从没受到老师阅读报纸的指导。(《解放日报》4月13日)

  这样的结果应该说不出意料,但是调查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足够让人深思。如果面对这样的结果有关方面还能无动于衷的话,那么中小学生除了课外书籍无人问津之外,更多“无良”出版物将占据青少年的耳目,课外阅读的状况将不断恶化,后果如何,可想而知。

  其实,中小学生不是不愿意阅读课外书籍,他们也不是欠缺课外书籍,从图书出版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每年出版社提供给中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足够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现时有部分论调认为,“市场不给提供孩子们需要的书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爱上网络读物,又或者因为孩子们不阅读课外书籍,就批评市场没有适合他们的课外书籍。

  我们必须承认,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还需要家长与老师的指导,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与知识构成决定的,如果孩子们没有阅读现在已有的书籍,有人就认定没有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这是忽略了成人指导的重要意义,对孩子们健康阅读的习惯的形成绝对是有害无益。因此,正确认识家长与老师在指导中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起到的重要作用,才是洞悉中小学生为什么不读课外书籍的关键所在。可是,现在家长与老师做了应该做的事吗?“27%的学生在学校里从没受到老师阅读报纸的指导”,这样的结果用“触目惊心”来形容绝不为过。

  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如同文化课学习一样,离不开家长与老师的悉心指导,就是这样浅显的道理,现在却被人遗忘了。现在是这样:家长不关心孩子的课外阅读,老师关心的也只是学生的分数,他们的课外阅读如何,用不着为他们操心。这样的思想意识,长期存在于家长与老师之中。现在的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阅读已经烙上重重的功利色彩了,读什么书,先问对考试分数有没有帮助,最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许只有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教辅资料才配才是这样的书籍,否则,家长不支持孩子去购买的。当然,我们不排除少数支持孩子课外阅读的家长,但是这样的家长,如今也渐渐的少了。因为课外书籍对学生成绩提高效果不明显,课外书籍也已经有成为中小学生负担的趋势,这实在是悲哀。

  不过,家长与老师对青少年的课外阅读关心不够,其实也是事出有因。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大部分家长还巴不得孩子乖乖地不读课外书籍呢!同样,有些老师将学生的课外读物视为洪水猛兽,不少学校还对部分课外书籍进行围剿,课外书籍生存空间有限,原本属于它们的地盘都被眼花缭乱的教辅书刊占据了,老师与家长看了,也都笑了,课外书籍却哭了。这样的“惨状”,难道不是正是应试教育造成的吗?在这一指挥棒之下,家长与老师其实都很无辜。“仅50%中小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选择阅读课外书籍。”这样的“惨状”,很大程度上不是课外书籍出了问题,而是教育出了问题。例如,语文科的教学大纲明确列举了推荐给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可是,又有多少学生把这些推荐当回事,甚至语文老师都不当回事!这样只见推荐,不见落实的“政策”,也是教育的一个怪胎。

  当完成升学任务成为学生的主旋律时,课外阅读又焉能站起来?不去除阅读急功近利的思想,不去从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高度认识课外阅读,不把教育当成真正塑造人的教育,课外书籍,永远都只是配角,没有课外阅读的教育,又怎样肩负起塑造人的重任?让中小学生亲近课外书籍,让课外阅读站起来,这一切又需要家长、教师的全力支持,需要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阅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