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宁波江东区中心小学:荒滩上建起花园式小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 08:29  中国宁波网 

  当时最美学校

  附近有一大片荒滩,杂草丛生,蛇虫出没。不远处,水道交叉纵横,一个个简易的河埠头,成了船工们停靠的地方。1952年春天,宁波江东铸坊街一带还是这么一种状况。在铸坊街一幢幢简易的民居里,人们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孩子们很少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宁波的教育事业发展计划,这里很快成了工地,开始兴建铸坊街小学(江东区中心小学)。1954年秋,江东中心小学落成开学。

  高元英老师老家在浙江省东阳县。1953年,她从杭州师范学校毕业。她与几个同学一起,分配到宁波工作。她先在另一所小学教了一年书。1954年8月,江东区中心小学建成,她调入这所学校教书。

  高老师说:“当时我们全面学苏联,因此建造的校舍也是苏式的,校舍有教学楼、大礼堂、教学辅助用房等。楼与楼之间,都有一个美丽的花园。楼上铺着漆得发亮的地板。我们的学校当时是全市最漂亮的学校!”

  建校外俱乐部

  江东区中心小学一成立就有十五六个班级,每班40人~50人。后来,由于名声鹊起,要求前来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一度每班达到60个人。

  学校规模大了,学生多了,管理上面临着不少难题。家长大多是船工、清洁工、拉车工等低收入的普通市民,他们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孩子们缺乏良好的家教,野性十足,有些人还爱小偷小摸。如何教好、管好这些孩子,高老师动足脑筋,在她的倡议下,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把家长请到学校,传授和交流开展家庭教学的方式方法。

  尽管校舍漂亮,但体育娱乐等教学设施还是相当缺乏。孩子课余时间缺乏活动场地,高老师又在学校里组织成立了首个“校外俱乐部”。有的家长主动让出自己家的大厅、院子,给孩子们做活动场所。每天除班主任高老师值班外,还会有一位家长轮流值班,进行管理。高老师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一位家长拿出了一个特大木盆,让孩子们到家门外不远处的河里玩水。

  开展教学创新

  高元英老师在江东区中心小学工作了40多年,她至今还珍藏着一大沓获奖证书和奖章。

  1955年,浙江省第一批省级优秀教师评比揭晓,江东区中心小学推选的高元英老师榜上有名。全省各地教师慕名前来观摩。这让高元英老师觉得肩上的压力一下子增加了不少。为此,高元英老师在全校率先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改革。

  当时,在课堂上,宁波本地教师都用宁波话上课,高老师在全市率先尝试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她在教材改革上也别出心裁。除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外,她又自编了5册校本教材。在校长的支持下,在全校试用。

  在写作教学上,她特别重视看图说话。她常常在同学们的作文本上,贴上一张张剪贴画,让他们看图说话。在学校组织的多次突击检查中,高老师所教班级的学生,写作方面的成绩都非常突出。

  教学质量飞跃

  高元英老师1986年被评为省特级教师,退休后继续在江东区中心小学开展“名师带徒”工作,直到1999年才完全从教育岗位上退下来。

  也是在1999年,根据城市东扩规划和更好地适应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移址于江东区华泰街99号,坐落于美丽的樱花公园之南。2001年,学校又在江东福明路757号(华光城社区的西北角)新建华光校区。

  现在,两个校区占地约20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690平方米,共有48个教学班,2300余名学生,110余位教职工,是目前江东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小学。学校拥有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职工队伍,其中宁波市区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占50%以上。

  学校始终坚持“轻负高效”的办学追求,运用“智慧育人”的思想,走出了一条现代教育发展成功之路。以“自主管理”为核心的德育教育成效显著;以“学科专业品牌”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日益浓郁;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个性张扬的校本课程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轻负高效”的办学特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依法治校先进学校、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浙江省绿色示范学校、宁波市首批“轻负高质”实验学校等荣誉先后花落学校。

  江东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正是由于有像高元英那样的一大批教师的辛勤付出,江东区中心小学建校50多年来,才能始终保持高质量的办学水平,声名远播,久盛不衰。江东区中心小学5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也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的江东区教育事业的大发展,进而折射出我市整个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小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