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尊重孩子也是一份六一厚礼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 11:18  东北新闻网 

  柏文学

  六一国际儿童节快要到了。想必很多做父母的都已经或正在筹划给孩子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送孩子一个特别的惊喜,也让为人父母的爱心得到一次特别的滋润。国际儿童节,是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节日。按照《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等人权国际公约的原则,在1924年《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和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的基础上,联合国于1990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我国是参与制定国和签约国之一;在批准《儿童权利公约》的同一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和世界多项人权宣言一样,儿童权利宣言和保护公约,也是源自对灭绝人性的法西斯行为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尤其是3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亿万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得到了越来越好的保障。然而,儿童的权利也适合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了,就会渴望稍高层次的需求。这些需求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尤其是独生子女,减低了生育孩子的经济负担,我国绝大多数儿童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基本不成问题,而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就难说了。尤其是尊重需求的实现和满足恐怕很不乐观。

  例如,孩子和妈妈一起到邻居家串门,邻居拿出水果给孩子吃,还没等孩子做出选择,妈妈可能已经替小明做出回答,告诉阿姨说孩子不舒服,不想吃,而孩子内心里却挺想吃的。有时,孩子不想吃肉,父亲担心孩子营养不够,总是想方设法地让他吃,强迫他多吃一点,甚至以棍棒相吓。再如,为了孩子在起跑线上不输给人家的孩子,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有没有某些方面的天赋,就强迫孩子学钢琴、学国画、学跳舞,并且要考级。为了孩子弥补自己人生的缺憾,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强迫孩子钻在教科书中,钻在文山题海中,不能看孩子喜欢的童话和动画剧。总之,孩子的一切完全被“为了你好”的父母操纵,孩子没有无选择的权利,孩子体验不到被尊重。

  孩子的尊重需求是多方面的,尊重其隐私权就是其中之一。5月24日,湖北省审议《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草案)》。该草案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及其他个人信息,未经同意,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查看、隐匿、毁弃、公开。即便是家长,没征得孩子同意也不能私查孩子的信件和手机短信,随便翻看,就有可能导致违法(5月26日楚天都市报)。湖北这项草案在网络上受到大多数网民的反对、嘲讽甚至愤怒。这表明,什么叫尊重,什么叫尊重孩子,为什么要尊重孩子,很多人是不明白的,甚至根本没有这个概念。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57年写了著名的《爱弥儿》,就从人道主义出发,提出尊重儿童的人格和尊严。当代中国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孙云晓说,童年的幸福是儿童一生幸福的开端,童年的不幸是儿童一生不幸的源头。不被尊重的孩子,幸福感被严重打折。笔者自身在童年时代,被父亲的严厉管制和野蛮棍棒教育,造成心灵扭曲而不自知。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通过阅读青年心理学和其他心理学书籍,至今没有完全纠正到正常。笔者的女儿长大后认为她的童年很痛苦,是我剥夺了她的自由,而我却认为比我父亲好了很多很多倍。所以乡邻说笔者有出息,笔者的同事说笔者的女儿有出息,可是我内心深处和父亲的结,女儿内心对我的结,至今没有解开。可见儿童被尊重的重要。

  《天才儿童的悲剧》的作者爱丽丝·米勒指出,消灭暴力存在的土壤必须从每一个婴儿一出生就开始,因为只有在一开始就体验过爱和尊重的生命,才知道如何尊重其他生命,才不会通过伤害别人利益的方式来为自己获取满足。所以,当世界上的成人不能有意识地放弃世代相传的毁灭孩子天性的教育方法时,谈论人类前景的一片光明就只能是自欺欺人。人必须改变的是代代相传的传统观念,而这是比征服外部世界困难得多的事情,因为改变自己从来就是人类的弱项。该书译者袁海婴提醒我们,别把家整成无形的监狱;家庭既是避风港,又是最早体验痛苦的地方。他认为,儿童大多是在成人设置的“监狱”(家庭和学校)中长大的;成人在自己做了父母之后,便不再记得或不再承认自己在童年时的感受(尤其是那些仅仅由于年龄小而受到的来自“高高在上”的成人的羞辱、嘲笑和不被成人所理解的压力)却不自觉地代代相传。

  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民族的未来,学会尊重孩子,也是为父母者、为师长者,送给孩子的一份六一厚礼。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六一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