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70后雷人且温馨的零食记忆(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31日 14:38  北京晚报 
零食的记忆
零食的记忆

  那时肉的零食太少了,仅有一种咖喱味的黄牛肉干,小纸包中吝啬的二三块,还要祈祷别是筋,才能一丝丝享受。零食以一字概之就是“糖”,不同形式的糖,很容易地就让我们甜到心里去,印在记忆中。

冰棍要排队才能买到
冰棍要排队才能买到

  3分钱的凉爽

  那时候的冰棍种类掰着手指就能算清楚:3分钱一根是红果的,5分钱的是小豆冰棍和巧克力的,后来有了1毛的奶油冰棍和双棒儿,香蕉口味,也叫鸳鸯冰棍。还有奶油冰砖,一毛钱一块,用一个蓝白双色的纸盒子包着。上世纪70年代末又有了0.35元的蛋卷,类似今天的可爱多,吃上一次,算得上比较奢侈了。那个时候卖冰棍都是用自行车驮一个白色木箱,走街串巷地叫卖冰棍。为了防止冰棍化掉,箱子上不仅有个木盖子,里面还有一层厚厚的棉被,被子下有个装冰棍的竹冰壶或保温桶。那时的大多数孩子经常吃的是较便宜的红果和小豆冰棍。吃冰棍也有讲究,男孩子喜欢大口咬,而女孩子喜欢嘬着吃,男孩子的冰棍通常很快就吃完了,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女生吃。

动物饼干当“牌”打
动物饼干当“牌”打

  动物饼干当“牌”打

  动物饼干算是零食中的上品,一毛钱可以买上一两。饼干的造型有小马、大象、老虎、小猪、猴子、小鸟之类,不同的小朋友有不同的吃法。有人会把最喜欢的小动物造型先吃掉,也有人习惯把自己喜欢的留到最后吃。也有人会先把每个动物造型都挑一个出来放在一边,留到以后吃。大象是所有动物饼干中最大的,很多人都把大象留到最后细细品尝。当然也有小朋友拿饼干当“牌”打,按着小脑袋瓜里的规则,谁能吃谁都有本账,赢了的当然进了自家肚皮。

最小资的是橘子汁
最小资的是橘子汁

  最小资的是橘子汁

  上世纪80年代读小学时能用水壶罐一壶橘子汁是很小资的。因为大多数同学的水壶里是凉白开。商店里的橘子汁封装在一个个类似啤酒瓶的玻璃容器里,糖分很高,可以零打,也可整瓶买回,用时倒一点在杯中加开水稀释,省着点可以喝半个夏天。当然鲜亮的颜色都是色素,痛快完后少不了伸个黄舌头出来吓人。

  米花真的要“爆”

  爆米花算是70后小时候很普通的零食,用一个黑黑的炉子放进大米做的,可以算得上最早的膨化食品。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爆米花是一种比较解馋的零食,只需要一小碗米,就能爆上一大锅,吃上很长时间。那时的孩子只要听到“嘭”的一声,就知道爆米花的人来了,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急忙盛上一碗米(有时还会自己带上糖精),派家里人带着盛爆米花的大铁锅去排队。爆米花的高潮是炉子摇到一定程度时,小贩会在炉子上罩上一个黑布袋,发出“嘭”的一声,这表明米已经爆好了,接着,连着黑炉子的黑布袋里就会倒出满满一锅的大米花。

  米汤堪比牛奶

  米汤是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脑子里饮料概念的雏形。米汤就是煮饭煮到半熟时饭锅里的米汁。一小碗浓浓的米汤,奶白色,放几颗盐,味道和营养都不错,可以和如今的牛奶相比。

铝饭盒
铝饭盒

  春游

  铝饭盒和军用水壶

  70后的小孩比起现在的孩子要自由得多,但是说起春游,也是很兴奋的一件事。春游前一晚,父母也会跟着忙活,准备烙饼、茶叶蛋或煎蛋、炒黄豆,用一个大号铝饭盒装起来,那时,同学间饭盒里的内容没有太大区别。除此之外,要带上一个装满了凉白开的绿色军用水壶。出发前,父母往往会给三分五分的零花钱,女孩一般会存起来,男孩买点糖果或冰棍就花掉了。条件好些的春游时会带义利面包,以维生素面包果子面包为主打品种。男生通常在途中就开始吃,午餐时则主要是搜刮和扫荡残屑。学生从集合出发,一直到最后解散,都以小组为单位活动,集合时间和地点,都是老师指定的。

天价小人书
天价小人书

  读书

  天价小人书

  不少70后的孩子也是小人书迷。当时最受欢迎的小人书有《樊梨花》、《阿诗玛》、《鸡毛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国演义》,高级一点的是绘画版,这种小人书大多表现的四大名著等历史故事,在当时很多都是由国画大师亲自操刀的。一套《三国演义》绘画版得要9块多,对小孩子来说已经是天价了。差一点的是电影剧照版,内容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尽管那时的小人书一般一本只有5分钱,那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去书店买上一本。小人书翻烂了,就用牛皮纸糊上边,宝贝得很。

夜晚露天乐土
夜晚露天乐土

  电影

  夜晚露天乐土

  70后的人是每天伴随着10点15分的“小喇叭”广播长大的。那个时候有个黑白电视就很“拽”了,大院里的孩子经常拿着小板凳到活动站去看电视。《大闹天宫》、《神笔马良》、《崂山道士》、《小蝌蚪找妈妈》等国产动画片,70后的孩子一般都看过几十遍。后来,《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花仙子》、《聪明的一休》也吊足了孩子胃口,俨然“哈日”的鼻祖。现在露天的都是汽车影院了,那时空地上立个铁架子,再挂上幕布,就是孩子晚上的乐土,经常晚饭顾不上吃,早早搬了板凳去占据有利地形。有时正面人太多,还会坐到反面看。

北冰洋汽水
北冰洋汽水

  “带气儿的”它是老大

  70后对北冰洋汽水会有种特殊的感情。那时市面上最主流的饮料就是北冰洋的橘子汽水,浓度高、气也很足,卖0.15元一瓶。夏天,拿出瓶冰镇北冰洋汽水,咬开瓶盖,两口下肚,再打了个夸张的饱嗝,没有什么比这更爽的享受了。可乐是什么,还没什么人知道呢。

宝塔糖
宝塔糖

  抢着吃的两种药

  山楂丸是用山楂做成的助消化的药,酸酸甜甜,没有一点药味,和那时的其他中药一样,用乒乓球大小的白色塑料球装着,接缝处用蜡封着,3分钱一个。那时家长给零花钱通常是三五分,水果糖是1分一块,牛奶糖2分一块,山楂丸可以说是牺牲了两三块糖换来的,吃的时候也就格外珍惜,一个山楂丸有时可以吃两三天。

  宝塔糖是一种打蛔虫的药,因为是给孩子吃的,被做成五颜六色的宝塔状,有成人拇指大小,味甜如蔗糖,几分钱一颗。由于属非处方药,有钱即可买到。买宝塔糖是有限制的,一个8岁的孩子最多只能买9颗,但为了能多吃两块,很多孩子买糖时都会谎报年龄。这种药到上世纪70年代末就消失了。

麦乳精
麦乳精

  麦乳精流行干着吃

  麦乳精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速溶性含乳营养固体饮料,里面有牛奶、奶油、麦精、蛋粉等,用红白色的铁罐子包装,是那个时候最高级的营养品,一般是冲水喝的,但很多孩子经常背着父母偷偷干吃,因为这样吃比冲水喝味道更浓。

  糖最初的“变形”

  那时的泡泡糖是长长的一条,用一半红一半白的纸包着,上面还有小姑娘在吹泡泡,上海生产的,5分钱一块,在大大泡泡糖出世以前,绝对是泡泡糖界的大哥大。棉花糖则是在一个圆圆的机器里倒进一些砂糖,利用温度使糖融化,变成糖丝,包围在一根小木棒周围,像一团棉絮,所以称为棉花糖。大概5分钱一团。

  生病时才能吃的罐头

  最早出现的糖水罐头是糖水蜜橘,密封在一个1升装的广口玻璃瓶里,其实就是白糖水腌橘子瓣儿。70后出生的孩子虽然对糖水罐头并不陌生,但是他们也只有在生病时才有机会吃一次。吃完后,瓶子洗洗还可以装蟋蟀玩,或者回收换钱。后来又有了糖水荔枝、菠萝和黄桃。

  门牙上嗑出“瓜子”槽儿

  上世纪70年代,炒瓜子和炒花生还是凭票供应的,而且大多时候只有到了年节才吃得上,还得用来款待前来拜年的客人。为了解馋,一些孩子会用父母给的用来买早点的粮票和进城的农民换瓜子吃。将瓜子装在衣兜里,一路走一路嗑,小小瓜子也能带来不少快乐与满足感。

  专题:70后80后玩过哪些老游戏?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零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